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各凭本事 - 我靠种田经商养活三军 - 牛顿不爱吃苹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92章各凭本事

第292章各凭本事

驻守丛林中的唐时在听到爆炸声时就暗道不好,一边安排人马向更深处转移,一边亲自带人接应唐征。

“父亲!”唐时扶着脚步不稳的唐征,看着唐征铠甲上的鲜血担忧道,“父亲可是受了伤?”

“被西北军不知名的武器伤到了肺腑”,唐征捂着抽痛的胸膛,“这个地方有不少将士知道,已经不安全了,咱们要尽快转移。”

“儿子已经命驻守在此的一万西南军转移去更深处的丛林,儿子是专程来接应父亲的。”

“你做的很好”,唐征欣慰地看向儿子,“咱们快走吧。”

数十里外,宣王带领诸位将军连杀七名西南军将领,斩西南军三千,俘虏一万。

只是不见唐征与唐时踪迹。

“父王!儿子已询问过投降士兵,确认西南军还另有一处驻地,唐征很有可能潜逃到那里。”

顾安征求宣王意见,“可要儿子带兵追赶?”

“不必!以唐征的老谋深算,定会猜到投降士兵会供出他们的藏身地,现在唐征估计已经带人转移到他处。”

宣王看着眼前连绵不绝的山峰与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丛林危险太多,瘴气、野兽、毒虫数不胜数,甚至连方向都无法辨别。”

“西北军初来乍到,对西南人生地不熟,不可贸然闯入。”

顾安皱眉,但他又不想放过这等擒拿唐征的大好机会,“难道就放过唐征?”

“元野去了东北,如今西北只剩陈力与蒋伟,他们二人勇猛有余智斗不足,昭昭虽聪慧,但毕竟是第一次领兵,经验不足。”

“突厥若是猛攻,本王担忧昭昭守不住,若是西北失陷,那才是追悔莫及。”

顾安点头,与西北和突厥相比,唐征确实算不得什么。

“再者,唐征也未必会一直留在西南”,宣王想起元野信中的猜测,若是元野猜的没错,那唐征早晚会回到洛阳。

不过,“子辰,你率领一万西北军继续守在西南通往各地的主路上,一旦发现西南军的踪迹,立即追寻拿下!”

“儿子领命!”

宣王安排妥当后,便立即带着大军返回西北。

武威城外,刚刚经历一场轰炸的地面被鲜血染透,突厥铁骑再次退去,西北军将士欢欣鼓舞。

护国将军府内,气氛却很沉重。

制作火药的原料已经不足,他们不能再靠火药制胜。

“那咋办?”陈力焦急问,他的手臂还没养好,蒋伟虽然已经苏醒,但还是下不了地,若突厥再次攻来,何人领兵打仗?

唐昭摩挲着手中的紫金鞭,以她的本事,上战场杀两个敌人是没问题,但若是要指挥如此大规模的战役,怕是不行。

“守城!”唐昭下定决心,“武威城楼高数十丈,坚硬无比,突厥铁骑想攻破难如登天。”

“只要咱们守住武威,等到父王或顾辞回来,再跟突厥一决胜负。”

陈力叹气,只能如此了。

唐昭计划的很好,但天不遂人愿,三日后,宣王府侍卫急匆匆赶来武威禀报,“世子爷让属下告知郡主,秦州、蜀州知州派遣兵马,阻隔宁州、甘州与外界联系!”

唐昭倏地站起身,骂道,“好个狗皇帝!”

竟然在这种关键时刻截断西北与外界的联系,那西北数十万百姓与将士的粮草该如何供应?

“他娘的,王爷与将军在前线抵御外贼平定叛乱,狗皇帝在后方截断咱们的粮草,这是要逼西北谋反啊!”    唐昭闭了闭眼,沉住气问,“世子如何打算?”

“世子已经关闭宁州、甘州所有城门,以防秦州、蜀州突袭,世子正在让人计算西北剩余粮食,看西北能坚持多久。”

唐昭在心里飞快盘算,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可经过先前的沤肥和种植土豆,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让百姓手中有了余粮,不仅能保证一家吃饱喝足,还可以卖粮到城里赚些银钱,让城中百姓也有了足够的粮食吃喝。

至于军中,之前数年军田所积攒的粮食足够西北军吃喝半年之久。

半年,足够宣王或顾辞赶回西北。

唐昭松了口气,正待坐下休息一下,就听侍卫继续道,“宁州出了叛徒,将宁州百姓辛苦种下的粮食烧了大半!”

唐昭一口气没喘匀,发出剧烈的咳嗽。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侍卫想起宁州田野里被烧焦的庄稼就一阵心疼,“宁州知州叛变,派人烧毁宁州七成庄稼后,就自裁而亡了!”

“他家人呢?”

“跑了,在五少爷去东北前就借口回京祭祖,一家上下二十八口都已没了踪迹。”

唐昭额头青筋猛跳。

什么叫屋漏偏逢连阴雨,什么叫麻绳专挑细处断。

宁州本就因远离武威而没有及时推广土豆种植,今年是第一次种植,百姓都期望着大丰收。

如今彻底没了希望。

唐昭揉揉额头,“宁州百姓可安抚好了?”

“世子已经安抚下来,但百姓还是担忧今后的吃食,世子让属下给郡主带话,看能否从兰州先调一批粮食去宁州,以安宁州百姓的心。”

“没问题”,唐昭吩咐,“就运一百车土豆,五十车小麦和高粱去宁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