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43章准备“最后一个给我打的电……
第43章第43章准备“最后一个给我打的电……
郁言给曹原野看好的剧本叫《逢春》,讲的是沿海地区刚发展起来时一个农村汉子下海经商的故事。
这个剧本是两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写的,因为题材问题不受投资方的认可,一直没拉到投资。
但郁言知道这部剧虽然不能大火,但小爆一下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他希望曹原野能够凭借这部剧打开知名度,才能更好的接广告和代言。
郁言给贺知屿、宋芸景和简然规划的都是走时尚大方的路线,在代言方面挑选得格外严格,都是接的高奢代言。
但他给曹原野设计的路线相对来说比较亲民,不会让人有距离感,所以代言也是挑一些口碑好的国民品牌。
星期天下午,郁言约了《逢春》的导演陆卓和编剧孙磊见面。
先前在微信上已经聊了不少,因此见面沟通起来比较顺畅。
陆卓大放厥词,“郁总你放心,我做过调查,这类片子虽然受众不多,但也不是完完全全没有。现在大家一股脑都去拍什么偶像剧、年代剧,市场早就饱和了,观众也视觉疲劳了,这时候我们《逢春》上映,一定能从众多偶像片里杀出一条血路。”
郁言和他碰了个杯,“看了剧本后我心里有数,这事就交给你们了。”
“郁总放心,那投资的事……”陆卓不好意思的搓手。
未等郁言开口,一旁的孙磊立刻接话,“郁总放心,我们刚大学毕业,学校有大学生创业补贴,再加上演员可以找校友,所以用不了多少投资。”
“虽然整个剧组都是刚毕业的学生,但我们有经验,去年我们还拿了市里的微电影大赛冠军。”陆卓也接话。
剧本已经写好半年多了,他们忙前忙后找了好多人,都没拉到什么投资,仅有的八十多万投资还是他们导师出的。
前不久听说杨超那边遇到了个富二代,二话不说往《星源》投了两千多万,他们费尽心思弄到了联系方式,想着哪怕没有两千万,投个二百万也行啊。
来之前已经做好被刁难的准备了,没想到来人还挺和气的。
郁言不知道两人的小心思,他只知道《逢春》对曹原野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这部剧的主角就是硬汉形象,刚进城时因为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闹出了好大的笑话,后来白手起家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一代。
整个剧本的底色是诙谐幽默的,不会让人觉得沉重。
郁言思考良久,“一千万应该够了吧?”
《逢春》是二十年代的故事,不像古偶需要造景,因此他猜测花费要比《星源》少。
这一千万还是郁言自己出资的,他向李总提过投资的事,但李总以题材受限为由拒绝了他。
这赚钱的事郁言不想往外推,干脆把自己的零花钱全拿出来了,只可惜他定期存款的时间没到,那点儿利息没了。
陆卓和孙磊惊呆了,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不够?”
“够了够了够了。”陆卓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郁言放心点头,“话说在前头,主演我定。”
陆卓和孙磊对视了一眼,并未在第一时间开口,他们拉了半年多投资,也拒绝了一些想魔改剧本和塞人进剧组的资本,就是担心影响《逢春》的整体效果。
先前高兴了半天,突然听到这么一句话,两个人都蔫巴了。
“郁……郁总,角色是需要试镜的,你就这么塞个人进来,对这部剧本来说恐怕……”陆卓不是意思的搓手。
孙磊立刻点头,“郁言放心,我们挑的演员都是校友,演技方面肯定没话说,关键是还……还便宜。”
郁言身形微顿,“听你们这意思,是已经找好演员了?”
“对,都是我们学校的校友。”
既然是电影学院的校友,演技肯定没话说,不然在原书里《逢春》也不会凭着小制作杀出一条血路。
曹原野演技也不错,但他是群演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是情绪流的演法。
郁言不觉得曹原野比不上正儿八经科班出身的演员,但两个人站在一起,陆卓一定会优先选择自己的校友。
郁言冷声道,“我投资这部剧,就是为了捧手下的艺人。”
如果陆卓不让曹原野做男主角,他还真要好好考虑一下投资这件事了。
陆卓思虑良久,最终一咬牙,“这样,能不能让他先试镜,要演技还行,就他了。”
见他退了一步,郁言也没拿乔,应了下来。
《逢春》的男主简直是为曹原野量身定做的角色,除非陆卓铁了心要校友来演,否则曹原野不可能试镜失败。
两天后,明华官方发布声明,旗下工地违规排放建筑垃圾和未赔偿工人赔偿金一事是底下的人阳奉阴违导致的。
明华受到了行政处罚,开除了一大批负责人,其中不止有下面项目的负责人,也有公司高层。
从事情发生到解决不到一周时间,这个处理结果算是比较快的了。
郁言看到新闻后,第一时间给沈煜琛打了个电话过去。
这段时间他和沈煜琛偶尔也在聊天,但都是他发消息的时间比较多,沈煜琛可能隔几个小时才回他。
电话很快被接通,郁言的语气都轻快了起来,“琛哥,事情都解决了吗?”
“解决了。”
解决的不止是违规处理建筑垃圾和扣押工人赔偿金的事,还有明华多年的沉疴与旧疾。
“恭喜啊。”郁言笑了两声,“之前说的露营的事怎么样了?一起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