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闻听恩师驾到,小霸王倒履相迎
自徐州彭城至江东历阳,水路迢迢,晓行夜宿,不日即达。
船队尚未靠岸,历阳渡口已是人头攒动,旌旗招展。
孙策亲率周瑜、程普、黄盖、韩当、吕范等一众江东核心文武,早已在此恭候多时。
他们一个个身着崭新甲胄,神情肃穆,站得笔直,仿佛在等待一场最神圣的检阅。
江风猎猎,吹得“孙”字大旗呼啦作响。
孙尚香站在兄长身侧,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她生怕怠慢了那位脾气古怪的“老师”,一路上提心吊胆,将郭独射的种种“劣迹”和“怪癖”都提前给兄长和周瑜等人打了预防针。
“大哥,公瑾,”孙尚香压低声音,做着最后的叮嘱,“那位郭司徒……性情异于常人,言语或有冒犯之处,万望忍耐。”
“他吃软不吃硬,尤其喜欢别人用崇拜的眼神看他讲道理。”
孙策面容绷紧,点了点头。
他不在乎什么冒犯,只要能得到此人的辅佐,别说几句难听话,就是让他当众学狗叫,他也得先掂量掂量这买卖划不划算。
周瑜则手握佩剑,面带微笑,一双俊目中闪烁着好奇与审视。
他听了孙尚香对郭独射的描述,尤其是那封“犬子”信和“总设计师”的言论,心中早已掀起万丈波澜。
他很想亲眼见见,这位搅动天下风云的白衣司徒,究竟是何方神圣。
终于,郭独射的座船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靠岸。
船头之上,典韦、赵云分立左右,如两尊铁塔般的神将,光是那股杀气,就让岸上的江东诸将心头一凛。
好一双雄壮的护卫!
船舷边,貂蝉扶着一个身着白衣的青年,缓缓走下。
那青年身形挺拔,面如冠玉,一双眼睛却似笑非笑,带着三分懒散,七分审视,仿佛眼前的千军万马,在他看来不过是些土鸡瓦狗。
正是郭独射。
孙策深吸一口气,正要上前行大礼,口称“老师”。
郭独射却先开了口,他目光在孙策身上扫了一圈,眉头一皱,撇了撇嘴。
“你就是孙策?”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孙策一愣,连忙躬身:“学生孙策,拜见……”
“啧。”郭独射摇了摇头,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长得人高马大,就是黑了点,瘦了点。”
“脸上的杀气太重,戾气有余,霸气不足。”
他伸出手指,点了点孙策,又扫了一眼他身后的周瑜等人。
“还有你们,一个个站得跟木桩子似的,是要给我来个下马威吗?这阵仗是不小,可惜,品味太差。”
此言一出,全场死寂。
程普、黄盖这些老将,戎马一生,脾气火爆,何曾受过这等当面羞辱?
当场脸色就变了,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若不是孙策之前三令五申,怕是已经拔刀相向。
孙策的脸,也是一阵红一阵白,身体僵在原地。
他预想过无数种见面场景,唯独没想过是这样一种劈头盖脸的训斥。
孙尚香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场面失控。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周瑜却忽然笑了起来。
他上前一步,对着郭独射长揖及地,声音清朗,带着由衷的钦佩:
“司徒法眼如炬,一语中的!”
郭独射斜睨了他一眼:“哦?怎么说?”
周瑜直起身,不卑不亢地解释道:“主公自渡江以来,大小十余战,身先士卒,未尝安寝,故而清瘦。”
“脸有戾气,是因日夜思虑如何为将士们博一个前程,如何在这乱世杀出一条血路。”
“至于我等军容,不过是想让司徒看到我江东将士的锐气,看到我等追随主公、开创霸业的决心。”
“虽显粗陋,却是一片赤诚。”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目光灼灼。
“司徒您不看表象,直指核心,点出主公的‘霸气不足’,这正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困境!”
“我等皆是武人,只知冲锋陷阵,于‘王霸之道’却是一片迷惘。”
“这正是我主日夜悬心,也是我等翘首以盼,恭迎老师前来解惑的原因!”
“您这一番话,看似训斥,实则点拨。瑜,代江东诸将,谢老师教诲!”
【叮!检测到高级僚机“周公瑾”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