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心迹
极光心迹
【心理学札记】
"当大脑自我修复的黄金期遇上特定频率的光波(比如极光韵律),那些冰封的创伤记忆会像冰块融化那样逐渐消散。这时若用温暖的光线和触觉建立安全感(比如重要之人的体温/气息),破碎的情感会重新拼合出新的形状——就像冰川裂缝里重新凝结的冰晶,曾经刺痛的裂痕,反而成了新生情感扎根的纹路。"(摘自江蓝雪诊疗手记)
北极星计划总部位于挪威特罗姆瑟港区,毗邻北极探险博物馆。
江蓝雪裹紧羊毛围巾走进大厅时,正看到埃里克对着满墙发光的脑部扫描图微笑。
"最新数据显示治疗效果提升了近六成。"他指着屏幕里流动的极光色波纹,"不过有些志愿者说看到冰川景象——恰好是去年格陵兰冰裂那天的极光数据。"
两人穿过由旧船用冷藏库改造的实验室群,江蓝雪注意到气密门上新增的挪威卫生局认证标识。她在第7号观察舱停步,透过双层防辐射玻璃看见志愿者莉娜正在操作新一代光频调节仪——那位因雪崩救援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士,此刻额前电极贴片正随着极光韵律明灭。
在顶楼环形会议室,全球专家正在视频里争论不休。"建议第二阶段实验加入地理变量,"江蓝雪放大斯瓦尔巴群岛的极夜模型,"当地居民常年接触的极光波长,可能使神经适应性产生阈值偏移。"来自加拿大的老年精神科医生突然插话:"我的冰岛对照组数据显示,长期暴露在天然极光下的渔民,其血清素转运体基因表达确实存在..."话未说完,南极科考站的视频信号突然切入,暴风雪中传来断断续续的呼喊:"麦克默多站的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需要光波参数..."
会议结束时,江蓝雪在落地窗前驻足。远处真实的极光正在夜空中流转,与室内模拟器投射的人造光带在雪原上交相辉映。
埃里克将热可可放在江蓝雪手边,杯口腾起的热气在落地窗上晕开薄雾。
"三天前收到新国国立大学睡眠医学中心的提案,他们想用冬季抑郁症的光疗舱改造极光模拟系统。"
"我想先做温带地区,带设备回母校做更大范围测试。"江蓝雪在触控屏划出新的光线组合,紫色光晕里泛起朝霞般的暖色,"我导师林德斯特罗姆教授那里有现成的志愿者团队。"
“对了,”江蓝雪忽然想起赫马岛的事情,“赫马岛那边……”
“行动调度部门已经在寻找合适人选,你可以安心开展研究。”埃里克拍拍她的肩膀,“我们研发出的便携式微型极光模拟器,正好适合你带过去。”
卑尔根距离特罗姆瑟800公里,飞机一个半小时就能到。江蓝雪从总部出来后,随即赶往机场,打算坐最近一班飞机去卑尔根。她需要让自己忙起来,才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感情上的事可比科学研究难多了。
她推着行李车快步穿过机场大理石地面,广播里挪威语混着英语的播报声在穹顶下回荡。落地窗外,一架红尾翼的航班正掠过雪山尖顶,在云层间撕开淡金色的裂隙。
手机在羽绒服口袋里震动第三下时,她才如梦初醒般翻找出来。接通的瞬间,兰心莹清亮的嗓音裹着八千公里外的风撞进耳膜:"蓝雪——"尾音拖得绵长,像她们学生时代挤在宿舍被窝里说悄悄话时的语调。江蓝雪靠坐在候机厅的蓝绒布座椅上,皮质扶手还残留着前位旅客的余温,她无意识用指尖描摹扶手上细小的裂纹,听见自己心跳在航空玻璃映出的雪山轮廓上咚咚回响。
"纪沉舟给我打电话了。"兰心莹说完停顿两秒,电话那头传来瓷杯轻叩桌面的脆响,像落在心尖的雨滴。
江蓝雪的心一颤,羽绒服袖口的绒毛蹭过发烫的耳垂,她将半张脸埋进羊毛围巾里,呼吸在羊绒经纬间凝成小片白雾,"他找你什么事?"
"当然是关于你了。"兰心莹轻笑时带着蜂蜜柚子茶般的甜润,江蓝雪几乎能想象好友蜷在飘窗垫上的模样,日光正吻过她珊瑚粉的指甲油,"他不明白你为什么会突然逃跑。"
"你不会大嘴巴的和他瞎说什么吧?"江蓝雪指尖骤然收紧,登机牌在掌心折出锐利的棱角。玻璃幕墙外,地勤人员正指挥着行李车拐过弯道,橡胶轮胎在积雪未消的跑道上碾出暗色轨迹。
"怎么能呢,"电话里传来织物摩挲的窸窣,像兰心莹在调整抱枕的位置,"不过,蓝雪,你有时间的话我们最好聊一聊。"
"现在可以,我在候机。"她低头盯着靴尖沾着的雪粒,看那些晶莹在暖气中化作深色圆点。自动贩卖机突然"咔嗒"吐出罐装咖啡,惊得她睫毛猛地颤动。
"你又要飞去哪里?"兰心莹声调陡然提高。
"你想和我聊什么?"江蓝雪转移话题时将围巾末端绕在食指上,羊绒勒出的淡红痕迹像枚褪色的戒指。远处正在除冰的飞机扬起细雪,在斜阳中织成碎钻般的帘幕。
"已经过去快十二个小时了,蓝雪,你现在心里怎么想的?"
