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延河星火(一) - 红墙绿影 - 凝菊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红墙绿影 >

??第二十六章延河星火(一)

第二十六章延河星火(一)

当那座黄土坡上的宝塔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时,静姝的泪水模糊了视线——这就是革命的圣地,自己心中魂牵梦萦的延安!众人到了城门口,一个身穿灰布军装的年轻女兵正在等候。看到韩青儿,她立刻迎上来:"青儿姐!首长等你们多时了!"静姝被带到凤凰山下的一个窑洞,只见里面陈设简单但整洁。一位戴着眼镜、面容和蔼的中年男子站起来迎接她:"沈静姝同志,一路辛苦了!"“您好。”静姝惊讶于对方知道她的真名,更惊讶于这位"首长"的平易近人——没有架子,没有卫兵,就像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这是周副主席。"韩青儿小声提醒道。“奥,首长好。”静姝连忙敬礼,却被周副主席拦住,"沈静姝同志,不必多礼。你们冒着生命危险送来情报,是革命的功臣。"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小瓶,静姝说道:"这是显影药水,现在可以把密信上的字显露出来了。"静姝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份文件,周副主席亲自用药水处理。白色的纸张上逐渐浮现出密密麻麻的蓝色字迹,周副主席仔细查阅着,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沈静姝同志,你们立了大功。"他擡头对众人说道,"这份名单和情报对我们太重要了!"静姝听到这里,终于松了一口气,使命完成了!她犹豫片刻,鼓起勇气问道:"首长...周绍钧他..."周副主席看着静姝点了点头,然后正色道:"周绍钧同志现在正在重庆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他顿了顿,又说道,"他很坚强,也很机智,对你也很关心。他特别请求,如果你愿意,可以留在延安工作。"听到这里,静姝的眼眶湿润了。亲耳听见从周副主席的口中叫周绍钧为同志,她一下就释然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受委屈,岂不知周绍钧心中要忍受多少常人难以忍受的情感。“首长,可我的公公周闻天投靠日本人,我……能留下吗?”静姝心中有些不确定。“哈哈哈……周闻天是周闻天,周绍钧同志是周绍钧同志,而你沈静姝,是我们的‘绿影’,是我们的同志,你为什么不能留下啊?”周副主席看着静姝关心的问道,“难道,你不愿…

当那座黄土坡上的宝塔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时,静姝的泪水模糊了视线——这就是革命的圣地,自己心中魂牵梦萦的延安!

众人到了城门口,一个身穿灰布军装的年轻女兵正在等候。看到韩青儿,她立刻迎上来:"青儿姐!首长等你们多时了!"

静姝被带到凤凰山下的一个窑洞,只见里面陈设简单但整洁。一位戴着眼镜、面容和蔼的中年男子站起来迎接她:"沈静姝同志,一路辛苦了!"

“您好。”静姝惊讶于对方知道她的真名,更惊讶于这位"首长"的平易近人——没有架子,没有卫兵,就像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

"这是周副主席。"韩青儿小声提醒道。

“奥,首长好。”静姝连忙敬礼,却被周副主席拦住,"沈静姝同志,不必多礼。你们冒着生命危险送来情报,是革命的功臣。"

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小瓶,静姝说道:"这是显影药水,现在可以把密信上的字显露出来了。"

静姝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份文件,周副主席亲自用药水处理。白色的纸张上逐渐浮现出密密麻麻的蓝色字迹,周副主席仔细查阅着,时而点头,时而皱眉。

"沈静姝同志,你们立了大功。"他擡头对众人说道,"这份名单和情报对我们太重要了!"

静姝听到这里,终于松了一口气,使命完成了!

她犹豫片刻,鼓起勇气问道:"首长...周绍钧他..."

周副主席看着静姝点了点头,然后正色道:"周绍钧同志现在正在重庆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他顿了顿,又说道,"他很坚强,也很机智,对你也很关心。他特别请求,如果你愿意,可以留在延安工作。"

听到这里,静姝的眼眶湿润了。亲耳听见从周副主席的口中叫周绍钧为同志,她一下就释然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受委屈,岂不知周绍钧心中要忍受多少常人难以忍受的情感。

“首长,可我的公公周闻天投靠日本人,我……能留下吗?”静姝心中有些不确定。

“哈哈哈……周闻天是周闻天,周绍钧同志是周绍钧同志,而你沈静姝,是我们的‘绿影’,是我们的同志,你为什么不能留下啊?”周副主席看着静姝关心的问道,“难道,你不愿意?”

