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六部大帝 - 幽冥画皮卷 - 沁纸花青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幽冥画皮卷 >

第384章六部大帝

第384章六部大帝

赵奇在李无相身后呆住了,听见龙躯那鬼叫一样的声音,到底忍不住开口:“这是什么鬼东西!?”

李无相立即将手在背后用力一摆,示意他噤声。

因为他觉得这东西,在徐真的皮囊中说话的这个东西,似乎并不在这里,或者说至少还没有“看到”、“听到”自己和赵奇。

这种感觉是由他的神识探知来的——他正在小心翼翼地以神念触碰,想要搞清楚它到底是不是“太浊大君”,如果是,又是不是与东皇太一、都天司命类似的灵神。

结果查探的感觉非常诡异——之前感觉到太一真灵的时候,虽然与现世阻隔着,但至少能感觉到还同属一界,只是这世界中不同的天地。

而龙躯里的这个东西的气息叫他觉得极为陌生,给他的感觉不是威严、不是肃穆,甚至不是恐怖或者血腥,而就是“未知”与“空虚”。他的神念一与之接触,立即消失无踪。那感觉就好像凡人见了鬼,你看见那鬼在那里,可伸手去摸却摸了个空。

这东西不属于这个世界。这是他心中的一个直觉。

而第二个直觉,则是它还没来到这里。在李无相的感觉中它就好像正在墙壁的转角——从那个转角处正好能看到它想要看的,可自己、赵奇,乃至这世上任何别的东西,包括活着的、死了的、甚至道运、规则,都在墙角的另外一边,它完全无法注意到。

至于第三个直觉,则是他的神念所感受到未知与空虚。那种空虚给了他一种感觉,好像投身其中就能见到无所不包的广阔世界,能看到大量自己能或不能理解的东西。就仿佛这东西是一个通道,或者一根什么管子,而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小小的水潭。它延伸过来了,从这根细小的管子里窥伺着,而如果自己足够大胆,就能慢慢地爬过去,瞧瞧它那边是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三个直觉都不能被描述,李无相只能通过比喻的形式将其转化为自己能够稍作理解的东西。

然后他听到这东西又开口、说话了:“……很快了……很快了……你们就都会回来了……”

这语言,或者说信息,在他的直觉中就像是从管子的一端流向了这里的水。李无相的心中冒出一个极为大胆的念头——

真的到那边去看一看!

来到中陆之后,每一次的死斗他差不多都是绝处逢生。但这并非幸运,而是因为每一次自己知道的都比对方多一些、帮手多一些。他现在已经完全明白了,这世上最高层次的争斗,决胜的关键就是权柄,而权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信息。

这东西如果真是太浊大君,又能将血神那种东西化作它的提线木偶,那它的权柄必然强得可怕。如果能稍窥天机,或许就能得到难以想象的先机与优势!

他不再迟疑,慢慢抬起左手,轻轻放在了龙躯的下颌上。

龙身上那些菌丝一样的东西立即蔓延过来,开始攀上他的手臂。在这一瞬间李无相感觉到强大吸引力试着将他的神志抽离他的躯壳,那些菌丝在手背上蔓延得越多,这种吸引力就越强。

好像他直觉中的那一条细“管子”里填满了水,而他的神识是一颗微小的尘埃,正在被那根管子虹吸过去,是有可能再也回不来的,需要及时抽身才行!

但李无相抓住这一瞬间的机会,在心里又多催生出些勇气,延展神识,去看!

意识在那刹那之间被拉高了,仿佛冲破了这片虚空的尽头,冲破现世、冲破灵山,甚至冲破了赤红天,前往更加深邃高远的地方。

高处也是没有尽头的,还有更加深邃的地方。但他的神念快要支持不住了,他知道如果自己继续向前,很有可能一去不回。可就在这时候他看到了眼前的一团事物——其实与其说是看到,不如说是因为自己的神志目前身处某种特殊状态,因此那些事物的信息灌入他的头脑当中了——

那是一团巨大的微光,白茫茫的,是一颗球形。它好像是活着的,但生命力并不旺盛,或许是初生,或许是濒死。

它身上有无数的光斑,而光斑之间又有水一样的波纹流动。看见这东西的一刹那,依着他来自异世界的认知,李无相觉得这东西像是一颗被烟雾包裹着的球体,那些流动的东西,就是笼罩在这颗球体表面的烟气。

至于那些光斑,则很像是因为地势的关系,叫一些烟气在其中聚集了,因此尤为明亮。

这是什么?自己的意识刚刚冲出了现世、冲出了灵山甚至赤红天……那这里就是自己所在的世界吗?可那些光斑是什么?

