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春城谍影(一)
第十二章春城谍影(一)
昆明的阳光比重庆更加明媚。静姝站在西南联大图书馆的窗前,望着远处滇池的波光粼粼,手中的抹布无意识地擦拭着已经一尘不染的窗台。两个月前,她和林墨书在组织的安排下从重庆撤离,一路颠簸来到这座被称为"春城"的边陲都市。"沈小姐,新到的外文期刊需要分类。"图书馆主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静姝转身微笑道:"好的,马上去。"在昆明,她的公开身份是西南联大图书馆的英文编目员,一个丈夫死于战乱的年轻寡妇。这个身份完美地解释了她为什么独自生活,为什么精通外语,甚至为什么偶尔会在夜晚"外出访友"——没有人会怀疑一个悲伤的寡妇需要外出散心。图书馆后面的一个独立房间是她的工作区域,里面堆满了各种外文书籍和期刊。静姝熟练地翻检着新到的《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寻找可能隐藏情报的蛛丝马迹。突然间,她在《纽约时报》的一则不起眼的商业新闻中发现了一个令她眼前一亮的消息——上海周氏贸易公司正在缅甸开设分公司。这家公司,正是周家的家族产业!看着这则消息,静姝的手指微微发抖。缅甸与云南接壤,而云南又是整个西南战区物资运输的咽喉要道,周家在那里设立分公司,难道是巧合?她小心地剪下这则新闻,夹进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中。下班铃声响起,静姝整理好桌面,拎着手提包走出图书馆。五月的昆明繁花似锦,街道两旁的蓝花楹开得正盛,紫色的花瓣随风飘落,美得让人暂时忘却战争的残酷。她沿着翠湖边的石板路步行回家,不时停下欣赏湖景,同时确认没有跟踪者。拐过几条小巷后,她来到一栋不起眼的二层小楼前——这是后援会为她和林墨书安排的住处,也是昆明地下党组织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妇女抗战后援会最初虽然是由宋庆龄、宋美龄组织成立,但后来发展过程中与中共地下党也关系密切。程远之曾跟静姝交代过这些。静姝将钥匙刚插入锁孔,门就从里面打开了。林墨书站在门口,脸上带着一抹明显的担忧:"静姝,快进来!"屋内窗帘紧闭,桌上摊着几张电报和地…
昆明的阳光比重庆更加明媚。
静姝站在西南联大图书馆的窗前,望着远处滇池的波光粼粼,手中的抹布无意识地擦拭着已经一尘不染的窗台。
两个月前,她和林墨书在组织的安排下从重庆撤离,一路颠簸来到这座被称为"春城"的边陲都市。
"沈小姐,新到的外文期刊需要分类。"图书馆主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静姝转身微笑道:"好的,马上去。"
在昆明,她的公开身份是西南联大图书馆的英文编目员,一个丈夫死于战乱的年轻寡妇。
这个身份完美地解释了她为什么独自生活,为什么精通外语,甚至为什么偶尔会在夜晚"外出访友"——没有人会怀疑一个悲伤的寡妇需要外出散心。
图书馆后面的一个独立房间是她的工作区域,里面堆满了各种外文书籍和期刊。静姝熟练地翻检着新到的《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寻找可能隐藏情报的蛛丝马迹。
突然间,她在《纽约时报》的一则不起眼的商业新闻中发现了一个令她眼前一亮的消息——上海周氏贸易公司正在缅甸开设分公司。
这家公司,正是周家的家族产业!
看着这则消息,静姝的手指微微发抖。缅甸与云南接壤,而云南又是整个西南战区物资运输的咽喉要道,周家在那里设立分公司,难道是巧合?
她小心地剪下这则新闻,夹进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中。
下班铃声响起,静姝整理好桌面,拎着手提包走出图书馆。五月的昆明繁花似锦,街道两旁的蓝花楹开得正盛,紫色的花瓣随风飘落,美得让人暂时忘却战争的残酷。
她沿着翠湖边的石板路步行回家,不时停下欣赏湖景,同时确认没有跟踪者。拐过几条小巷后,她来到一栋不起眼的二层小楼前——这是后援会为她和林墨书安排的住处,也是昆明地下党组织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妇女抗战后援会最初虽然是由宋庆龄、宋美龄组织成立,但后来发展过程中与中共地下党也关系密切。程远之曾跟静姝交代过这些。
静姝将钥匙刚插入锁孔,门就从里面打开了。林墨书站在门口,脸上带着一抹明显的担忧:"静姝,快进来!"
