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时机
“逗豆快饮”这款副品牌产品,一经推出。确实提振了有些死水微澜的“桂南”终端市场。
不仅经销商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升,从市场数据反馈看,达成拓宽了“桂南”消费群体的年龄层面的效果,目的。
丛辉回来后,朱子顺把“经典广告重播方案”与他进行了讨论。重点市场省市卫视时段不难确定,各所在地分公司,都十分清楚了解这些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
但因为经费所限,央视在什么频道,哪档节目中播出,两个人一直拿不定主意;如果随意投放,很可能步雷声当年后尘,费用不少,效果奇差。但如果放到公认的黄金时段播放,手中的资金又捉襟见肘。
“咱们俩不能闭门瞎琢磨,这一点雷声比你我确实更熟门熟路。”丛辉建议道“应该找一个靠得住的专业人士,给我们出出主意。”
丛辉的话不无道理,也提醒了朱子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电视广告媒体打交道,他和丛辉真正实操的经验还十分有限。
在有限的资金投入情况下,精打细算,还要取得更好的效果,业内人士的指点当然很有必要。
朱子顺想了想,对丛辉说:“有个人我可以试试请教他一下。”
这个人可能很多人未闻其名,但他一手运作的产品可是风靡了大江南北,就是每个孩子家长,都不惜重金给子女购买的“背背佳”背后的总导演,推手。
这个营销界传奇大人物,朱子顺得见他十分偶然。前些日子去哈尔滨时,经销商请朱子顺吃饭;包房里除了经销商夫妇,另有一位瘦小的男人,他的身边还坐着一个俊俏的小姑娘。
经销商把瘦小男人先介绍给了朱子顺,说;“朱总,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度老板。”
“你们覃老板是我的前辈,早就久仰‘桂南食品’了。”度老板掏出名片和朱子顺相互做了交换,说“朱总,未必知道我,这个小女孩我一提,您肯定不陌生。”
“这是我外甥女,‘青春美少女’的成员。”经销商老婆满脸自豪,抢过话头对朱子顺说。
“知道,知道。”朱子顺又看了眼度老板的名片,确认道“失敬,失敬度总,您在我们这些小字辈眼里是高山仰止的存在。没想到在这儿幸会您了。”
经销商告诉朱子顺,度老板也是到哈尔滨,带着他产品代言人“青春美少女”团队来做推广活动;因为这个组合是签约日本一家经纪公司,要求极其严格,不允许私自外出。
“外甥女在我们家长大,到了家门口我们也想见见。”经销商老婆神秘兮兮的说“还是度老板开恩,亲自陪同过来的。要不然小鬼子可不放人!”
提到“背背佳”这个成功营销案例,朱子顺很感兴趣。餐叙中不失时机的请教这位传奇高手。
“我这个所谓成功个案,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复制。”度老板并没有以大师之居,言语很实在“不过就是在新奇,动销,特别是媒体宣传上着力点出新,出奇罢了。如果把我操盘的产品比喻成疾风骤雨,你们‘桂南’这类快消品那才是细水长流。路线完全不同。”
度老板对“桂南经典广告片”也十分推崇,但也不客气的诟病了雷声新制作的新广告。
那餐饭朱子顺不记得和经销商都聊了些什么,但度老板临别时那句话他仍然没忘。度老板笑着跟朱子顺说:“认识了就是朋友,以后有需要我的,尽管来电话骚扰我。”
朱子顺想到这儿,没丝毫怠慢,找出来这个一面之交的度老板电话号码,便打了过去。
还没等朱子顺自报家门,度老板便说:“是‘桂南’朱总吧?”
做营销行的人,识脸,记人是基本功;这个“大师”做的如此成功,在这些细小事上,便充分体现出了他的过人之处。
“打扰了度老板。”朱子顺开门见山,说“有件事想向您请教,希望您给些指点。”
“朱总,别客气,你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