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 农家子的科举日常 - 槿夕之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2章

为了海味保鲜,他把冰块搞了出来。

为了水果能长期储存,他想尽办法,纸包密封。

好在现在一切走上正轨,只要保持下去,源源不断的稳定进账,保障生活。

第二步发展农业,开荒种地,除了引进各种农作物,让百姓能不指望着单一的赚钱方式。

按理来说他所在的县城靠近海边,晒盐是最大的进项,过程他懂,但不敢尝试。

利益过大,涉及面广,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能动的。

只能等着皇帝来接人时提一嘴,却无法当成新远县的新产业来发展。

戴上草帽打算去试验田看看的陆清行,迎面撞上一群飞奔而来的小家伙。

“姐夫,等等我们。”伊萧兴奋大喊。

“恩师!”安瑞景一脸灿烂的笑容。

“大人!”捡回来的孩子们。

他皱眉:“日头这么烈,你们不在屋内好好玩,跑来做甚。”

“我们也要去。“伊萧人扛着一把小铁铲,有模有样的响应。

陆清行劝说:“去作坊和商行都行,但田地就别去了,顶着这么大的日头,中暑怎么办?”

安瑞景一本正经:“恩师常说要以身作则,只有深入民间,才能了解百姓所需所想,那我们也要去体验生活。”

“行吧,一会别喊累。”陆清行领头,带着一帮小家伙往田间走去。

“知道,自己做的选择,再辛苦也要坚持。”众人异口同声回答。

陆清行挑眉,看来是把他的话记在心中。

试验田地总共分两处,由于土壤差异,每块地所种植的作物也不同。

沙地和水源丰富的田。

大米,熟一季。陆清行觉得有些浪费,南方雨水多,入冬晚,完全可以两季。

可惜他们到时已错过春季,只好等来年再尝试。

沙地种花生玉米瓜果蔬菜类,以前也有种过,但收成不好。

一问才知道种在田里,经常用水泡着,难怪种不成。

因为他们的山是用来种果树,地直接荒废,田才是所有农作物待的地方。

陆清行与小家伙亲身体验一番辛勤劳动。

明白食物不易,杜绝浪费的真理。

用具改良组,招收的几位工匠都厉害,陆清行只给一些思路,过段时间就真能做出来。

为百姓的生活增加不少方便,提升效率。

三个月后京城的回信终于来了,马永辉收到土特产后果然很感兴趣。

不单单只是对带来的食物,更多的是保存方法,镖局加急送去,用时近两月生鲜水果都能不坏,让他看到无限可能。

本身对当官不感兴趣,马永辉直接与皇帝面谈,朝庭不缺他一个六品官,但缺能赚银子的人。

交谈后,皇帝封了他天下第一皇商的名号,做起生意。

陆清行这边出方法,马永辉负责全国铺开,产品流转,务必深入到州府县乡甚至是村。

有皇帝做保,一路顺风顺水。

苦逼的牧明宇还在跟账目较劲,目测快要逼疯,每日头晕眼花,感觉人生一片黑暗。

江辰海在家有娇妻陪伴,翰林院点卯,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无法自拔。

除了经常被呼来喝去整理文集外,倒是乐在其中。

陆清行终于不用担心销路问题,把所有人调回,补上县衙空缺。

商行只负责对接作坊以及马永辉那边来运输的商队。

众人总算能轻松一点,排上正常作息。

时间来到年底,新远县经过大半年的努力,乡民生活蒸蒸日上,有了盼头。

陆盼早定了门亲,这次回乡把婚事办了,陆清行备了不少礼品,并安排几人陪同。

他要留在县衙过年,因为伊乐怀孕了。

想起那天的场景还是让他有些心惊肉跳。

县衙分工很多,伊乐对每个部门所负责的事务都接触过,但最喜欢的还是骑马奔腾于天地间。

进入冬日,天气转冷,雨水繁多,路面湿滑。

每日的乡间巡逻并未停止,伊乐与平时一般和官差们分成几个方向奔去。

哪知这次就出了事,返回途中马蹄打滑。

按她的武力轻松能克服,偏偏在跳马时突然腹痛不止,勉强稳住也冷汗直冒,不能动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