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 农家子的科举日常 - 槿夕之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0章

“对了,我昨日还写了几条告示,你看看可行不?”陆清行想起随手记下的内容,实践起来却很难。

要探索新鲜事物,若不是非常信任估计不愿相信。

卓文接过认真看完,皱眉:“开荒和种植确实很有必要,但这个广招奇能异士何意?”

陆清行意味深长笑:“不是有句话叫高手在民间吗?术有专攻,跟后面那条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卓文念道:“只要有发现或做出过奇物的都可以拿到衙门,若实用则发银两奖励。”

“对,一方面鼓励多动脑创造,另一方面有些歪打正着却被当成垃圾随意丢弃的东西,说不定会有大用处。”陆清行从不小看百姓的能耐。

卓文打击他的乐观:“你的想法是否过于异想天开。“

朝庭六部多少聪明人,都没办到的事,指望目不识丁的百姓能有多厉害。

“万一呢?反正多加两条而已,不碍事。”陆清行挑眉。

卓文笑道:“行吧,那就拭目以待。”

两人来到衙门里里外外找了一圈啥都没有,意料之中的结果。

他们本就初来乍到,对此地不熟,无相关资料可以查询,很难定方向。

卓文绞尽脑汁一项项写下,待办事项。

陆清行则带着几人深入市井,了解百姓的生活和需求。

买了不少当地的海产和水果,他要研究一下怎样能长久保存。

另外安排一部分人去调查当地乡绅和商户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利益冲突。

为日后的开商行,将销路打通,推广出去。好增加大家的收入,改善生活。

次日卓武大婚,众人放下手头的事务,齐心协力准备并参与其中,热热闹闹醉一场。

这也将是他们最后的清闲时光。

因为紧接着就是正式办差的日子。

百姓突然发现县衙悄无声息打开,城门有官差把守。

路上烈马奔腾守护乡里,城中捕快跨刀巡逻,连夜间都能看到那些威风赫赫的身影。

告示一贴好几个,让人应接不暇。

陆清行穿上官服,下达第一条指令。

就是让卓武、玉树、罗发贵、秦则四人驾马车前往长平县。

找知县要回新远县的历年资料,账本,以及银两和粮仓储备,案卷等等。

期间陆清行将当地的乡绅老爷,里长,各村村长,都召唤到县衙开集议。

一方面大家认识一下,另一方面得兜个底,想把收入搞上去,得乡亲们支持。

少数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若是能调动整个新远县乡民都加入,那将事半功倍。

农家的勤劳收获,乡绅的声望,商户的人脉,缺一不可。

考虑到乡亲们不识字,官差送村长回去时顺便在各村宣读了县衙的告示内容。

好在本地民风比较好,知道县太爷为了他们好,表示肯定配合。

特别是组建的巡查小队,保障乡里安全,让更多人信任。

陆清行为了安百姓的心,同时在通告上注明大部分官差来自将军府。

以前是保家卫国多年的将士,如今是守护县城安危的官差。

因此乡民们每当看到这些在路上奔驰的官府之人,非但不害怕,反而热情打招呼。

偶尔路过村庄还自发准备水和食物。

县衙众人各司其职,从手忙脚乱到游刃有余。

去长平县的马车在五日后回来了。

陆清行平静问道:“知县大人怎么说?”

罗发贵灌下两杯水,还是很气愤:“别提了,连大门都没让进,信倒是收下,但无后续。”

守门的衙役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特别是听到他们来自新远县后,那嘴脸简直让人想一拳揍上去。

“对,磨了两日数次上门要说法,通通被无视,便想着先回来请示要不要强抢。”

军营里养成以实力为尊的秦则,奉行不服就干。

不过更让他无语是接下的见闻。

“结果等我们快到城门外,那些官兵拉着十几个犯人堵在那,说是新远县牢狱期未满的罪犯,让我们给领回来。”

那边拖着不应,这边已经送到家门口,太恶心人了。

陆盼帮助扇着风,劝住:“消消气,咱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卓文关心道:“所以,案卷都拿到了吗?”

重中之重,否则寸步难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