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破茧 - 沉舟蓝渡 - 猫咪MeowMeow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沉舟蓝渡 >

极光破茧

极光破茧

【心理学札记】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常通过非语言沟通建立安全联结——那些精心设计的坐标暗码与光谱数据,实则是防御机制下的潜意识邀约。当个体开始无意识留下可追踪线索,意味着修复性依恋正在突破自毁倾向。”(摘自江蓝雪诊疗手记)

纪沉舟在雷克雅未克疯狂寻找江蓝雪时,她已经登上了赫马岛的渡轮。

渡轮像片枯叶在浪尖颠簸。船长是个独眼老人,用冰岛语哼着《海盗挽歌》,直到江蓝雪用冰岛语接上后半段,他才眯起完好的左眼,机械义肢敲击着锈迹斑斑的舵轮,震落嵌在关节处的磷虾残骸。他注意到她防水服左胸绣着的北极星暗纹,“‘北极星’的人?上一个守护者冻掉三根脚趾。”

比吉尔坐在江蓝雪身边,“江博士,您会说冰岛语?”

“一点点,正在学习中。”江蓝雪笑道,“我挪威语说得要好一些。”

“您到底会多少种语言?"他望着女科学家被应急灯镀上冷光的侧脸,突然想起北极星计划内部传闻——那位能用萨米语与驯鹿人进行梦境解析的心理学家。

"足够听懂暴风雪预警。"江蓝雪将冰凉的指尖贴近舷窗,玻璃上倒映出远处冰川崩解的幽蓝闪光。当渡轮撞开第七个浪峰时,她防风腕表突然亮起北极星计划特有的三频段定位信号,红光落在韦斯文尼查小镇坐标处。

“我们下船后,先到韦斯文尼查小镇。您可以开展居民心理评估工作。”

纪沉舟站在北极星计划办公室外。这间办公室由废弃货轮改造,舱壁外挂着防撞轮胎和苔藓共生的缆绳,生锈的船架在他身后切割着铅灰色天空。

他的防水风衣被大西洋的狂风吹成鼓胀的帆,纽扣刮擦着龙门吊垂落的铁链,发出类似江蓝雪拆解火漆印章时的碎响。

纪沉舟手机相册最新一张照片在船坞探照灯下泛着冷光——市政厅监控截图里,江蓝雪铂金色发丝扬起的弧度,恰似此刻头顶起重机钢索晃出的抛物线。他忽然想起赵斯诚茶室蒸汽里展翼的金蝉茶宠,风衣内袋的冰岛地图此刻正在他手心里发烫。

沈一南的电话在第十七个未接来电后转为语音信箱:"纪总,并购案的尽调报告发现异常——"电流杂音中传来纸张翻动的脆响,"可能需要您回来亲自处理。"

这个瞬间,渡鸦群正掠过赫马岛上空。江蓝雪的钢笔尖在日志扉页停顿,洇开的墨迹恰巧模糊了“北纬64°08'”的经纬度数字。她擡头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防风腕表的三频段信号随着进入建筑物自动转为睡眠模式,呼吸灯节奏与墙上老式气压计的指针摆动同步。

纪沉舟弯腰拾起块沾着防锈漆的玄武岩,裂缝里嵌着的水珠折射出焊接电弧的幽蓝。当石块水珠渗入袖口时,手机自动播放的催眠录音被船坞广播切割:"现在请睁开眼..."起重机的电磁吸盘正吊起极地雪橇,"...海浪声正在逐渐远去。"

蓝雪啊蓝雪,如果你想彻底退出我的世界,为何还要留下这段录音?

思念,像潮水漫过,也逐渐稀释了他的火气。也许,赵斯诚说的对,他要好好想想,他应该怎么做。

三小时后,雷克雅未克机场贵宾室里,纪沉舟的手机界面上是沈一南发来的并购案。

飞机穿越极光带时,纪沉舟终于点开那段从未听完的录音结尾。江蓝雪的声音混入冰川崩解的白噪音:"当你听到这里,说明我们正在共享同一片天空。"舷窗外突然爆发的极光映亮他嘴角的弧度,蓝雪,我等你!

五公里长的冰川裂缝在暮色中显露狰狞。江蓝雪跟随冰面上的脚印前行,防风镜蒙着厚重冰霜。才十月初,气温已跌破往年记录。晚八点整,灯塔铜门在她身后关闭。她甩掉被冷汗浸湿的手套,在值班记录写下:“极光指数kp7,建议航船绕行。此处没有纪沉舟。”

冬至夜,极光在头顶炸成紫色漩涡。江蓝雪缩在灯塔里写岛上居民心理评估报告。这里的太阳大约上午11点多才出来,下午2、3点的时候就下山了。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日照,居民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冬季抑郁症状。

电脑弹出新邮件提醒,编辑发来了《孤岛灯塔》的校对稿。在这与世隔绝的北欧寒冬里,她写作效率奇高。

这几个月,她的生活简单又规律:每周两天回镇上采购物资并开展心理辅导,其余时间独居灯塔。这种掌控中的安稳让她获得久违的归属感——这是童年时期最匮乏的东西。

只是,每周,都会收到他的邮件。

她毫不意外,他会知道她的下落。即使保密等级升到了s级,他依然有办法找到自己。比如兰心莹,就是个很好的突破口。她意外的是,他始终保持着克制的距离。

邮件内容也很简单,有时是随手涂鸦,有时分享日常琐事,偶尔提及持续困扰的噩梦。就像和未曾谋面的笔友交流。她从未回复过,但她知道,自己的心早已被他触动。其实,早就触动了吧?在广平岛酒店的那个深夜,她ptsd发作时他温暖坚定的怀抱中;在他给她上药时,手指轻轻划过锁骨的悸动里;在两人携手对付纪萧风和张新亮的过程中;甚至更早,在第一次重逢时,在十五年前的暴雨夜中……

