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退与进 - 2024牛市日记 - 子水方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2024牛市日记 >

第56章退与进

2024年12月5日,周四。

昨天晚上玄学炒股被点名批评,登上热搜,两个七板的高标漳州与葫芦娃双双被按在地板上。市场最高板9连板的桂发开盘安详地躺在地板上。

单从竞价结束的开盘来看,今天是很有可能走退潮的。

可昨天晚上突发利好的ai应用板块开盘便全面大爆发,openai官宣重磅直播计划,将进行持续12天的发布会。本应该面临退潮的节点,瞬间市场情绪回暖,而后机器人板块再度加强,迎来批量首板爆发。

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小幅上涨,截止收盘,沪指涨0.13%,收报3368.86点;深证成指涨0.29%,收报10634.49点;创业板指涨0.36%,收报2221.46点。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超过1.5万亿元,较昨日萎缩约1600亿。

行业板块多数收涨,文化传媒、游戏、教育、互联网服务、软件开发等tmt赛道集体大涨,贵金属、食品饮料、采掘行业跌幅居前。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3800只,涨停股票数量超过100只。

从最直观的数据来看,今天指数收阳,上涨家数与涨停家数明显增多,跌停家数减少,那么就是一个妥妥的情绪修复表现。

可是从市场的高标来看,9连板的桂发一字板全天按死跌停,两个7连板的玄学高标开盘猝死,剩下的一鸣全天大烂板勉强晋级8连板。从这个维度来看,连板高度被压制,是妥妥的一个退潮信号。

总的来说,全天的市场表现为:连板高标局部退潮,市场情绪强修复,大盘维持稳定走势。

从题材来看,由于桂发一字跌停所带来的负反馈,大消费今天整体表现不佳,可市场最高版还是食品饮料的一鸣,日内也有新发酵的首板。总体来看,大浪费全天面临大分歧,但不能认定已经完全被市场抛弃,仍处于当下市场的主舞台之内。

机器人板块再度走强,前排核心基本在走加速,市场已经很长时间没出现过这么有持续性并有强度的题材了,因此也有人已经认定机器人是市场的主线了。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至少也能算是市场的主线之一。

今天爆发的ai应用再次把人工智能板块拉回主舞台上,按日内的表现来看,有望后续持续走强甚至与机器人争夺市场的主线地位。

市场的炒作风格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从之前的题材轮动炒作过渡为主线题材炒作的阶段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市场并没有明确的主线,炒作的风格也是各有差异。

回想之前双成药业、海能达、常山北明时期,那时候市场以炒作妖股为主旋律,资金更青睐于抱团,所以并不太注重板块效应。除了几大妖股的抱团,溢出的资金选择了各板块龙头的抱团,什么半导体,低空经济,光伏等大科技都各自有一个带头大哥持续走强,抱团风格偏好于容量核心票。那时候只需要坚定拿好人气妖股,就能带来惊人的收益。

随着几大抱团妖股的瓦解,市场进入了反制的主旋律,国产替代登上主舞台,伴随的是什么稀土种业等过渡性题材。那时候的市场虽说国产替代是众望所归的主线,但并没有走成主线该有的风格。市场的偏好还是以容量票为核心,以趋势票为核心,长城、中软、卫通一个接着一个短暂性引领市场,后者的什么曙光、中兴、联通等也有资金尝试模仿的影子。这个阶段没有上一个阶段那么简单暴利,容量核心票持续走强的时间逐步递减,需要快速且敏锐的无缝切换才能享受丰厚的利润。

之后随着机构举报游资这种小作文的发酵,市场开始打击妖股炒作,市场进入了大退潮期。大盘逐渐走弱,成交量逐步萎靡,市场炒作风格偏好于连板小票。大千、粤桂这些连板小票率先挑战监管,逐步成为市场龙头,这二者的表现明显比同期的容量抱团票有研、而泰走得强势。

那时的市场并没有一家独大的题材,其热门题材有由有研发酵出来的固态电池、由粤桂发酵出来的化工、由日出发酵出来的东方系、由东方精工发酵出来的机器人以及由消息发酵出来的ai应用。这些题材整体呈现着轮动的走势,谁也无法战胜谁,直到一起退潮。那时候的市场风格偏好于了连板小票抱团,前排动不动就是一字板加速,板块内的容量票都没有什么动静,踏空的资金又看不到什么主线的希望,并没有进一步挖掘的欲望,更青睐于其他新题材,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那个阶段资金偏好于断板反包,反包过后动不动就是连续的一字加速。

一直持续到退潮,新起来的谷子经济、大消费接替了市场,从现在来看这更像是一个过渡小周期。

在大消费板块上开始呈现了久违的主线炒作风格,既能满足主板做主升期的偏好也能满足20厘米套利的欲望,既有完整的连板梯队满足打板客的念想,也有容量趋势大票满足波段选手的需求,还有源源不断的首板给了潜伏者惊喜。

而后起之秀的机器人,在从一开始的被质疑一步步地走强,继承了这种市场主线炒作的风格,目前俨然已经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按现在的市场风格来看,已经回到过去的主线模式,那么如果接下来人工智能板块持续走强,大概率也会继承这种炒作风格。

主线炒作风格有明确的龙头与中军之分,更会有不断的补涨龙浮出水面,题材更有持续性,延续的周期更长,就算是龙头倒下也不会一下子全面退潮,会出现源源不断的补涨者,有望延续题材的生命。

一旦市场进入了这种炒作风格,那么就应该放弃掉那些经不起风浪的小题材,龙头一旦买不进去,可以适当做后排的套利与补涨,或者拥抱趋势容量票。

当然,这仅仅是后知后觉者的总结。至于目前机器人、大消费、人工智能这些热门题材他们各自的内部已经具体到达了哪一个阶段,更应该采取哪一种策略,则完全需要考虑各人的能力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