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分别
“好,没问题。”埃文回答的很干脆,然而气得周若一想把桌上的键盘砸他,“好?好什么好?你凭什么就觉得我打不出来?你小瞧谁?你以为我打不过你是吧?”
能不能赢埃文是周若一的炸点,百试百中。
“你不打职业,怎么有机会赢我呢?”埃文作为情绪稳定的一方,更善于找到谈话的关键点。
周若一不说话了,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埃文停了停又接着道:“你的天赋绝对在塔内罗之上,再拿些青少年成绩申请美国大学很容易的,不打的话,真的太可惜了,你如果走职业路线很有希望拿大满贯的,第一个亚洲男单大满贯冠军,肯定能进名人堂。”
他向周若一描绘着未来的美好图景,其实boris也说过这话,对此周若一嗤之以鼻:“你又是哪里来的预言家,就能知道我申请美国大学容易?我要读就读名校,哪里容易了?还大满贯,我要是拿不到,你赔一个给我吗?”
赔一个大满贯当然不可能,埃文自己能不能拿到大满贯都很难说,天才少年多得是,大部分都像流星一样划过,巡回赛里多的是排名几百大的前天才少年选手。这下埃文无可应答。
“其实,我就是想巡回赛里能有你,我们能继续一起比赛吧。”埃文忽然放低了声音,来了这么一句。
这话因为要素极为简单而显得真诚,提炼下就是想和你继续做对手。但不知道怎么的,周若一竟然神奇的被这句话安抚到了满心的烦躁。
他感觉自己脸上在发烫,飞快的看了埃文一眼,小声挪开目光道:“到时候被我打败可别后悔今天说的话。”
埃文揉了揉他脑袋,哭笑不得道:“在你心里就把我想的那么虚伪吗?我们俩在职业赛场上都没打过,谁赢谁输还不知道呢。”
“再说,你在这里已经待了四年,朋友都在这边,突然回去就会跟我们失散,我听说中国不能用ins?”
周若一眨眨眼睛,谁们失散?这种网球训练学校随时都有人离开,因为没钱、因为受伤、因为放弃这条路,算不上失散吧?不过他感到自己脸上有些烫,怕脸红被看出来,立刻装作很凶的对埃文道:“谁告诉你中国不能用的ins的?你是不是还以为中国都没有汽车?”并且十分敏捷的跳开,不给埃文揉他脑袋的机会。
不过,不管怎样,最终周若一留在了波尔网球学校,开始通过青少年比赛拿到成年比赛的外卡转战职业赛场,家里有帮他请了一位远程的家庭教师辅导sat考试的做题——终归东亚的家长对于考试是有执念的。
周若一由于青少年组排名一直在前十,ibd又是很有能量的大经纪公司,经常能够获得希望赛甚至挑战赛正赛的外卡,他第一次获得一站美国的硬地75k外卡的时候,埃文带他参观球场——他去年就来参加过,并且闯入了四强。
这是周若一第一次打高级别挑战赛,明明看什么都很新奇,却又装作见惯的样子目不斜视,不经意的问道:“我这个半区的人你是不是很多都认识,他们发球凶吗?接发站位要往后撤吗?”
夕阳下,埃文的金发和浅浅的阳光似乎融为了一体,周若一看着忽然觉得特别可靠,即使这个人也终将是对手,他有种怕打得不好被喜欢的人瞧不起的忐忑:“我不会接不住他们的球被送两个蛋吧?”
林荫道上绿伞如盖,埃文笑着跃起手够到一片树叶,扒拉下来送给周若一,很有诚意的保证:“不会,你每盘至少能保发1次再输掉。”
“……”周若一虽然不高兴他笃定自己会输,但是自己没打过高级别挑战赛毕竟心虚,将信将疑道:“真这么厉害?可你去年都打到四强了,四场比赛你一共被也只被破发了6次,不过好像你抢七都赢了……”
埃文见他认真忍不住哈哈大笑:“因为你还是小孩子!这是大人参加的比赛。”说着又揉了揉周若一的脑袋,周若一的头发黑而细软,埃文觉得手感很好,很像小时候养的那只奶牛猫。
气得周若一抄起树叶砸他:“什么大人,你也不过是个去年还在打青少年比赛的小孩。”
少年人的精力总是充沛的,明明每天都有繁重的训练和比赛,然而就这么一起走了短短的一段路,又可以你追我赶的嬉闹起来,笑声穿透昏暗的暮色,将周遭的一切点亮。
当然了,周若一的男单首轮还是输掉了,2-63-6,倒是比埃文说的多保发了一局,虽然15岁的年龄在高级别挑战赛里输球实属正常,但这还是令周若一十分沮丧,埋怨是埃文没有给他讲清楚对手的技术特点,他对于对手的上旋球很不适应。
其实这真的是冤枉埃文了,他已经全面转入巡回赛,和周若一的参赛步伐并不一致,但是在参赛的间隙,他还是会关注周若一参加的赛事,跟他复盘输掉的比赛,发一些他认为有价值的顶级球员的比赛视频给周若一,分享一些他在巡回赛里的经验,偶尔也吐槽一些不靠谱的赛事主办方,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令周若一时时对巡回赛产生极度的憧憬。
周若一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排名稳步提升,他是典型的快速灵气打法的技术流,青少年比赛大家技术都很粗糙,基本上做好发球和接发球就很不错了,所以周若一的青少年世界排名一直在前三,拿了好几个青少年男单大满贯,在中国国内喜欢他的球迷把他捧成了下一代天神,各种史上最佳都已经帮他预定好了。而不喜欢他的球迷也不在少数,除了他常年在国外训练比赛,还没有代表国家队出战过,体能也一直是他的桎梏,周黑的论调包括诸如这种打一站恨不得要歇两站的体质不可能成大器,局限于双打,又比如一点意志品质都没有,就不能坚持下吗?
