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76章只怪她自己不成器……
第76章第76章只怪她自己不成器……
元澈率一队人马风尘仆仆而来,皇帝闻讯后亲自出城去接。
从高台望去,遥遥平地上沸腾起一片尘土,一条长长的游走的黑线在其中若隐若现。
元澈以最快的脚程星夜而来,脸上犹带风霜焦瘁,但眼中灿如星辰,皇帝的心一下就稳稳放下来了。
“陛下!臣幸不辱命!”元澈无比豪声地说。
“好!好!好!”皇帝抚掌大笑,连说三个好字,直拍他的肩膀。
“宁城,你真乃肱股之臣!”
在场众人眼看皇帝龙颜大悦,也纷纷称赞起来。更重要的是,代城百官都已经认了迁都一事,他们这些到了洛阳的人更无话可说了,皇帝在这里面临的隐秘的反抗终于消解。
他拉着元澈的手,边走边说,迫切又细密地询问在平城的诸多事宜。
一路上,皇帝听着元澈的禀报,脸色更加舒展,他不由叹道:“宁城,若没有你,此事绝不能成。”
元澈推辞道:“是陛下威隆御严,臣不过是凭借陛下的名头狐假虎威罢了,哪里是臣的功劳。”
说话间,两人缓步走进皇帝驻跸之所。他屏退左右,面露期待地问元澈:“你可见了阿照?她何时过来?”
元澈一下被问得卡了壳,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
皇帝的脸色一下沉郁下来,“她不愿来?”
元澈艰难地点了点头。
皇帝紧抿着唇,“为什么?”
自然是任性骄纵,陛下有正事要忙,她竟想着让陛下亲自去接,简直认不清尊卑。但看陛下的样子,显然那对那女郎还有情意。
元澈打磨着话语,慢吞吞道:“冯太师有疾,大娘子在家中侍疾,也是时机不对。”
皇帝慢慢闭上眼,元澈察言观色,声音也渐渐消下去。
“她生我的气是不是?”皇帝忽然轻声问。
元澈一愣,陛下这是什么态度?
他小心打量着皇帝的表情,这……是在伤心?!
元澈心中终于有些惊悚了。
这可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陛下在元氏宗室中向来最有威严,比他小的怕他,比他大的畏他,再亲近的关系都不敢这样跟他摆脸色。
尽管他一直对臣下至情至真,多加恩慈,但大家莫名地都不敢轻扰。
哪知道陛下一朝陷入情海,竟被一个外人挟制。
元澈心里忽然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皇帝睁开眼,已经看不出什么心绪,他径直走出居所,元澈不知所以,也跟着过去,就这样看着皇帝一直走到高台之上。
元澈仰头看去,只看到高大又单薄的背影将横栏截断,他负手而立,看向远方。元澈知道,这是他来时的方向,越过茫茫沃野,越过远处的滔滔河水,那是怊怊北土。
**********
代城中为迁都一事已闹得沸沸扬扬,多少人拖家带口地收拾行李囊装,但冯宽卧病在床,显然无法承受这数百里路途。
于是冯家也成了城中为数不多没动静的一家。冯照对此并无异议,但冯宽却极力劝她去洛阳。
“你老待在家做什么?我都一把年纪了,用不着你陪着。你早点去洛阳才是正事。”
冯照面色很不好看,她当然明白父亲的言外之意,但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皇帝把她的生活搅得一团糟,却拍拍屁股就走了,而他犹嫌不足,还要把京城也搅个天翻地覆,要是她就这么灰溜溜地过去,指不定会成什么样。
冯宽轻轻叹了口气,“唉,你就是盯着眼前这口气不放,非要赢才好。但人这一辈子不可能永远不低头,尤其是对着皇家。远的不说,你瞧陛下如今说一不二,以前太后还在的时候,他可一次都没有驳过太后的命令,这你也是知道的。哪像你这样,动不动就发脾气。”
冯照冷笑,“那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今是他求着我,又不是我求着他。求人就要有个求人的样子,还要我主动去向他示好。堂堂一个皇帝,强夺臣妻,悖逆人伦,还藏着掖着不肯承认,要别人主动找他,他想得美!”
听着她这大逆不道的话,冯宽深深觉得自己通身倦怠无力,“那又如何呢?形势如此,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依我看,去洛阳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太尉已经老了,留在代城的这些人也都老了,而陛下还年轻,将来大势是站在陛下那边的。”
“这种宫闱私隐至多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影响不到陛下分毫。连迁都这样的大事他都一意孤行,旁的闲言碎语对他来说根本无足轻重,只有你把这当作大事。”
冯照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冯宽无力地摆摆手,“我管不了你,你不听就不听吧。”
她心情阴翳地回去,屁股还没坐稳就有婢女从外面跑进来禀报,“大娘子,游家女郎登门,正在外间等着。”
玉宁?
冯照快步走出去,见到玉宁时她猛地扑过来,“阿照!”
“你没事吧?我听说你被带进宫了,一直见不到你,后来又听说你出宫,不知你何时回来,没想到今天碰运气竟然碰上了!”
冯照很是感动,“我没事,我阿耶病了,我就从方山回来了,这段日子没离开过家中,不然我定会去找你。”
见冯照面无异样,玉宁心中总算放下了一块大石,“那就好,那就好。”
但二人交谊多年,冯照对玉宁十分了解,能让她这样懦怯的人频繁登门,她家中也准许她常常出门,定是有不同寻常之事。
玉宁听她问话,先是怔住,后露出苦笑,“阿照,我要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