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高度一致
张玉蓉一早就撵走了伺候在皇后身边的所有宫人。
先给皇后诊脉好,这才不徐不疾的轻轻的跟皇后谈起来核心话题。
也许父皇跟她谈过,也许没有谈过。
但这不妨碍她今天跟皇后好好谈一谈。
人跟人之间所以会产生各种感情,或喜欢或厌恶或仇恨,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造就的。
她的利益一直跟父皇的利益高度一致。
正常来说,帝后两人的利益也应该高度一致。
但很可惜,母后对父皇的认知严重不够,所以才不能理解父皇的作为。
父皇已经到达了为整个天下的高度,而跟父皇比肩的母后,眼里只有她的儿孙们。
皇后听着张玉蓉的这段话,说不震惊是不可能的。
迁都?
从京都迁都到燕京?他竟然是这样想的?
可转头她就心痛了!
这么重要的大事,她作为皇后半点不知情,但眼前的所谓嫡长公主,却在积极筹建迁都之事了!
“你为什么要带上聪儿?”
震惊,心痛过后,皇后忽然间紧紧抓住张玉蓉的手,灼灼的盯着她的眼。
似乎看透了她,又似乎想要听到自己想听到的保证。
张玉蓉没有避让的对上了这样侵略性的目光,好一会,张玉蓉才淡淡的笑起来。
“我跟父皇两人,早已立志,终身奋斗为天下百姓,而不为朱家江山。
这一次阿易带着无数人出海,不仅仅要出海挣钱,出海互通有无,也出海给朱家嫡枝安排了退路。
当然我们陈府也一定会安排好退路,所有大家族共通的行为准则,都会在家族花团锦簇时候准备妥当后路。
都准备好了之后,我们就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我跟父皇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不是口号,也不是为了名垂青史故意吹捧我们自己。
尽管我跟父皇两人的身上,似乎都捆绑了一般人认定的污名,但我们两人都不以为这是污名。
因为我们会用一生的努力,为后世子孙奋斗出来足以承袭万年的太平盛世。
在那个盛世里,国富民强,男女平等,万邦臣服汉家天下,汉家天下从此再无夺嫡之争,再无押宝之说。
父皇深知,一国之君的个人修养,太过容易出意外了。
所以一国百姓的祸福生死,绝不能指望一个人的担当,应该让天下人共担。
如何共担,这个问题还在困扰我跟父皇,必定不能指望任何一个家族或是几个家族。
必定要制定详尽周到的制度,让制度择优录取有识之士,让制度择取君王,让制度推进整个天下的前进步伐。
通过几代人或是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整个汉家天下,将拥有前所未有的地域版图,拥有全世界向往的繁华强大,更加拥有无数喷涌出来的新技术。
也许那个时候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飞上天,看看月亮上究竟有没有嫦娥,也许能够相隔万里,随时随地的互通消息,也许会有各种想不到的太平盛像!”
皇后跟随自己之后,皇上的意思很明确,她四周的人,都不会走出自己的势力范围了。
他们没有任何机会传出去消息,更加没有任何机会,从外面带进来什么东西。
相当于隔绝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父皇既然给出了这样的意思,那么她就没有必要跟母后遮遮掩掩。
她一般不喜欢来虚的,只要情况许可,她喜欢来阳谋。
就明着告诉你,这是我的原则,这是我的目标,谁也不能阻挡的目标。
皇后再一次的震撼了!
她跟皇上两人说话的口吻,语气,神态都太像了!
皇上跟她谈过一次他的奋斗目标,他为的是天下百姓,而不是一家天下。
只不过皇上说的没有张玉蓉说的这么详细而已。
“我问你的是,为何要带上聪儿?”
皇后再次问这句话的时候,整个人的气势变了,从之前的锐利不甘变成了现在的试探,甚至还带着乞求。
乞求她能心软的让聪儿返回京都,聪儿多聪明的一个孩子,一定猜到了他成为了人质吧?
她都不能想孩子内心里会有多痛?
“母后心疼聪儿吧?祖母心疼孙子,人之常情,祖父也会心疼孙子的。
我跟父皇两人虽然立志远大,但也不会忘记人伦之情,但也仅仅是不会忘记。
倘若谁拖扯我们的后腿,那就要做好被我们彻底抛弃的准备,无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