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眼底隐隐藏着疯狂之色…… - 漕河养家日常 - 蓝艾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漕河养家日常 >

第137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眼底隐隐藏着疯狂之色……

第137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眼底隐隐藏着疯狂之色……

“我知道什么呀?邓大哥,你向来有情有义,不但帮虎子,还帮过我好几回。”林白棠还想戴一顶高帽子给邓英,寻机逃跑:“你这是做什么呀?”

邓英早已看穿了她的目的:“白棠,你也不必拿甜话儿糊弄我,咱们都不必遮遮掩掩。我心慕你已久,可你推四阻四,总不能给我个准话儿,一颗心落在姓陆的身上,迟迟寻不回来,竟还跟他相约来虎丘游玩,真是欺人太甚!”

林白棠:“……”

她做梦都没想到,邓英胆大包天,竟敢寻机将她掳了来,可见平日他伪装的也极为辛苦。

邓英道:“我思来想去,不如先将你绑了回来,咱们回头先入了洞房,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候再向你家补足六礼,你意下如何?”

“我要是不同意,你会放我回家吗?”

“当然不会!”

“既然不会,你询问我的意见有何意义?”林白棠震惊于对方的坦白:“这么说山道上截杀徐大人的,都是你的人?”

邓英不必回答,表情已经出卖了他:“姓徐的惹了不该惹的人,他就该知道自己的结果。”

他不耐烦道:“白棠,姓徐的死活跟咱俩不相干!你再好好想想,姓陆的有什么好的?空有探花之名,等他守孝期满回京得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落在穷乡僻壤之地,他家也没得银钱打点,将来熬白了头都未必能让你过上好日子。”

许是自相识之初便追在她身后,耗完了他的耐心,让他露出急迫之意,将人一把扯进自己怀中,粗砺的带着茧子的手轻抚过她的脸颊,眼底隐隐藏着疯狂之色。

他柔声诱哄:“白棠,你不如乖乖跟了我,往后穿金戴银,呼奴唤婢,再不必辛苦奔波,有着享不完的福!”

“邓大哥,婚姻之事,怎可如此草率!”

林白棠不会幼稚的以为,仅凭自己的劝说便能令邓英回头是岸,但为着自己的安危总要想尽了办法拖延时间。

紧扣着腰间的大手牢牢禁锢着她,男人眉眼越靠越近,近到能数得清他的根根睫毛。

危险迫近,林白棠心脏狂跳,耳边听得他低声呢喃:“怎么算草率呢?”

两人呼吸相近,他的鼻子几乎要触及她的面颊,循着她的朱唇便要亲下来,隔着两指宽的距离,林白棠干脆偏头躲过,用行动表达了自己拒绝的意愿。

邓英:“……”

他松开手,将人推倒在床上,起身整理黑衣,再将帕子连折几下,捏着她的下巴将帕子毫不犹豫塞回她口中,语声却格外温柔:“白棠,你乖乖等着,事成之后我便带你回家,正式拜见我父亲。等咱们拜过堂入了洞房,我回头再向岳父赔罪。想来岳父念在我一片痴心,必会原谅我的鲁莽!”

林白棠:“……”

她想要破口大骂,但发出的声音含混不清,于是用愤愤的眼神瞪着他。

谁知邓英却嚣张一笑:“白棠,你这又是何必呢?你就老实等着拜堂成亲吧。”整理衣裳,蒙好黑巾推门出去了。

林白棠竖起耳朵听,脚步声渐渐远去,似乎走得远了。

她不死心,默默计算着时间,约莫过去了一盏茶功夫,便从床上跳了下来。

邓英一伙想来惯熟绑人,双手绑在背后,连同双脚也牢牢绑在一起。她只能双脚一起蹦着艰难到达门口,背过身去艰难的用手将房门拉开一条小缝,再转身欲往外窥探,却对上一双凶煞气十足的眼睛。

房门被人打开,门口跟桩子似的立着两名黑衣人,皆用黑巾覆面,漠然注视着她,一言不发。

林白棠:“……”

时间紧迫,当眼前的房门缓缓关上之前,林白棠迅速打量周围风景,发现自己好像身处一家偏僻的农户家中,也不知是盐帮的落脚点之一,还是他们随便寻的人家,不见主人见露面。

她不知道自己昏过去多久,结合外面的光照猜测时间也许并不久。

如果这帮人并没带她走出很远,很大的可能便是她如今依旧在虎丘山附近,也不知该如何向陆谦方虎传递消息。

林白棠再次跳回床边,躺倒在床上保存体力,思考对策。

林家院子里,鲜肉月饼的香味从厨房里飘了出来,桂花糯米藕也刚刚出锅,甜香浓郁扑鼻而来。

毛婆子忍不住深深吸了口气,觉得小孙女运气不错,嫁进林家衣食不愁,每天都是好日子,面上笑意渐浓,不住口的夸赞:“你们婆媳俩手艺可真好。”将来她家小孙女定然也能学得一手好厨艺。

林青山张罗着拜月的东西,身边跟着小儿子林幼棠,跟尾巴似的跑来跑去。他扬声问媳妇:“巧娘,宝棠跟白棠几时回来?这俩孩子,中秋节也不见消停。”

金巧娘探头看看天色:“白棠估摸着天黑之前应该就回来了。宝棠可不一定,衙门里的事情也不是他说了算,大节下的事儿也多,说是晚上还得在街面上巡逻。”

每到过节,衙门里便要出动所有衙役巡街,震慑一批宵小毛贼跟拐子。

正在林家人议论之时,城内钟声跟鼓声相继大作,示警声传出老远。

林家人虽不知缘由,却齐齐紧张起来:“怎么回事?起乱子了?怎么听着要关城门?”

金巧娘先自着急起来:“宝棠还有同僚,白棠呢?”她心中害怕起来,催促丈夫:“你赶紧去城门口去瞧瞧怎么回事。”

林青山也顾不是拜月之事,连忙起身匆匆往外面跑去,一气儿跑去阊门,喘得腔子里着了火,却发现城门已关,还有官兵在城楼之上巡防。

城门内有许多百姓在伸长脖子等候,有家在城外的,原本进城备办过节之物,或者探亲访友送节礼,谁知城门早早关闭便被耽搁在了城内。

也有家人出城去虎丘山上游玩的,听到示警声便赶了过来瞧个究竟。

林青山也顾不得旁的,忙问城门守卒:“官爷,城门怎么关了?我家女儿出城去玩,还没回来呢。”

城门守卒面对满面焦色的百姓,便解释一二:“知府大人接到消息,倭寇来犯,暂闭城门,等待援军。”

徐佶遇袭之后,便派人回城报官。

韩永寿听得虎丘山出现了倭寇,联想到近来朝廷邸报,近来在江阴地区流窜的数百倭寇凶残暴虐,先后围困嘉定、松江两地,妄图攻下城池未果,还在四处流窜,暗道坏了。

他既没胆气带人迎敌斩杀倭寇,也不想丢了头顶乌纱,更不会为徐佶而赴死,竟不肯派兵去助,以城中守军不足,要保护城中百姓平安为由,反而下令关闭城门。

林青山听说倭寇来犯,只觉得天都塌了:“我女儿还在城外……”

此举无异于在焦急的人群之中点火,也有亲人在城外未归的率先嚷嚷起来:“我家儿子出城游玩也还未归,还请官爷通融一二。倭寇不是还没来嘛,放我们出去寻一寻家里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