江蓝雪擡眼看向窗外,稀薄的阳光像融化的黄油涂抹在玻璃上,她看见自己模糊的倒影与远山重叠。"不知道,很混乱。"羽绒服拉链随着深呼吸起伏,她将冰凉的手机贴住发烫的脸颊。记忆如潮水漫过,洞窟里硫磺气息突然涌进鼻腔,那种慌乱与燥热又出现在每一颗悦动的细胞之中。
"那我问你,感觉如何?喜不喜欢?"兰心莹放轻的声音像羽毛扫过心尖,候机厅的电子屏正跳转到新的航班信息,绿光映得江蓝雪瞳孔泛起涟漪。
江蓝雪马上泛红了脸,耳尖在围巾掩映下红得像玛瑙,手指绞着登机牌边缘的锯齿呐呐开口:"莹莹,你这让我怎么说。"
"实话实说呀,咱俩,你有什么可害羞的。"背后传来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像旧时光从记忆深处泛起的波纹。
她喜欢!这个认知如电流窜过后颈,江蓝雪慌乱间碰倒了矿泉水瓶。水珠顺着塑料瓶身滚落,在阳光下折射出细小的虹彩,就像纪沉舟低头时睫毛在眼下投出的那片颤动的阴影。江蓝雪老实回答:"我不后悔第一个男人是他。"
"那就是了。"兰心莹的笑叹裹着咖啡香气传来,候机厅忽然响起登机广播,挪威语婉转的尾音像雪山融水的潺潺,"你的身体已经给出了答案,现在你需要做的,是正视自己的感受。你说过,应该由现在来决定。"她特别加重的"现在"二字如同冰锥敲击岩壁,碎冰簌簌落进江蓝雪心底的深潭,"不管过去怎样、未来如何,都不要忽略自己'当时当下'的感受。"
"谢谢你,莹莹。"江蓝雪望着窗外开始滑行的飞机,引擎轰鸣震得胸腔发麻。她解开围巾时带起一阵雪松香的风,那是纪沉舟身上的气息,此刻正温柔地漫过每一寸泛起涟漪的回忆。
飞机降落在卑尔根时,峡湾正飘着冻雨。江蓝雪推着行李车穿过机场大厅,车上装有便携式极光仪的铝合金箱,箱体接缝处渗出的微光在积水地面上拖出星轨般的痕迹。
她叫了车直接到了大学南门云杉林旁的费勒斯兰酒店。木质三层小楼的外墙已褪成灰蓝色,大堂里永远飘着旧书和肉桂卷混杂的气息。墨绿色天鹅绒沙发扶手上,留着某届物理系学生刻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如今已被摩挲得泛起包浆。江蓝雪的房间在三楼最里面,碎花墙纸上浮着淡淡的水渍,形状恰似她当年贴在墙上的极光明信片轮廓。浴室的搪瓷浴缸需要侧身才能关紧龙头,窗台上摆着褪色的捕梦网。推开橡木窗,正对着大学植物园那丛她曾偷摘过浆果的接骨木。餐厅保留着用粉笔写当日菜单的小黑板,厨师玛格丽特奶奶的蓝莓松饼配方十五年没变。一切都是记忆中的模样。
江蓝雪拖着铝合金箱敲开办公室门时,林德斯特罗姆教授正在给盆栽修剪枯叶。老人转身眼镜滑到鼻尖:"我的小姑娘!"他张开双臂抱了抱学生,手指沾着的苔藓碎屑落在她肩头。
"设备改良得很成功。"江蓝雪打开箱盖,微型极光仪正流淌着雾紫色光晕。
"我们刚通过伦理审查,"老教授拿起微型极光仪仔细看了一阵,"从退役军人、车祸幸存者和自然灾害亲历者中筛选了138名ptsd患者。这些细节明天再说,现在去我家吃晚餐。"
刚到教授家门前,木门就从里面打开了。师母玛尔塔围着蓝莓图案的围裙站在门口,银发用玳瑁梳子绾得一丝不茍。"总算等到你!"她伸手把江蓝雪揽进玄关,带着鱼露味的手掌轻轻拍了拍她的脸颊。
客厅壁炉边摆着铸铁炖锅,驯鹿肉汤的香气混着月桂叶在翻腾。玛尔塔变魔术似的端出焦糖色华夫饼:"先垫垫肚子。"
教授从地下室搬来蓝莓酒,瓶身贴着江蓝雪博士毕业典礼的纪念贴纸。三人围坐在磨白的松木餐桌边,主菜是整条焗烤三文鱼,鱼腹里塞着江蓝雪从前最爱偷吃的莳萝土豆泥。教授讲起她当年在实验室的糗事时,玛尔塔正用银叉子把最大块的鱼腩拨进她盘里。
甜点是覆盆子慕斯配现摘的薄荷叶,盛在江蓝雪学生时期手作的粗陶碗里。暮色透过蕾丝窗帘漫进来,教授的老花镜滑到鼻尖,玛尔塔哼着山妖小调在擦盘子——这一刻仿佛她从未离开过这个飘着肉桂香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