第362章立誓 - 宋末之席卷天下 - 酒司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62章立誓

现在的大宋最需要的是上下一心,精诚协作!

猜忌只会让邓云和朝廷之间离心离德,可以说小皇帝的这几句话完全是政治白痴的体现,再看看跪满一地的大臣,很清楚能弄清楚一件事!

就是大臣心知肚明,但绝对不能宣之于口!

因为一旦说出来,就算邓云没有异志,他在光复临安乃至北伐之后都不得不去考虑自身的身家性命!

那个时候就算邓云不想反,想想今天小皇帝说的话也不得不反!

否则就是朝廷为刀俎而他为鱼肉!

“诸位爱卿起来吧。”小皇帝语气很是冷静,带着本不该是这个年纪应该有的沉稳说道:“天下没有不败的王朝,强汉享国四百余年,而盛唐却连三百年天下都没有,我大宋自太祖立国至今已享国三百余载,曾经强盛过也曾衰败过,如今蒙元亡我大宋之心不死,大宋亦有覆国之像!母后和朕说过,大宋若真要亡了,她也会带着朕一同赴死,就算是死也不会降了蒙元替列祖列宗蒙羞……”

这话就是在骂恭帝和谢太皇太后了,蒙元兵进临安,而临安尚有禁军二十万,各地勤王之师更是数不胜数,然而明明自己还有一搏的机会,却因为谢太皇太后的一道旨意,二十万禁军齐卸甲……

花蕊夫人《述国亡诗》中写道……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当日的临安城,面对伯颜统帅的元军,这首诗无疑就是最好的写照,同样也是对当是朝廷最大的讽刺!

如果不是临安降元,凭借二十万禁军就算是不敌元军,可就算是拖也能拖住元军主力一年半载,有这个时间,南下的二王又怎么会如丧家之犬一般被元军追的只差上天无地,入地无门!

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上帝之鞭伐宋四十多年,折了一位蒙古大汗都未能让历史上所谓的弱宋屈服,可见当时的大宋军民对于抗击暴元绝对算得上是同仇敌忾!

这也是为何蒙元夺取襄阳之后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兵进临安,而是不惜余力的巩固既得战果,安抚后方的根本原因。

大宋对于元廷而言就是一块异常难啃的骨头,

因此忽必烈很清楚,他的军队就算能一路势如破竹杀到临安,若是久攻临安不克,后方的烽火也足以将元军拖入绝境!

事实也证明蒙古铁骑确实是当世最为强悍的军队,但是对阵以守城战而名扬青史的汉民,最终再强悍的军队也只会碰的头破血流!

钓鱼城、神臂城、襄阳、扬州、江宁等等莫不如是!

所以说大宋能有如今的颓势,一直到崖山之战的彻底灭亡,谢太皇太后的不战而降难辞其咎!

临安降了,手头上就没多少禁军力量的福安朝廷依旧能在蒙元陆海两路大军的围追堵截之下坚持两年多,这无疑说明了一点!

就是大宋臣民不甘心被异族统治的决心!

也就是说只要大宋一天没有真正灭亡,那么天下汉民的心就一定会在大宋的身上!

邓云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就认定是老天爷也不愿意看到宋祚灭亡,不愿意看到数千万的汉民被异族奴役上百年!

所以他是来拯救汉民族的,至于大宋自是能救就救,不能救也不会勉强!

至于代宋而自立,这个问题邓云考虑过,而且考虑过不止一次!

没有别的原因,他也怕!

宋代对他们这样的武将实在太狠了,朝廷力弱奈何不了他,可要是有一天力量强了,还会眼睁睁的看着他这个武人把持朝政威胁皇权吗?

就算邓云活着的时候朝廷没有办法,可万一哪天邓云挂了呢?

他的子孙会不会被斩尽杀绝,以绝后患!

有时候时也是势,兔子被逼急了还得咬人,更何况是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