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顾家三个女人
看着女儿开心的模样,孟听雨的心也跟着柔软下来。
这一世,她一定要把过去亏欠女儿的,全都加倍补偿回来。
她要让她的念念,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小公主。
孟听雨牵着念念的手,刚刚走到大院门口,准备迎接这个时代独有的喧嚣与热闹。
念念的小脸上写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穿着妈妈给换上的小碎花裙,像一只即将飞出牢笼的蝴蝶。
“妈妈,大集上是不是有卖糖人的?”
孟听雨笑着点头,正要回答,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一辆黑色的轿车以一种不合规矩的急切姿态,停在了大院门前。
车门猛地推开,三个女人风尘仆仆地走了下来。
为首的是一位头发花白、拄着沉香木拐杖的老太太,她气势威严,但眼中的焦急却无法掩饰。
紧随其后的是一个气质温婉的中年妇人,眉眼间与顾承颐有几分相似,此刻眼圈泛红,手里紧紧捏着一块手帕。
最后下来的是一名身穿笔挺军装的女人,她肩上扛着两杠一星,短发利落,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正是顾巾帼。
三人的目光,如同三道探照灯,瞬间锁定了站在门口的孟听雨和念念。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顾家三位最有权势的女人,就这样看着眼前这个穿着朴素却清丽出尘的姑娘,以及她身边那个……那个简直是从顾承颐脸上拓印下来的小女孩。
尤其是念念那双与顾承颐如出一辙的墨色眼眸,那挺翘的鼻子,那抿着嘴时倔强的弧度。
不需要任何言语,也不需要任何证明。
铁证如山。
顾老太太握着拐杖的手剧烈地颤抖起来,拐杖的顶端在坚硬的地面上发出“笃笃笃”的轻响。
魏淑云捂住了嘴,眼泪再也控制不住,无声地滑落。
顾巾帼那双见惯了大场面的眼睛里,也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们设想过无数种见面的场景,或是争吵,或是质问,或是需要她们拿出顾家长辈的威严。
可她们从未想过,会是这样一种猝不及及的、温柔的、直击心脏的相遇。
面对三道滚烫、复杂、充满审视的目光,念念有些害怕,下意识地往妈妈身后躲了躲。
孟听雨却异常平静。
她轻轻拍了拍女儿的后背,安抚着她。
然后,她迎着三人的目光,不卑不亢地微微欠身。
“您们好。”
她的声音清澈温和,像山间清泉,瞬间冲淡了空气中紧张的因子。
顾巾帼到底是军人,定力最强,她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巧妙地拦在了激动得快要站不稳的母亲和嫂子身前。
“妈,嫂子,别吓着孩子。”
她的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喙的力量,瞬间让有些失控的场面安定下来。
随即,她锐利的目光转向孟听雨,那份审视迅速被一种刻意放缓的温和所取代。
“孟小姐是吧?你好,我是承颐的姑姑,顾巾帼。”
孟听雨心头一震。
顾巾帼,这个名字她上辈子听过。
京城军区最年轻有为的女军官,以铁腕作风闻名。
顾巾帼见她没有太大反应,便侧过身,指着还在抹眼泪的中年妇人,“这是我嫂子,魏淑云,承颐的母亲。”
魏淑云,前外交部的金牌翻译官,如今是几所顶尖大学的客座教授。
孟听雨的视线掠过魏淑云,最后落在那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身上。
不用介绍,这位便是顾家的定海神针,顾老太太了。
京城真正的权贵核心,就这样毫无预兆地,全部站在了她的面前。
饶是两世为人,孟听雨的心跳也漏了半拍。
但她面上依旧平静,只是将念念往自己身边又揽了揽。
魏淑云看着她,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可一开口,声音就哽咽了:“好孩子,我……我是承颐的……”
话没说完,眼泪又断了线。
她索性不说了,一双眼只是贪婪地、一寸寸地描摹着念念的小脸,仿佛要将这迟到了三年的时光,全都看回来。
“行了行了,介绍什么,我就是承颐他奶奶!”
老太太此刻已经没了平日里的威严,她把拐杖往顾巾帼手里一塞,自己则弯下腰。
小心翼翼地朝着念念伸出手,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温柔,“好孩子,我是你太奶奶,让太奶奶抱抱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