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惧于孙氏的淫威只好将相濡以沫的小兄妹俩分开
刘振庸原本想要做成一桩好事,将师兄的两个遗孤收养下来,这不但报答了师兄往昔对自己的恩情,同时也圆了自己身后无嗣的缺憾。所以,当他看了老友陈浩然的信后,喜上眉梢,乐不可支,也没跟妻子孙氏商量一下(当时他在黑龙江邮轮上歇暑,而她留在家中,两人根本没机会谋面),就即刻回信答应将两个没爹娘的孩子收养下来,并指派他的一个贴身家仆——也是他事业上的一个得力助手——许昌去龙口发货的当儿,顺便将两个孩子带回来。刘振庸歇暑归来一踏进家门,就像报告一桩好消息似的对妻子孙氏说:
老伴儿啊,这回好了,从今往后咱俩再不用愁了!
孙氏莫名其妙地瞥了他一眼,接过女佣送上来的茶水漱了漱口吐掉,用麻纱手帕揩了下嘴道:
啥事?乐得你那张老嘴都合不上了。
好事,好事,顶大的好事!
那你就快说,别总在闷葫芦里摇!
刘振庸把大烟枪往烟盘里一搁,稍欠起点身来说:
俺师兄你晓得吧?
晓得,不就是那个送咱到庄口大道上,还把自己的一双鞋脱给你的那个老乡亲嘛,他咋了?
唉,好人无长寿哇!前年他走了,在这之前师嫂就没了。
噢,他一家子够惨的啦!
刘点了点头:他那几个孩子,大的都有了出处,就剩俩小的,一男一女,还没着落。
既然他爹活着的时候待你好过,你受恩不忘,就资助他们两个吧。
不用。
不用就算了,那你还跟俺叨咕个啥?
你没明白俺的意思。
啥意思?
俺答应把这俩孩子接过来由咱们收养。
什么什么,接过来?收养?
是啊,咱正好身下无子,把他们接过来,既有子又有女,全了!这样的好事上哪去找?
听他这么说,孙氏的脸瞬间沉了下来:你把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是啊。
也没想到跟俺商量商量?
商量什么呀,天上掉馅饼的事,人一辈子能遇上几回呀!俺已吩咐许昌去龙口发货时顺便将这俩孩子带过来。
这么大的事你一个人就做主了?
俺想你也会愿意的。
你咋知道俺愿意?
咱刘家没接香火的人你不是也整天着急嘛?
可俺也没想让别人家的孩子来接啊!
这是俺大师兄的后,俺跟他们有缘分。
你是这么想的?
对。
那好吧,你就这么做吧,俺管不了你!说着站起来,一转身走了出去。
刘振庸的这袋烟还没抽完,就见孙氏的一个贴身丫头惊慌失措地跑来大呼:不好了,老爷!太太不想活了,正拿着裤带找挂钩上吊呢!
刘振庸一听吃惊不小,一打挺溜下烟床,鞋也没来得及穿,就在丫头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往太太房里跑去,到了门口,只见房门紧闭,孙氏在屋里呼天抢地地大哭,刘推了下门,门在里边反扣着。
老伴儿,快开门!咱老公母俩风风雨雨过了这么多年了,有啥过不去的?你开开门,让俺进去,咱有话好好说。刘央求道。
给你开门?呸,想得好?你就等着给俺收尸吧。
别,别,你可别这样啊,好老伴儿……
这时,只听屋里“哐啷”一声响,一块窗玻璃被砸了个粉碎,刘振庸趴门缝往里一瞅,更是急得火烧火燎,原来孙氏将裤带挂在了窗棂上正结扣儿。
你们都站在这干啥?刘一转身对围在他身后的男女家仆们气急败坏地嚷道:她就要往脖子上挂绳了,你们还不快想法儿把她救下来啊!
听主人这么一说,仆人堆儿里即刻炸了营,有几个身子骨结实的男仆冲上前来对着门扇猛撞,但门造得牢固,纹丝儿没动。
快呀!快呀!你们快想法儿进去救她呀,再耽搁会儿她就挂上了!刘跳着脚喊。
正在人们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听一男仆在人堆里说:这里进不去从外面窗户进。
就是嘛!
醒悟过来的人群呼啦一下涌进了院子。当人们砸开窗户跳进屋里,孙氏早已把头伸进裤带做成的绳套,并将脚下的凳子蹬翻,也不知是匆忙中的失误,还是有意这样做,反正散开的裤带有三分之二的宽度兜在了下巴上,正因如此,被众人解救下来的孙氏,没过多久就恢复了知觉。
她一边打着嗝窦一边对刘说:你救俺做啥呀!俺无能,没能给你养后,就叫俺去死吧,这样你想咋整咋整,随你的便!
刘振庸悔愧交加地摇着头说:天爷!你可把俺给吓死了,多亏老天长眼,没把你送阎王爷那里去。就这样吧,你不愿收养,俺也不勉强,等他们来了再另做安排吧。
听男人这么一说,孙氏的眼神亮了起来,那一声接一声的嗝窦也不打了。
照常理儿,身下无后收养个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是不可以的,自古到今,上至高官贵戚,下到黎民百姓,这样做的人家举不胜举,为啥她孙氏偏偏不愿这样做呢?其实事情并非如此。为了生孩子她啥法儿都想过了:吃药打针,烧香拜佛……当盼子无望,她也曾想过从旁人那里收养一个,只是她的目标盯在了自己兄弟姊妹们的孩子身上,她觉得这样既圆了她刘家无后的梦,还做到了肥水不外流。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刘振庸,没想到刘竟会竭力反对:
收养谁家的也不收养你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