吸引力越来越强了。李无相冒险再稍微放松神识,任其将自己吸引至更高处,于是看到更多东西了。

有六团最大的光斑,它们几乎都聚集在这球体的某一片区域中。

那些细小的光斑是不会动的,动的只有在它们周围流动的烟气。而这六颗最大的光斑则像是有了生命——斑点本身是它们的躯体,丝丝缕缕的烟雾则是它们的触手。这些触手彼此纠缠着,运动极为激烈,就仿佛是六个巨大的台风,正在相互撕扯,要消灭对方、壮大自己,可因为势均力敌,因此处于暂时的平衡状态。

这些东西是什么?是——

一个确定无疑的念头忽然跳进他的脑海。这念头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而更像是那六个东西的存在是绝对的、确定、不容置疑的。因此在他心中生出疑问的时候,依着天地之间某种无可更改的规则,它们的名字冒出来了——

五岳真形大帝!

六渎玄冥大帝!

东君太阳大帝!

素曜太阴大帝!

济慈保生大帝!    昊天五官大帝!

随后更多的东西冲进他的脑海,仿佛他既然已确知了这些念头,与之相关的一切也就都顺理成章地被他明了了——

这六位大帝是寄居着的,寄居在幽冥地母的身上……他看到的这个表面烟气流转的圆球,就是幽冥地母!

那些流转的东西不是烟气,而是幽冥地母的血!

李无相想要知道更多,可现在他身处的那条“通道”中对他神识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了,他也被拉扯得越来越远。

于是他再次做了那件事,只是这一回,有了李归尘、徐辰的经验,他做起来已经更加得心应手,在刹那之间就完成了——他化出另外一个自己,向着所看到的“幽冥地母”投了过去。

化身的神志没入其中,或者更像是没入了此刻他借助太浊大君来时的通道所具现化的规则之中,于是在顷刻之间,他觉得自己明了了一切,就像是自己也经历了这片天地从无到有、再到如今这模样的悠长时光——

幽冥地母起初并不存在。这世界起初一直处于一种非生非死的状态,像是一具失去了意识的巨大肉身……不,不是失去,它从来就没有过。

天地灵气化成了世间一切——生灵、草木、山川、河流。就像高天之上的云雾要有一颗小小的核心才能聚集为水滴,这天地之中的灵气也因为在漫长岁月中的细微扰动而逐渐凝结,因此产生了天地之精——人。

可人是微小的,如同这具巨大躯体当中的尘埃。还有更大的,就是那些因为地势、风水五行而恰好凝聚为一团的灵气。

相比于天地之间如同烟雾一般稀薄的灵气,这些聚集起来的,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可是还差一点,就像是大片大片的云团聚集在一起,也尚不能形成水滴,这些灵气聚集之处,俗称的洞天福地,也还需要一点微小的扰动。

这一点扰动不会是人。人是天地精,是已经生出了清明神志的灵气聚合体,他们的灵智圆融无暇,容不下更多的东西来填补了。

而是妖,是像鳄妖那样的东西。它们因为机缘巧合而活得更久,灵智初开。可头脑混混沌沌,尚有缺可补。偶然来到因为灵气极度浓郁,而快要活了的灵气聚集之处,灵智为其填补,于是就成了妖。

然而这些灵气团也不是最大的,还有六团更加巨大的。它们聚集一处所需要的东西也要“更大”、“更强”,然而在这世上不存在任何条件,可以诞生出它们所需要的东西。

直到一个名为李业的人的到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