屋内窗帘紧闭,桌上摊着几张电报和地图。林墨书已经剪了更短的头发,穿着当地女学生常见的蓝色上衣和黑色裙子,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了几岁。
"怎么了?"静姝放下手提包,警觉地问道。
林墨书压低声音道:"上面交给我们一个重要任务。"她指向桌上的一张照片,"这个人,佐藤一郎,日本长藤株式会社社长,实际是日本特高课秘密驻扎昆明的特务机关长。据悉此人近期正在策划一个秘密行动,上面说,应该是跟我们之前接触的那个“樱花计划”有关。"
照片上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日本军官,穿着便装,面容儒雅,看起来更像商人而非军人。
"樱花计划?那么说,我们需要接近他获取情报?"静姝立刻明白了任务的性质。
林墨书点点头,说道:"不错。组织认为以你的背景和语言能力最为适合。佐藤曾在英国留学,非常欣赏西方文化。你可以伪装成从上海逃难来的富商遗孀,在社交场合公开接近他。"
静姝听后胃部一阵紧缩。这意味着她要重新扮演那个世界的人。
"什么时候开始?"
"明天。"林墨书拿出一张请柬,"法国领事馆的晚宴,佐藤会出席。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衣服和身份背景。"
静姝接过请柬,上面烫金的法文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不过你一定要小心!”墨书担心的提醒道,“佐藤本身是特务机关长,反间意识特别强。”
“是啊!”静姝此刻突然意识到,这将是她第一次单独执行如此危险的任务,没有程远之在身边指导。
"远之...他有消息了吗?"她轻声问道。
林墨书的眼神柔和下来,回道:"他伤好的差不多了,现在正在重庆工作。"她顿了顿,"静姝,如果你不想做这个任务..."
"不,我会做。"静姝擡起头,眼神坚定,"只是问问而已。"
第二天傍晚,静姝站在租来的公寓穿衣镜前,几乎认不出镜中的自己。林墨书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件墨绿色丝绒旗袍,剪裁得体,既不过分华丽也不失品味。静姝的头发挽成时髦的发髻,唇上涂着淡淡的红色,耳垂上挂着一对漂亮的珍珠耳环。
"完美。"林墨书站在她身后,满意地点头,"记住,你是沈青,丈夫生前做茶叶生意,从上海经香港逃难到昆明,现在靠积蓄和变卖首饰生活。"
静姝深吸一口气,拿起小手袋,里面除了口红和手帕,还藏着一把小巧的手枪和微型照相机。
法国领事馆位于翠湖畔一栋白色殖民风格建筑内。静姝递上请柬,优雅地步入大厅。水晶吊灯的光芒洒在香槟杯上,折射出璀璨的光彩。法语、英语、中文交织在一起,间或夹杂着日语。
这里仿佛是战争中的一片幻境,衣着光鲜的男女谈笑风生,仿佛外面的苦难与他们无关。
静姝接过侍者递来的香槟,小啜一口,开始在人群中寻找目标。很快,她在靠近露台的地方发现了佐藤一郎。他穿着剪裁考究的西装,正与法国领事交谈,流利的法语引得领事频频点头。
静姝没有贸然接近,而是选择了一个能清楚听到他们谈话的位置,假装欣赏墙上的油画。佐藤的声音清晰地传来,谈论的是法国文学和红酒,丝毫不见军人的铁血。
"您对印象派感兴趣?"一个温和的男声突然在静姝身旁响起。
静姝转身,惊讶地发现佐藤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她身边,手中端着酒杯,面带微笑。
"莫奈的睡莲让我想起家乡的荷花。"静姝用英语回答,故意带着上海口音。
佐藤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您去过法国?"
"只在画册上见过。"静姝垂下眼睛,做出伤感的样子,"丈夫生前答应带我去欧洲旅行..."
佐藤的表情变得同情起来:"战争夺走了太多美好的事物。"他微微鞠躬,"佐藤一郎,很荣幸认识您。"
"沈青。"静姝轻轻点头,然后赞道,"佐藤先生的英语很流利。"
"我在牛津读过书。"佐藤的语气中带着怀念,"您呢?听口音像是上海人?"
就这样,静姝顺利地与佐藤搭上了话。整个晚上,他们谈论艺术、文学和音乐,佐藤表现得像个温文尔雅的学者,而非特务机关长。静姝小心地扮演着伤感的寡妇角色,偶尔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这些似乎都引起了佐藤的共鸣。
晚宴结束时,佐藤礼貌地询问是否可以改日请她喝茶,静姝装作犹豫后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