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时代的宠儿
第六章时代的宠儿
许美云的父亲许万福解放后从农村应征入伍当了汽车兵,服役两年,在一次执行运输任务时,经过山区,发生了泥石流,汽车滚落山崖。还好,她的父亲福大命大,只是一条腿粉碎性骨折,从此便落下了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也因此退伍转到了国营国华纺织厂,在厂汽车队当了一名汽车修理工。后经人介绍他与纺织女工马淑芬结了婚,先后生下许美云和许彩云两姐妹。许万福从当兵那天起,就暗自下决心在部队好好干一番事业,为他们世代为农民的家庭增光添彩。可是一场意外,让他的理想破灭了。所以,他把光宗耀祖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两个女儿身上。许美云和妹妹许彩云都就读国华纺织厂子弟学校。许美云生天生丽质,身材高挑,眉清目秀,两只眼睛不大,但看上去格外有灵气。她不但长得好看,在学校的表现也一直非常出色。那时候,虽然不太注重学习成绩,但许美云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好,在班上是学习委员,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许美云的妹妹许彩云比她小两岁,但似乎各方面都不如许美云。她个头没有姐姐高,颜面也没有姐姐那么秀美,肤色还比姐姐黑好多。在学校她也表现平平,一点出彩的地方都没有。所以,许万福就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许美云身上,有意无意地对许美云有些偏心,不让她做家务,吃的穿的都偏着许美云。妹妹净拣姐姐的旧衣服穿,还要帮着父母干些家务活,做不好了,还要遭受许万福的呵斥。有时马淑芬都有些看不过去,指责许万福偏心。许彩云早已习惯了这种家庭模式,她不哭也不闹,在家里很少说话,总是默默地干着她认为该她干的事情。许万福很支持许美云考大学,但考了两次,许美云都落榜了,许万福不免有些失望。许美云坚持继续复读,许万福不知道该不该支持她。他反复琢磨着:上大学肯定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也容易出人头地,但是大学的门槛高,不是谁都能轻易迈进去的。理智地想,一旦这次又没有考上,女儿的年龄大了,没有高学历不但找工作难,恐怕将…
许美云的父亲许万福解放后从农村应征入伍当了汽车兵,服役两年,在一次执行运输任务时,经过山区,发生了泥石流,汽车滚落山崖。
还好,她的父亲福大命大,只是一条腿粉碎性骨折,从此便落下了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也因此退伍转到了国营国华纺织厂,在厂汽车队当了一名汽车修理工。
后经人介绍他与纺织女工马淑芬结了婚,先后生下许美云和许彩云两姐妹。
许万福从当兵那天起,就暗自下决心在部队好好干一番事业,为他们世代为农民的家庭增光添彩。
可是一场意外,让他的理想破灭了。所以,他把光宗耀祖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两个女儿身上。
许美云和妹妹许彩云都就读国华纺织厂子弟学校。
许美云生天生丽质,身材高挑,眉清目秀,两只眼睛不大,但看上去格外有灵气。
她不但长得好看,在学校的表现也一直非常出色。
那时候,虽然不太注重学习成绩,但许美云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好,在班上是学习委员,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许美云的妹妹许彩云比她小两岁,但似乎各方面都不如许美云。
她个头没有姐姐高,颜面也没有姐姐那么秀美,肤色还比姐姐黑好多。
在学校她也表现平平,一点出彩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许万福就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许美云身上,有意无意地对许美云有些偏心,不让她做家务,吃的穿的都偏着许美云。
妹妹净拣姐姐的旧衣服穿,还要帮着父母干些家务活,做不好了,还要遭受许万福的呵斥。
有时马淑芬都有些看不过去,指责许万福偏心。
许彩云早已习惯了这种家庭模式,她不哭也不闹,在家里很少说话,总是默默地干着她认为该她干的事情。
许万福很支持许美云考大学,但考了两次,许美云都落榜了,许万福不免有些失望。
许美云坚持继续复读,许万福不知道该不该支持她。
他反复琢磨着:上大学肯定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也容易出人头地,但是大学的门槛高,不是谁都能轻易迈进去的。
理智地想,一旦这次又没有考上,女儿的年龄大了,没有高学历不但找工作难,恐怕将来找对象都成问题。
马淑芬直接劝许美云:“你没有上大学的命就别瞎折腾了,还是早点去工作算了。”
许万福觉得妻子说得对,也许老许家就是没有上大学的命,只能老老实实地做个平头百姓。
他好言相劝许美云:
“美云,咱不考了。你的努力,爸看到了。有些事情只能认命。还是先工作吧。不上大学,你的前途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的。”
爸爸的话很在理,但许美云倔强的脾气上来了,昂着头,挺着胸,很坚决地说:
“这有什么嘛。我还是要再考一次。铁人王进喜不是说过吗‘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拼命拿下大油田’,我只需要这一年,我拼命也要拿下高考。你们要相信我,这一次我一定会成功的。”
也不知道许美云哪来的自信,她的爸妈和闺蜜们都没能劝住她,她义如反顾地坚持又复读了一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坚持没有白费,这一次,结果如她所愿,她终于金榜题名了。
当邮递员把录取通知书送到她手里的时候,她拆开信封,对着录取通知书,又是亲又是跳的,高兴得手舞足蹈。
家里又是请客又是放鞭炮的,忙的不亦乐乎。
能不高兴吗?
那个年代,考上大学意味着什么,许美云比谁都清楚:
拿到大学文凭就意味着,她已经是有编制的国家正式干部了。她的将来是美好的,她的前途是光明的。她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
许美云在长辈们的赞美声中和同龄人的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下完成了大学学业。
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回到了润城市国华纺织厂。
润城市是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国华纺织厂是50年代建立的老厂,也是润城市著名的国有企业。
许美云是恢复高考后第一个分配到国华纺织厂的大学生。
她怎么也忘不了,她到国华纺织厂报到的情景:
刘厂长带领科室全体成员站在办公大楼前,拉着写着“热烈欢迎许美云同志来我厂工作”的横幅,敲锣打鼓地迎接她的到来。
许美云被掌声和鲜花包围着,那气氛,那氛围,她感觉她像一个打了胜仗的战士凯旋而归。
大学毕业回厂工作会受到如此这般的欢迎,她的父母脸上有光,激动得泪流满面。
他们为有这样的女儿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几个大学生在江边畅聊着。
许美云在桥上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
她学纺织机械专业,被人事科安排到了生产科。
生产科共有六人,科长叫王利民,胖胖的,脸上似乎总带着笑,说话不紧不慢的,和蔼可亲的样子。
董红,四十多岁一女同志,大家都习惯称呼她为董姐。她是从生产车间调上来的,有着一线生产的直接经验。
她瘦瘦小小的,但说话做事干脆利落,一看就是一个精明能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