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家人回了老家。
孙婶子知道他们回来的大致时间,听着门口的动静忙出来道:“回来了?回去歇会儿就过来吃饭。”
丁彩叶也不跟她们客气,上去把行李箱啥的放好,拿出给丁宝的买的衣服、零食,拖家带口的去福明家吃饭。
丁福明抽空跟他姐说:“村里好几个给我打传呼的,问招工的事,我按照你说的,都跟他们说招满了,暂时不招人。”
他冷笑道:“竟然还有人旁敲侧击的问我在哪儿,问张海星在哪儿。既然这么不相信我们,为啥还要这么上赶着问。我都想不明白,他们信那些谎话连篇的,就不信咱们的澄清。”
餐厅就在那儿摆着,居然还能传出这种离谱的事,他也服气。
丁彩叶笑道:“不用生气,与其去生这个气,还不如琢磨一下多挣点钱。福明,你有没有想过也弄个连锁模式的餐厅,跟橙品一样,统一装修风格,统一经营模式的那种。”
丁福明惊讶:“姐,那不是跟你重了吗?”
他现在就很知足,两三天的纯收入就能顶他过往一个月的工资,他没想着跟他姐竞争。
丁彩叶笑道:“商安市场这么大,餐饮种类这么多,哪一个是我能全部吃下的?我也没那么大的胃口啊。”
福明不做,也会有别人做。
她还不如让弟弟抢占先机,多挣点钱。
“市里现在有种砂锅米线你吃过吧?”
“吃过,味道很独特,老板两口子是外地人,就在街边摆的摊子,我观察了下,绝对比我那铺子挣的多。”
“云南有种过桥米线,虽然也是米线,但是跟砂锅米线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口味。咱们可以引进云南特色小食,你姐夫对那边熟,你考虑一下,如果打算干,过段时间咱们去云南考察考察。”
丁福明惊讶:“一碗米线还能当餐厅弄?”
丁彩叶笑道:“当然,得看怎么归置。装修还不能简单了,要有自己的风格,就像中心大街上的牛肉面,类似那种的。”
又道:“咱俩合伙,我投资,你负责经营。”
说对比中心大街的牛肉面模式,丁福明心里就有数了。
“那牛肉面可不便宜,七八块钱一碗,居然有那么多人去吃……”丁福明一直想不通这个问题。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yanqing/07_b/bjzvj.html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那里卖的小菜,看着还没有他姐餐厅里给的多,价格却比橙品餐厅的高,却依然会有人点。
“那叫品牌效应,就像肯德基,贵不贵?但吃的人多不多?”丁彩叶笑道。
珍惜七八块钱一碗的牛肉面吧,以后会涨到十几、二十几、三十几,随便一个套餐就得四五十。
丁福明想了想直接点头:“行,等你们有空招呼我一声,去那边看看。”
他无法形象米线也能做成牛肉面那样,但他相信他姐。
第二天上午丁彩叶去各个店里转了一圈,又去厂里找张海星跟姚娟,问他们这两天的工作感受。
“我觉着挺好,同事们都很照顾我,王燕姐也很有耐心,很喜欢这个活,谢谢…经理。”姚娟提到‘同事’这个词的时候有点自豪感,说到‘经理’的时候,微微气弱,改称呼有点不好意思。
她是听王燕提起丁彩叶的时候都是说‘经理’,或者称呼‘老板’,她当时还问,到底该怎么喊。
王燕说都行,经理也好,老板也好,叫姐也可以,他们的老板不在乎这些称呼,都没架子。
“我也觉得挺好!”
张海星到现在还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尤其是听厂里那些老员工说,滋美以前也是国营厂,只是这两年不大行了。
但这不妨碍让张海星觉得光荣,行不行的,他都来国营厂走过一遭了。
“我明后天可能回村里一趟,回来的时候需要给你们捎什么东西吗?”
张海星摆摆手:“我不用了,我上回来带的东西就挺全乎。”
姚娟想了想,也没啥要带的,而且她也不想麻烦老板。真有啥需要,等歇着的时候自己回趟家,或者让她爹娘来送也行。
这边离家又不是特别远。
知道他们还算适应,丁彩叶就放心了,让他们去忙,她自己去车间转了转,王燕跟她汇报了一下这段时间的生产情况,最后道:“最近那批订单已经快结束了,咱们外头的销售情况怎么样?还要再加吗?”
“销量很稳定,在逐步提升。订单继续加,我一会儿去找钱厂子谈,先下个小单子。”丁彩叶道,“等下一单做完,就准备下大单了,到时候在电视台打打广告,扩大一下咱们的知名度。”
王燕一阵豪情万丈,道:“老板,我一定抓好生产质量!”
“好,多学学车间里的工作流程。”丁彩叶拍拍她的肩膀,“各方面的管理也学一学。”
“明白!”
从厂里回来,拿上所有的材料去工商局、卫生局等单位变更自己的身份信息,忙了一下午。
晚上他们两口子请周伟吃饭,还有个额外的客人。
周伟帮丁彩叶介绍的会计,姜名雯。
两个男的喝酒聊天,丁彩叶则跟姜名雯小声说着店里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计划。
姜名雯比丁彩叶大七八岁,带着一股子书卷气,从她说话上就能看出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
姜会计不是光给她一个人做账,管着好几个单位的账。
只是丁彩叶这边牵扯到沪市那边的铺子和未来要开展的业务,需要跟姜会计谈好出差的问题。
姜名雯微微惊讶。
她了解过丁彩叶这边的情况,知道她开着三家店,今天才知道人家已经要把生意做到沪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