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风云激荡
“县城太小了,小到已经开始禁锢我的手脚,我打算拿着500万,去闯闯五光十色的申城。”“哥,咱们的步子迈得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吴松发出了跟白晓曼相同的疑问,提及陈海峰离去不久,电视台又一次插播了临时新闻,新闻的内容正是雷庞被捕的消息。
由于雷庞指挥他人对竞争对手的公司进行恶意破坏,警局局长雷震天大公无私,亲手带队将雷庞抓回警局进行审问。
得到这个消息,雷庞控股的银行再一次出现了挤兑风潮
银行老板被捕入狱,银行少的可怜的信用,顿时间瓦解的烟消云散。
大批储户已经将银行团团围住,就算雷庞最后能够走出警局,等待他的也只有破产一条路。
雷庞破产,县城的首富就将移位到陈海峰身上。
成为县城首富,陈海峰要做许多事情,所有事情都等着他主持大局。
现如今,陈海峰要拿500万巨款去申城发展,貌似有些主次不分。
当然,以吴松的聪明,没有将话说的这么直接,只是婉转的规劝陈海峰。
想去申城发展,以后有的是机会,还是先守好自己的基本盘。
“吴松,你说这些事情我何尝不明白,可现在时不我待。”
陈海峰早已经想好说辞,说道:“老人家的讲话,会在短时间内引起轩然大波,到那个时候,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申城,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外资企业,申城的商业竞争将会变得比现在激烈百倍千倍,谁能在第一时间抢占先机,就能在接下来的商场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哥,你为什么这么担心外资呢?就是因为雷庞和洋人成立的那家银行吗?”
“兄弟,哥给你说句实话,洋人的那些骚操作,你吃饭做梦都想不出来。”
陈海峰拍拍吴松的肩膀,说道:“咱们国家的企业,最重要的部门分别是财务和市场部,而在外国人的企业当中,最为重要的不仅仅是这两个部门,还有战略企划部以及公共关系部。”
“战略企划部公共关系部,这是什么部门?”
吴松绞尽脑汁的想了一会儿,也想不出这两个部门是干什么的。
毕竟,时代的眼光局限住了吴松,无法了解外资企业有多么的恐怖。
“所谓的战略企划部,就和情报部差不多,用我们国内的话说就是智能团。”
紧接着,陈海峰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吴松讲述什么是战略企划部,什么又是公共关系部。
战略企划部,在国外又被称之为智库。
凡在国外拥有一点名气的企业,都会拥有自己的战略企划部,里边聚集的大量名校毕业的高材生。
任务是分析政策,透过政策来为企业的下一步经营发展出谋划策。
至于公共关系部,其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谈判。
论起商业谈判,国内这些新兴企业,别说是和国外企业交手,就连港台那边也是多有不如。
靠着这两个部门的协助,改革之初,被吞并的国企不计其数。
陈海峰至今记得,前世自己读高校mba总裁班时,对于早期外资介入有着深刻的了解,并以此写下了自己的结业论文。
如果时间线没有推动,再过两年,全球最大的两家可乐集团,将会以合资的方式先后与国内多家大型饮料公司达成合作,再然后,以各种方式增加股份。
当他们的股权达到绝对控股权时,这帮家伙的獠牙也就露了出来,以雪藏打压的方式将国内饮料品牌深埋地下。
用这些公司的销售网络以及生产设备,大规模生产自己的饮料。
这一战,被后世的商界称之为水淹七军。
陈海峰对此事唏嘘不已,自那以后,国内的饮料企业只能跟在这两家大型饮料集团后面出一些残羹剩饭。
整个饮料市场,几乎全都被这两家企业垄断,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70%。
哪怕陈海峰站在商界点巅峰,也无法和这两家大型国际饮料集团相抗衡。
窥一斑而知全豹,饮料行业是这样,其他的行业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吴松似懂非懂的听完了陈海峰的这番话,说道:“哥,虽然我不是很明白,但你既然已经下定决心,不管你去哪我都会跟着你的。”
“好兄弟,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这次去申城,陈海峰并不打算带过多的人过去,吴松便是其中之一。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安排好吴松需要负责的事情,陈海峰接下来又先后见了白小伟,韩为民等人,分别嘱咐他们在自己不在县城的时候,固守好所需负责的产业。
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几人可以凑在一起共同商议,要是还商议不出个结果,去申城直接找陈海峰。
花了一段不短的时间,陈海峰向众人交代了所要做的事情。
接下来,陈海峰的工作重心,全部转移到了即将进军的申城。
此时的国内商界,正在刮两股风,第一股风便是招商引资,大量的外资企业源源不断地被招商到了国内。
而第二股风便是企业改制。
许多企业因为设备老旧,观念陈腐,很难应对现代市场的冲击,纷纷跟那些外资企业进行联姻。
引入外国资金以及管理技术,试图令企业重新焕发生机。
陈海峰这回进军申城,切入点便是后者。
他打算在申城内寻找一间老牌的国有企业,为这间企业注入资金,拥有起码一半的控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