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阿珍故事1
丛辉到太原查证“假汇票”事件去了,恰逢赶上周六,日休息;朱子顺一个人在宿舍待着无聊,便趁着空闲,关上房门,来到县城街上,漫无目的随便溜达转转。
小县城不比大城市,除了一个破旧的电影院,循环放映着香港武打片外,再没有其它的休闲,娱乐场所。
一条所谓的商业街,东头是农贸市场,生鸡活鸭,菜蔬,水果,小商贩撂地一摆,就做起了生意。西头则是服装,百货,杂货店一家挨一家的小门脸。
不到半个小时,县城这条最繁华商业街,朱子顺走走停停,也就逛得差不多了。
临近中午,潮热的空气越来越重,朱子顺见前方有家凉茶店,便准备进去来杯这种两广特色冷饮,消消暑。
“朱哥,你怎么在这儿?”一个女人的声音传到朱子顺耳朵里,他顺着叫声回头看去,发现竟是阿珍领着她的儿子,站在他的身后。
“这么巧。我今天休息,没事儿出来遛个弯儿。”朱子顺指了指凉茶店说“又热又渴,想进去喝杯凉茶。”
“这家凉茶又贵又难喝。”阿珍笑着说“去我家吧,我婆婆做的凉茶才地道呢。”
“我就是解解渴,也不懂这玩意儿,不用了。喝一口润润嗓子就得。”
“走吧,又不远。”阿珍上前拉住朱子顺胳膊说“凉茶喝不好,可容易跑肚拉稀。”
街上人来人往,阿珍本身在人群中就出挑,朱子顺的个头一看就不是当地人。路过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俩身上。
“那走吧。”朱子顺看了一眼周遭的人,笑着说“再不走影响交通了。”
朱子顺,阿珍母子俩,便移步离开了“商业街”,一同朝她家中的方向走去。
“这孩子几岁?”朱子顺看了一眼,阿珍右手牵着的瘦小儿子问道。
“五岁。”阿珍指了指儿子手中刚买的新本子,铅笔说“明年就该上学了,让他学写几个字。不能总疯跑疯玩儿了。”
看着这个比同龄孩子显得又弱,又小的男孩,朱子顺想起了自己的大女儿,他甚至猜想,没准儿一岁多的朱珠,可能都要比眼前这个男孩分量差不了多少。
“你们南方的孩子,看起来比我们老家孩子都要小一号。”
“他生下来就小。”阿珍低头看了眼儿子,没再多说什么。
走了十几分钟,朱子顺便随阿珍来到了那条背街小巷;在一栋老旧的房前,阿珍停下了脚步,指着坐在屋檐下的一位老太太说:“那就是我婆婆。”
一路上阿珍儿子都没说过一句话,此时却撒腿朝老太太跑了过去,对奶奶用白话兴高采烈地边说,边比划着手中的笔,本子。
走到老太太近前,朱子顺发现老人虽然睁着双眼,但目视的焦点显然异于常人。
老太太用白话朝阿珍问了句什么,阿珍回答后,老太太赶紧起身,摸搜着进了门里。
阿珍边请朱子顺进屋,边笑着翻译道:“我跟婆婆说,外地的朋友要尝尝她的凉茶,她高兴得不得了。我们家长年累月几乎没有客人来。”
从外面刺眼的阳光下进到老屋里,更显得屋内昏暗,朱子顺站在门边,不得不适应了好一会儿。
这间老少三代居所,给来人的感觉恍若隔世,朱子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就要跨世纪的今天,县城里还有这么破旧的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