"不,我愿意!"静姝听后不假思索地回答,随即有些窘迫道,"我是说...如果组织需要的话..."

周副主席听后爽朗地笑了起来:"好!延安正需要你这样的青年。有文化,有胆识,经过战火考验。"他又转向韩青儿道,"韩青儿同志,烦请你带沈静姝同志去报到,并安排住处。"

“是!首长。”韩青儿高兴的打了个敬礼。

走出窑洞,夕阳正照耀着延河,水面泛着金色的波光。静姝深吸一口气,感觉这里的空气似乎都格外清新,这是真正自由的味道。

"欢迎来到延安。"韩青儿微笑着在她身后说道,"你的新生活开始了。"

静姝望向远方连绵的黄土高原,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宝塔山上的晚霞如火如血,仿佛预示着光明的未来。静姝挺直腰板,开始走向她的新生活——一个她曾经无法想象的、充满意义的新生活。

延安的清晨带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干燥气息。静姝站在抗大女生队的队列中,晨光为宝塔山镀上一层金边。

三个月前,她带着密信抵达这座革命圣地,如今已是一名抗大第三期的学员。

"立正!"队长清脆的口令响起。

静姝挺直腰背,与三十多名女学员一起站得笔直。她剪了齐耳短发,穿着统一的灰布军装,腰间扎着皮带,脚上是结实的黑布鞋。

"稍息!"队长继续下达指令,"今天上午政治课,下午军事训练,晚上分组讨论。解散!"

队列散开,静姝快步走向教室——山坡上一孔较大的窑洞。路上,她遇到了同班的张小梅,一个从河北来的农村姑娘。

"静姝,昨晚的《论持久战》你读完了吗?"张小梅挽着她的胳膊问道。

静姝笑着点点头,回道:"读了两遍,做了笔记。只是有些地方还不太明白..."

"不明白就问嘛!"张小梅爽朗地笑着,"你进步可快了,上周测验不是得了优吗?"

窑洞里已经坐了二十多名学员,木板上架起的简陋课桌摆成三排。静姝选了前排位置,取出自制的笔记本和铅笔。笔记本是用废纸装订的,铅笔也只剩短短一截,但她珍惜如宝。

讲课的是位姓杨的教员,三十多岁,戴着圆框眼镜,说话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今天的内容是《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静姝全神贯注地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

"同志们,革命的烈火已经燃遍全国..."杨教员的声音铿锵有力,"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烈火中的一颗火星..."

静姝的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记录着每一个要点。

课间休息时,几个学员围在一起讨论。静姝正想加入,却隐约听到:"她啊,以前可是阔太太,懂什么革命..."

说话的是李秀英,一个从西安来的进步学生,平时就对静姝有些嫉妒。静姝假装没听见,但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笔记本。

"静姝同志学习刻苦,测验成绩比某些人强多了。"张小梅立刻对李秀英反驳道,"出身不能选择,道路可以自己选!"

静姝感激地看了张小梅一眼。确实,她的过去像一道无形的墙,隔在她与这些工农出身的同志之间。但只要是墙是,就都是可以打破的,她自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下午的军事训练在延河边的空地上进行。静姝趴在地上练习瞄准,汗水顺着脸颊滴入黄土。步枪的后坐力让她肩膀生疼,但她仍咬牙坚持,跟那些牺牲在前线和隐蔽战线的同志们相比,她有什么理由退缩?

"好,保持姿势!"教官走过来检查,"沈静姝同志进步很大,已经掌握要领了。"

训练结束,静姝浑身酸痛,但心里充满成就感。从前的周家少奶奶连枪都拿不稳,现在却能在百米外打中靶子了。

想到周绍钧,静姝的心揪了一下。自从上次一别,已经好久没有他的消息了。只周副主席说他去了北平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但具体情况无人知晓。

晚饭是小米粥和窝头,静姝吃得津津有味。在上海时,她面对满桌山珍海味都毫无食欲,现在却觉得这简单的饭菜格外香甜。

饭后的小组讨论会上,她积极发言,用自己从贵阳到延安的亲身经历说明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沈静姝同志的发言很好。"小组长赞许地说道,"理论联系实际,正是我们需要的。"

夜幕降临,学员们陆续回到各自的窑洞休息。静姝和张小梅同住一孔小窑洞,里面只有两张木板床和一个小书桌,但收拾得干干净净。

"静姝,你看!"张小梅突然从枕头下拿出一封信,"我哥从前线寄来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