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 农家子的科举日常 - 槿夕之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4章

皇帝在安瑞景十八岁那年突然宣布退位,皇位由皇太孙继承。

这则消息无疑是将整个朝堂震得不轻,完全没有预兆

皇帝的亲信宠臣对视一眼皆吃惊,连他们都没有提前告之,只怕是皇帝临时起意。

但!为何会如此突然,一时冲动还是龙体欠安?

韬光养晦暗中积攒力量,准备翻身的皇子们气得浑身发抖。

他们斗了半辈子,意气风发过也曾打落神坛,但目标始终不改,为了全天下只有一把的椅子,再多挫折都咬牙坚持。

然而现在,皇帝直接跳过一众儿子,把皇位交给了孙辈,这脸打得可真疼。

而皇帝会有这样的举措,究其缘由是因为陆清行向皇帝提起的周游计划。

昨日,珈和殿中。

皇帝又将陆清行找来对弈,以往不管跟谁下棋都是赢家,他一直以为自己的棋艺很厉害。

直到有次和不会拍马屁的陆爱卿下过后,他才知道错得有多离谱,因为棋艺一般的陆爱卿,居然三局两胜赢了他。

从此他再也不找虚假的臣子消遣,想下棋了只认准旗鼓相当的陆爱卿。

再加上有皇太孙作为桥梁,因此两人关系渐渐有几分忘年交的意思。

陆清行指尖摩擦着白玉棋子,眼神集中在棋盘上,认真思考该落到哪。

一边由衷感叹道:“皇上,微臣的研究遇到瓶颈,闭门造车恐再难有寸进。”

与其他人员的努力钻研不同,经常提供点子思路的他靠的是灵感。

皇帝想着话里的含义,问道:“爱卿是有何打算吗?”

末了又加上一句:“其实已有的研制成果,对大宇国影响足够深远,历史会铭记爱卿及研究衙门做出的贡献。所以没有头绪也无妨,别硬逼自己。”

才能出众的臣子,得宠着。

陆清行突然站起身,恭敬行礼,并说出计划:“臣恳请外出游历,踏遍国士河山,寻找灵光与奇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毫无头绪时多出去走走,也许就能茅塞顿开。

况且民间不显山露水的高手不少,但多数淡泊名利,若能遇见,邀请入研究衙门,造福大家自然最好,若不愿切磋学习一番也是大幸之事。

陆清行的一番话让老皇帝升起向往,心中突然特别想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亲眼去看看治下的百姓,山川,江河,土地。

虽已年过六十,但自认身体还算康健,长途跋涉应该不成问题。

他从出生起就是太子,一生顺畅,然除了上位后的几次出巡,都困在皇宫,高高在上,所有人敬他怕他,但孤家寡人,没享受到多少温情。

第一任皇帝在乱世中打下江山,百废待兴,第二任皇帝也处在内忧外患的境地,到了他这第三皇帝基本平稳。

特别是这十年有陆清行等一众大才,将大宇国的的发展推向了新高度。

权势富贵他已拥有到极致,各方面都优秀的继位人也已长成,为什么不去体验另一种潇洒随性的生活。

仿佛打通任督二脉的皇帝瞬间容光焕发,升起无限激情,恨不得赶紧出发。

“准爱卿所请,但要带上朕。”老小孩皇帝向来精明的眼里盛满光亮。

陆清行无奈苦笑:“皇上,您就别开玩笑,微臣这一去归期不定,朝堂大事可离不开您的英明决策。”

皇帝无所谓的摆摆手,说出的话能吓死个人:“让瑞景继位不就解决了,朕为大宇国劳心劳力三十载,也该放下重任,好好享受平静生活。”

“皇上,您不会来真的吧?”陆清行打量着皇帝认真的表情,难以置信。

皇帝端着茶慢悠悠说道:“怎么?嫌朕年迈路上拖累你啊。”

“不敢!”陆清行直接跪倒在地,

皇帝傲娇的冷哼一声,立马变脸热情招呼道:“跪着作甚,快起来,商量一下爱卿的周游计划。”

陆清行看着兴致冲冲的皇帝,内心直叹气,看来皇帝是铁了心要去。

已经七年未归家,他想趁着这次游历的机会回家看看,以及和伙伴们聚聚,但带个太上皇去怕是要吓到他们。

陆清行只得拱手应承:“皇上,微臣原本打算组成商队在外行走,您…”

皇帝一拍桌,打断他的顾虑:“就这么办,微服出行,朕是老爷,你是子侄。”

两人商量许久,让陆清行高兴的是皇帝对他的计划路线全盘接受。

甚至在他直白道出有几处轨迹包含私心后,表示人之常情,予以支持。

只是让陆清行没想到的是皇帝会这么迅速,才第二日早朝就急不可耐的宣布退位。

让礼部和钦天监速速选定日子,安排继位事宜。别耽误他游山玩水,当然最后这句他没说,得保住英明神武的高大形象。

被通知即将登基的安瑞景欲哭无泪,最亲近的皇祖父和恩师一家都潇洒闯江湖,丢下未及冠的他苦哈哈累死累活。

自从在将军府住到十三岁,被久等不归的皇祖父提溜回宫,亲身传授帝王之术,他就知道会有这一天。

本来听到恩师申请通过,可以一起去游历,开心得不行,结果被赶鸭子上架。

安瑞景可怜巴巴扯住陆清行的衣袖:“恩师,弟子害怕!您能不能晚几年再出游。”

陆清行不为所动,继续把要用的东西收进包裹中。

他曾经以为弟子是个性情温和的人,能在一众皇子的博弈下存活,全靠皇帝护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