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捐款天大的好心人
第56章捐款天大的好心人
黄河,是华夏的母亲河。
当你站在黄河边,看着那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心中震撼与感动,着实难以用普通的语言去描述。
这时或许应该借用古人的才华咏出那句:“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这是谁的诗?”
官九誉收回眺望黄河的目光,微微测头看向宋青燃,笑着回答他:“是王安石的《黄河》,词意虽不好,但把黄河的磅礴气势表达的淋漓尽致,我很喜欢。”
“词意不好?”
“对啊,诗的下半阙是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这是一首描述黄河决堤,数千里百姓流离失所的诗。”
“那是不太好。”
宋青燃趴在护栏上,望河兴叹:“唉,和黄河有关的诗我这会儿就只能想起一首小学生都会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感觉这十几年书都白读了。”
“没白读,越耳熟能详的诗越好,要不怎么能流传千古呢。”官九誉伸手摸他的头毛,做作的安慰。
宋青燃低头保护发型,绕开他的手,擡头,正准备说什么,另一道声音用贱兮兮的口吻插了进来。
“嘿,一会儿没见,你们两个还拽上诗文了。文化人啊,要不要再深入阐述一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啊?”
两人同时回头,迎面走来的人是身上水汽未干的林士乘。
坐羊筏子跨t越黄河,大家伙的衣服都湿透了,到了岸就各自去梳洗换衣。
林士乘自认他收拾速度挺快的,没想到还有更快的。出来看到官九誉和宋青燃在聊天,他想都没想就走过去,结果半道就听见了他们俩在那念诗。
哎哟喂,这酸了吧唧的,他立时就听不下去了。
“干嘛?我来了就都不说话了?再念两句我听听?”
官九誉看他那样儿,啧啧摇头:“文盲。”
林士乘那个暴脾气,当场就要炸了。
“不好了!不好了!出事啦!”
不是,他们还没打起来呢。
潜意识闪过这句话后,众人才注意到上面那句话是高举着手机跑过来的路蟠喊的。
“发生什么了?谁受伤了吗?”
“不是不是!快看热搜!”
热搜?他们节目组不是三天两头上热搜吗?用得着这么大惊小怪?
“不是、不是我们。”路蟠跑急了,微微有些岔气:“是,是林士乘老家,台风,下大雨,城区都被淹了。”
林士乘初听没怎么当回事。
南边沿海城市每年都得来上几个台风,淹上几次街道。
说实话,本地人都习惯了,并不像外地人想象的那样如临大敌。
每次有台风预告,大家都会按着往年的经验备好食水和备用电源。到了台风正式过境的那两天,好好关好门窗待在家里,等台风过去,没两天街上的水就能退个干净。
除了一小部分财产受损的群众,大部分人都是之前日子怎么过,之后就照样过,并不为台风所动。
本来这次也是一样的。
但是这次倒霉就倒霉在台风赶上了特大潮期,大潮会使海水倒灌,而台风裹挟来的降水量又超出原本预期,水库预泄洪的量不够,很快就达到了泄洪警戒线。
放闸泄洪,水库水位需要高于最高潮的水位,否则排水反而会加剧海水倒灌。
这时候如果上游来水量充足,让水位再上涨一些也可以排。却又偏偏没有,上游水量正常。
总是差一点超不过最高潮水位,水库不敢轻易放闸排水。
可不排水,大雨不停,水位线一直上涨水库又有决口的风险。
所以在水库坚持不住之前,政府下达了水库下游的居民进行紧急转移避难的命令,连夜转移的已经有十万人次,目前还在持续转移中。
或许是昨夜兵荒马乱的忙着转移,又或者是台风干扰了当地信号,发生重大台风灾害的事在今早才在网上热度上升,等路蟠看见时,为灾区祈福的评论区才几十万人。
路蟠放出自己刷到的新闻报道,刚播了个开头,林士乘就脸色大变,像第一次使用自己的双手一样慌乱地在身上寻找手机。
手机呢?他手机呢!
“用我的,我有留阿姨的电话!”官九誉喊着,飞快地打开了通讯录按下了拨通键,放到了林士乘的耳边。
林士乘赶紧接过来,连道谢的话都忘了说,屏着气,焦急不安地等着电话接通。
“喂,九誉吗?”电话那头传来的女声声音平静。
“妈,是我!”林士乘声音倒是有些颤抖。
“啊呀,儿子,是你啊,你怎么拿九誉手机打电话啊?你自己手机呢?”
“我手机没找到。”这不是重点。
“妈,家里发大水你怎么不打电话和我说啊!”
“嗯?你知道家里刮台风啦?没事,我们家住高楼,水淹不到我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