但不管怎样,周若一在成年之前排名已经来到131位,并且爆冷拿到一个atp250的冠军,这刷新了国内的记录,本来前途一片大好,各种赞助商纷至沓来,但此时他面临着是否先去上大学的选择,他凭借出色的网球成绩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offer,但是他这会是真的有点后悔,哥大并不像国内的名校,对于为省里做过卓越贡献的运动员保送后在出勤率上予以照顾,那是实打实不可以缺课的,周若一一年就那么3个月能参赛,排名必定大幅下滑不说,四年后他的状态是个什么光景可没人能保证。
所以ibd的团队、教练、长期合作的赞助商都极力劝说他放弃offer,甚至省体育局的领导也游说了他的父母,说只要明年全运会能拿成绩,保送国内985肯定没问题,把他父母也说动了。
不过最终这年秋天,周若一还是前往哥大入学,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专业,倒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是他在5月的法网资格赛中前十字韧带严重撕裂,这个伤就算康复需要漫长的时间,他就不去念书也要远离赛场很久,命运无意中替他做出了选择,周若一整个人都是懵的,做完手术后好几天他都存在不真实的感觉。
埃文正在打法网,每场比赛打完后他都会给周若一发消息,其实周若一在北京的医院里一直在关注法网,但是屏幕上的文字和画面他有时候一盯着就是十几分钟,完全的走神,好像看另一个世界一般。
每当这个时候,他的父母都会悄悄的出去,把空间留给他。而周若一也是在这时候才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多热爱网球,他一定要回到赛场。
大学四年的时间,周若一都在平时疯狂修学分和训练,寒暑假疯狂参加希望赛和挑战赛的切换中度过,所幸他经纪公司给力,还帮他争取到一次迈阿密大师赛的外卡,他每年靠着三个月打球挣分,居然也维持着300多的排名。
而在这四年间,埃文完全没有辜负天才少年的名头,20岁就闯入前二十,21岁首进前十,然后就没有掉出来过,23岁首次大满贯冠军,然后今年的澳网又再次卫冕。
周若一很低调的回归巡回赛,ibd给他争取了两次外卡,其他的就靠他自己了,网坛不缺天才少年,22岁的他还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谁也说不准。
好在他青少年时期一直在西班牙训练,很擅长红土,回归的时候正值红土赛季,连续拿了两个挑战赛冠军后,已经逐步开始参加巡回赛的资格赛了。
很多球员并不愿意去南美的比赛,因为路途遥远气候不适应,而且南美的比赛并不像北美、亚洲、欧洲是连成一个系列赛季的,球员可以参加完一个比赛后很容易就去到另一个比赛,而像里约热内卢公开赛这种级别不高,又没有可串联的赛事,除了南美本土球员就少有其他大牌球员参加。
理所当然,周若一策略性的报名了资格赛,如果挤在欧洲的话以他目前241的排名完全排不进。然而,在开赛前两周,埃文突然间申请了外卡,以他目前世界排名第二的身份,一年只能参加2次250级别的赛事,一般球员都会选择自己国家举办的或者自己曾经拿过冠军的赛事,但是里约公开赛都不符合。主办方在喜出望外呆若木鸡下立刻开始铺天盖地的宣传。
******我是分割线
网球小tip:网球的场地分为硬地、红土、草地三大类型,小比赛还有沙地、地毯,不过都非主流。硬地的比赛最多,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比赛基本都是硬地,欧洲也有一部分室内的硬地,红土则分布在欧洲和南美,草地比较少,基本都在英国和德国。
周若一参加的硬地75k,是美国常见的挑战赛,挑战赛比希望赛级别高,是atp主办的,冠军可以拿到75分,亚军44分,每一轮都有对应的分数~
除了希望赛、挑战赛,真正的职业球员会活跃在巡回赛中,上面提到的250就是巡回赛里级别最低的一种,冠军可以拿到250分,在它上面还有500、1000赛事,以此类推,冠军可以获得500、1000分,1000赛大部分是强制参赛的。
强制参赛的意思是,一个球员的世界排名是根据他参加的18个赛事的得分加起来的,当然一个人大概率1年不会只参加18个比赛,原则上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来计入,但是有些比赛属于强制的,比如四大满贯,比如一些1000赛,不参加也会计入0分,低级别赛事得分再多也不能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