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义释徐公明,三杰归江东
邺城将军府的大堂,气氛肃杀。
袁绍高坐主位,脸色铁青,目光如刀,死死地盯着堂下那个被五花大绑的魁梧身影。
韩猛被人用担架抬了上来,鼻梁塌陷,满脸青紫,缠着厚厚的绷带,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样子要多凄惨有多凄惨。
郭图站在一旁,义愤填膺,唾沫横飞。
“主公!此风断不可长啊!”
“徐晃一介降将,不思感恩图报,竟敢在军营之中,公然殴打我军大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斗殴,这是对主公您的挑衅!是对我整个河北军纪的践踏!”
“今日他敢打韩猛将军,明日他就敢对审正南动手,后日,他是不是就敢提着斧头,来这大堂之上,对主公您不利了?”
郭图声色俱厉,每一句话,都像一根针,狠狠地刺在袁绍那敏感又多疑的神经上。
“依我之见,必须将徐晃立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否则,军心必乱,后患无穷啊主公!”
大堂之上,河北系的将领们纷纷附和。
“郭公所言极是!必须严惩!”
“降将之心,其心必异!留着他就是个祸害!”
徐晃跪在堂下,一言不发。
他低着头,没人能看清他的表情。他知道,任何辩解都是徒劳的。在这个地方,真相是什么,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主位上那个人,想听到什么。
袁绍的胸膛剧烈起伏着,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冒犯。
他最看重的,就是脸面和权威。
徐晃这一拳,打在韩猛脸上,却也像一记耳光,抽在了他袁绍的脸上。
“来人!”袁绍猛地一拍桌案,眼中杀机毕露,“将此獠……拖出去,斩了!”
“主公不可!”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两个身影,排众而出,跪倒在地。
正是张郃与高览。
“主公息怒!”张郃沉声说道,“徐晃殴打同僚,罪责难逃。但罪不至死啊!”
高览也急切地说道:“主公!徐晃乃当世猛将,勇冠三军!”
“如今我等与公孙瓒的战事未了,南边又有曹操虎视眈眈,正是用人之际!”
“若因一场醉酒斗殴,便斩杀一员大将,岂不是自断臂膀,让天下英雄寒心?”
“儁乂,你这是何意?”郭图立刻将矛头对准了张郃,“你是在为这个叛将求情吗?莫非你们……”
“郭公!”张郃猛地抬头,目光锐利如剑,直视郭图,“我只是就事论事!”
“韩将军与徐将军之间的恩怨,军中人尽皆知。今日之事,孰是孰非,想必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
“张郃!你大胆!”郭图被他气势所迫,竟后退了半步。
“主公!”张郃不再理会郭图,而是转向袁绍,恳切地说道,“杀一个徐晃容易,但天下人会怎么看主公您?”
“他们会说,袁本初气量狭小,不能容人!连一个真心来投的猛将都容不下!到那时,还有谁敢来投奔主公?”
这句话,精准地戳中了袁绍的软肋。
他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名声。
他要的,是天下归心,是万民景仰。
袁绍眼中的杀气,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犹豫。
张郃见状,趁热打铁:“主公若觉得不惩治徐晃,难以服众。”
“可将其贬为士卒,发往北疆,戍守边关,抵御乌桓。”
“让他戴罪立功,用他的武勇去对付敌人,岂不比一颗落在地上的头颅,更有用处?”
这个提议,给了袁绍一个完美的台阶下。
既能彰显他的“宽宏大量”,又能惩罚徐晃,还能废物利用。
“嗯……”袁绍沉吟片刻,最终挥了挥手,一脸的意兴阑珊。
“罢了。就依儁乂之言。将徐晃……革去将军之职,贬为步卒,即日启程,发往渔阳戍边,无我将令,终身不得返回!”
一场风波,再次平息。
郭图虽然不甘,但也不敢再多言。
张郃和高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和……决绝。
……
当晚,邺城北门。
一队押送“犯人”徐晃的兵马,正准备连夜出城。
队伍行至一处僻静的拐角,两道身影,拦住了去路。
正是张郃与高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