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用互联网思维,给特效大神们上上对抗!
“神机堂”成立了。
地点就在奇迹引力数字工业园的一栋独立建筑里,原本计划用作后期剪辑中心,现在被紧急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开放式的办公空间。
短短一个月,在刘国栋近乎不计成本的“燎原计划”执行下,近百名来自五湖四海的“牛鬼蛇神”汇聚于此。
有从国内一线游戏公司辞职,满脸写着“老子再也不想做皮肤和翅膀了”的技术大牛;有刚从美院毕业,揣着一腔热血,却只能在小广告公司画logo的cg天才;还有更多的是被吕睿亲自“洗脑”过的,来自各大高校计算机系和美术系的年轻血液。
这里就像一个技术宅的乌托邦。
最顶级的图形工作站,无限量供应的咖啡和红牛,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用来发泄和寻找灵感的模型手办室。
老白(白启明)作为首席技术官,焕发了第二春。
他剃掉了胡子,换上了干净的格子衫,每天抱着他的宝贝设定集,像个传教士一样,给这群新兵蛋子讲解“封神宇宙”那套变态到令人发指的技术美学。
气氛是狂热的。
但进度,却是一场灾难。
第一个攻坚目标,就是那个让老白“纳头便拜”的【九尾天狐】。
任务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一个三秒钟的特写镜头:九尾狐从沉睡中苏醒,睁开眼睛,身后九条尾巴如孔雀开屏般缓缓展开。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别说成片,连一个能看的预览都没有。
整个“神机堂”陷入了一种“艺术家的混乱”之中。
负责建模的团队,为了狐狸脸上的线条应该更“媚”一点还是更“神”一点,吵了三天三夜,建了十几个版本,没有一个能让吕睿点头。
负责毛发系统的团队,倒是把老白的技术理论研究透了,但他们模拟出来的三百万根毛发,在渲染时直接把两台服务器给干宕机了,原因是算法优化不够,计算量超出了硬件的承载极限。
负责骨骼绑定的团队最惨,他们发现,九条尾巴同时运动,所涉及到的控制器和动力学链条,其复杂程度超出了他们以往做过的所有项目总和。
做出来的动画,要么像九根僵硬的棍子,要么就像九条疯狂乱舞的海带。
徐山争每天看着“神机堂”的烧钱报表,心都在滴血。
他冲进吕睿的办公室,把报表拍在桌上。
“老吕!这帮艺术家快把我们公司给烧穿了!他们哪是神机堂,我看是‘烧鸡堂’!再这么下去,电影还没上映,我们先破产了!”
黄毛也凑热闹,他刚从“神机堂”那边溜达过来,一脸心有余悸:“徐哥,你是没见那场面,比咱们片场还吓人。一个个披头散发,双眼通红,对着电脑屏幕念念有词,我差点以为误入了什么大型的赛博邪教现场。他们管那叫‘迭代’,我看是‘作孽’!”
吕睿听着两人的抱怨,神情依旧平静。
“时候到了。”
“走,去给这帮艺术家们,上上对抗。”
当吕睿、徐山争和黄毛走进“神机堂”时,里面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而又毫无秩序的景象。
白板上画满了各种鬼画符,桌子上堆着小山一样的外卖盒,几十号人围在几个屏幕前,激烈地争论着“高光”和“暗部”的细微差别。
老白正因为一个绑定权重的问题,跟一个年轻的动画师吵得面红耳赤。
“安静。”
吕睿的声音不大,却像按下了暂停键,整个空间的嘈杂瞬间消失。
所有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位名义上的最终boss。
“我知道大家很有激情,也很有才华。”
“但艺术创作,不等于无序的混乱。从今天起,‘神机堂’,引入新的工作流程。”
他让助理在最大的那块屏幕上,投射出一个界面。
那是一个他让程序员连夜赶工出来的,一个极其简陋,却逻辑清晰的……项目管理系统。
有点像简化版的jira或者trello,但在2002年的中国,这东西简直就是天顶星科技。
“从现在开始,我们放弃传统的瀑布式开发,采用‘敏捷开发’模式。”
吕睿拿起一支激光笔,指向屏幕。
“看到这个‘任务池’了吗?我,作为项目经理,已经把‘九尾狐睁眼’这一个三秒钟的镜头,拆分成了197个独立的子任务。”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任务卡片出现。
【模型-任务01:建立狐狸头骨基础模型】
【模型-任务02:雕刻眼部肌肉结构细节】
……
【绑定-任务45:为左侧第三条尾巴的第17节脊椎骨,设置ik/fk切换控制器】
……
【毛发-任务89:编写一段脚本,用于模拟风速为3.5米/秒时,颈部鬃毛的飘动效果】
每一个任务,都具体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并且,每个任务卡片上,都有明确的负责人、预估工时、以及与其他任务的关联性。
吕睿的声音冰冷而理性。
“从今天起,没有人需要对整个镜头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