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人生的第一次拆迁一定会来,但没有那么快。
现在连正式文件还没下,各种会议加层层文件下来,最终落实也得几年后了。
快的话两三年,慢的话得四五年都有可能。
不过丁彩叶知道,这个工程是铁板钉钉的,有可能两三年就能拆的着。
再推算一下,在那之前还需要提前跟商户沟通,给拆迁款,需要的工作量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所以丁彩叶认为,建材市场的规划应该很快就会下来,只是做完全部的工作需要两三年。
丁彩叶压着砰砰直跳的心在电话里多问了几个建材市场的事,想着等建成了买几间商铺,她记得上辈子这个建材市场一直到她挂的那天都还在。
买商铺绝对亏不了。
周伟倒是没提王府井工程,应该还没有列进发展计划里。
挂了电话,丁彩叶又给余泽峰打了个传呼,让他抓紧时间帮自己找铺子,除了米线店,还有餐厅。
这边一拆迁,橙品也得拆,她得早做打算,不能到时候现找。
跟余泽峰沟通完,挂了电话展开省城那两间铺子的平面图,开始构思设计。
餐厅模式跟这边大差不差,比着葫芦画完瓢再在细节上修改修改就可以,毕竟户型并不完全一样,面积也不一样。
厂家展厅她得好好设计设计,希望能弄的高大上一点。
忙活到十点多,觉得疲乏了才放下笔去洗澡睡觉,第二天早上开车去接上徐静和刘霞,一起去厂里。
路上跟两人说了软福福和脏脏包,这两款她打算店里厂里一起带,集中一起培训,教会徐静和刘霞,她们再回去带店员。
不然挨着店铺转太耽误时间。
副厂长刘全看见她,赶紧过来打招呼:“丁总,从沪市回来了?”
“刘副厂长好,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丁彩叶笑道,“让你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丁总现在就下车间吗?”
丁彩叶抬手看了看表,道:“现在过去吧!”又问道,“王燕在厂里还是去滋美了?”
“去了滋美那边。”
“打个电话让她来厂里,学新产品。还有研发上的人也叫过来,跟着一起学习。”
现在郭大雷主盯新厂那边的工程,刘全管着厂里的事。
他知道现在丁总制定的管理模式、销售模式跟之前都大不相同,之前开会的时候就提过,有想法一定要及时沟通,不能照搬之前的老一套。
刘全心思还算活络,他觉得以后新厂建起来应该会交给郭大雷,这边百分之八十有可能会交给他,所以现在他很努力的在适应丁彩叶的节奏,就怕将来机会来了,却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错过去。
丁彩叶去车间转了一圈。
崔玉莲跟姚娟现在已经是熟练工了,干活很麻利,见丁彩叶过来,抬头冲她笑笑,喊了声‘丁总’,丁彩叶冲她俩笑了笑,两人继续低头忙活。
姚娟中秋的时候给她姑送了点厂里发的礼品,就是厂里生产的饼干面包蛋糕啥的,主要是感谢她姑给自己找了这份工作。
她姑也叮嘱她一定好好干,现在村里不少人都想走丁彩叶的路子出来,但是丁彩叶一个都没再要。
村里人有背地里翻脸说丁彩叶小心眼的,但也有依旧抱着希望的。
让她好好珍惜这份工作。
不用她姑交待她就特别珍惜。
工作环境好,福利也不错,除了工作服还发毛巾、香皂、洗衣粉啥的。
厂里还有澡堂子,想洗澡每天都能洗,比在村里条件好多了。
住的宿舍虽然人多了点,可有暖气,厂里自己的锅炉,等天冷了会烧暖气。
这个条件,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崔玉莲也由衷的感激丁彩叶的提拔,来了厂里,远离了那些糟心的人和糟心事,心情别提多舒畅了。
厂里工资发的及时,她自己存着,周末她不回家,就去安平县里逛逛,买点新衣服啥的,过的别提多自在了。
娘家那边已经知道她从婆家离开了,她只跟家里说自己出来打工了,没说具体在哪儿,也不敢让娘家知道,怕他们来找自己逼她回去嫁人。
所以当时电视台的人要来拍车间工人时,她有点不好意思的找到丁彩叶,希望别把她拍进去。
虽然她也知道上电视的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可她还是担心被娘家那边的人看到,来找她麻烦。
看着走过去的丁彩叶,崔玉莲除了羡慕还有满心的佩服,她觉得女人就得像丁彩叶这样,敢拼敢闯,活的精彩。
她也给自己定了目标,努力工作,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争取当上小组长,将来一步步往上爬,也当能管理车间的领导。
像王燕,听说原先是蛋糕店的店员,因为厂里要先上饼干蛋卷,而她做的又好,所以就调到滋美去盯生产,结果没多久,现在已经是厂里的领导层了。
有了奋斗目标,她现在也是干劲十足!
另一边,徐静跟刘霞结伴参观。
她俩开业的时候来过,当时领导们都在,她们就进来看了看,根本没仔细参观,这回好好的参观了一圈。
看看流水线跟店里的制作流程有什么不同。
等王燕回来,丁彩叶开始带着她们做新品。
车间里的工人有空的也过去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