曾经他强势的占有欲令她恐慌,即便包裹着尊重的外衣,她感受到的更多是压力。如今这种保持距离的关切,反而让她能够自在呼吸。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陷入感情困境。童年创伤让她筑起厚厚的心理防线,但当对象变成他时,是否该尝试突破屏障?这个自我诘问已持续整个冬季。

春节前夕,《孤岛灯塔》出版发行。纪沉舟翻开烫银封面,内页写着:

“极光是夜空最温柔的暴动,亿万颗带电粒子穿越星际,在磁场的琴弦上撞出光的涟漪。那些绿如翡翠、紫若罗兰的光带,像天神失手打翻的调色盘,又似恋人未说出口的情话,在寂静的穹顶潦草书写。它们时而舒展如绸,时而蜷曲成环,恰似爱情里欲拒还迎的试探——明明诞生于太阳风暴的暴烈,落进人间却化作缠绵的指尖,在云层与冻土之间反复勾画心电图的纹路。当光幕垂落的刹那,整个冰原都成为光的容器,仿佛宇宙在证明:最恒久的爱意,恰是瞬息万变的永恒。”

纪沉舟轻轻翻着书,手指忽然停在某一页插画上——极光下的灯塔被画成沙漏形状,顶层观测室的玻璃穹顶标注着精确的经纬度坐标。

“这女人够狡猾。”他盯着注释小字,“她把赫马岛坐标拆分成光谱数据,混在极光观测记录里。”

纪沉舟的指尖摩挲着书页,突然蹭到某页边缘的锯齿状折痕——这是江蓝雪大学时期就惯用的暗号标记。案头那本《创伤心理学(第七版)》正摊开在"空间记忆与心理防御"章节,泛黄的书页间滑落半张活页纸,钢笔墨水洇开的字迹刺进眼帘:

"......创伤个体的空间标记行为往往具备双重性,既是对安全区的划定,亦是向特定对象发出的潜意识求救信号......"(摘自江蓝雪毕业论文《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地理投射现象》,导师用红笔批注:案例追踪需加强实证支撑)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论文附录里模糊的等高线草图,与此刻书页折痕复原的地图完美重叠。当年连大礼堂舞台上,江蓝雪编排的心理剧《坐标游戏》倏然浮现:女主角将童年秘密封存在图书馆旧书折页里,等待男主角破译那些用摩尔斯电码标注的书架编号。

"原来从那时候就开始练习了。"纪沉舟用紫外线笔扫过扉页插图,量子点在极光波段下显影出磁偏角参数。当冰岛地图与书本折痕复合投射在墙面的刹那,赫马岛海岸线犹如一道刚刚拆封的伤疤,蜿蜒着刺入北冰洋的漆黑之中。

半年未见了,我的女孩儿。

窗外,雷克雅未克的极光突然暴涨,像谁在天幕划亮火柴。

这六个月里,纪沉舟每月都会飞来雷克雅未克,他也清楚她的方位。只是,他没去找过她。赵斯诚说得对,她从来不是攀附的菟丝花,她需要的,是尊重、欣赏、责任与相互成就,而不只是索取、激情和自我。

不过,六个月了,想去看她的念头在他心里疯涨。

江蓝雪正在给实验培育的蓝雪花松土,试图让这种植物在冻土中存活。根据当前生长情况,植株存在开花希望。

灯塔铜门突然响起敲门声。开门后看见浑身落雪的比吉尔站在门外:"江博士,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我提前送补给过来。"他边说边抖落头顶积雪。

两人将物资搬进灯塔后,比吉尔匆匆离开——暴风雪将至,夜间过冰川缝隙区风险过高。

破冰船撞开赫马岛封冻的港湾时,正值极夜最深的时刻。纪沉舟踩着齐膝深的积雪,gps因磁暴失灵,手中只剩便携式光谱仪、纸质地图和书页上撕下的等高线。

雪地摩托在冰丘前抛锚,他徒步穿越最后五公里。防风镜结冰的瞬间,远处突然亮起沙漏状的光束——那是江蓝雪在顶层观测室调试新安装的光谱仪,无意中复刻了书中的插图。

赫马岛的夜像块浸透墨汁的绒布,江蓝雪攥着科考站标配的镇静剂发射枪抵住大门,驯鹿皮袄裹住的身形比半年前更单薄,眼尾红痣在应急灯下泛着血色。

"gps显示这里是无人区。"他举起冻僵的手,掌心躺着枚被冰碴包裹的蓝雪花标本。

"现在你看到有人了,你该庆幸北极熊在冬眠,"江蓝雪枪口下移三寸,瞄准他腰间卫星定位器,"你来做什么?"

纪沉舟突然扯开防寒服,心口那道蜈蚣状疤痕覆着薄霜:"带着这个,比gps更准。"他掏出便携式光谱仪,屏幕上跳动着与《孤岛灯塔》扉页插图完全一致的极光波段,"你书里藏着赫马岛的磁偏角,当我看不懂摩斯密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