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离开让她心中流血的边疆小镇落脚哈尔滨 - 艰辛而苦涩 - 麟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艰辛而苦涩 >

第32章离开让她心中流血的边疆小镇落脚哈尔滨

岁月如流,却怎也抹不去往昔留在三姑心中的烙印,清晨起来只要一眼望见那滔滔奔流不息的黑龙江水,毛占魁饮弹倒下的身影就会即刻闪现在三姑的眼前,她凄苦、忧伤、悔恨、彷徨,一整天什么事情也不做,在茅草丛生的江边长时间的踯躅留连。新的家庭虽然建立起来了,但在这里却感受不到丝毫的欢乐。这一切不但家里人知晓,就连小镇的居民都无人不知。我娶的是自己的媳妇还是人家的媳妇?是自己的为啥她心里还总想着别人!

孙近亭常常当着众人的面大发雷霆。孙氏不乐意,却也无奈。这里最为她感到揪心的还是杨彬雅:

这样下去会毁了她的。

刘振庸愁眉不展:那咋整?

杨提议:让她离开这里到别处去。

刘一愣:到别处去?

是的,见不到往日那些熟悉的人和环境,她的心情就会慢慢地平静下来。

能吗?

我想能!

刘振庸有些舍不得,但为了治愈三姑的心病,他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离开这里换换环境好吗?杨彬雅征求三姑的意见。

这正中她下怀:好的。

你想去哪儿?

三姑想了想:还是去哈尔滨吧。

是去投奔你哥嫂?

三姑点了点头。

刘振庸是很高兴的,这不仅有她的胞兄做依靠,而且他的事业也早已渗透到了那里,著名的义昌泰火磨就有他的半壁江山,位于中央大街的中华商场(解放后改叫妇女儿童商店)和位于电车街的大白楼商场,也都有他的参股,他巴不得能有一个至亲至爱的人去那里为自己经管。在送三姑启程的时候,他握着三姑的手泪流满面:

爹老了,没几天活头了,俺把底儿交给你,俺死后,除这里给你留一片山林外,那边的一切也都归你,听清楚了吗?

三姑点了点头,坐在她一旁的孙近亭又险些乐晕了头。三姑跟杨彬雅脸贴脸拥抱了很久很久,最后洒泪而别。孙氏原打算要跟去的,但又舍不得围在她近旁的那些娘家亲,末了还是决定留下来,但嘱咐说:

你们到那安家得给俺留出间屋来,俺说不定啥时就会去你们那住。

放心吧,娘,俺会时刻想着您老人家的。

自从跟三姑结了婚以后,孙近亭便改姨叫娘了。

三姑对哈尔滨这座城市并不生疏,这不单单是她从前曾数次光顾过这里,更主要的是它本身所具有的那些素质、风格和生活习惯。人所共知,哈尔滨是一座具有异国风情的城市,它之所以被世人称作“东方的小巴黎或莫斯科”,是因为这里的城市建筑与那些国际名城有许多相似之处。你走在街上,到处可见具有西方代表性的哥特式、巴罗克式、复兴式及新古典式的建筑,除此以外,那用方石铺就的马路纵横交错,西式马车走在上边,会发出清脆悦耳的“橐橐”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还高高耸立着数座造型别致的天主、基督、犹太和俄罗斯东正教堂,每到清晨日出或夜幕即将降临的时候,都会敲响挂在顶楼上的悬钟,那悠扬的钟声飘荡在城市的上空,此起彼伏,十分悦耳。这里居住着众多的外国侨民,他们大多是白皮肤,黄头发,高鼻梁,蓝眼睛。一到假日便携家带口乘船渡过穿城而过的松花江,去被命名为“太阳岛”的别墅区消暑歇假。三姑从小就在杨彬雅的熏陶和引导下,读了许多西欧和俄罗斯的文学名著,又多次跨国经商,所以对这里的一切早已是耳濡目染、熟稔异常的了。

在这座城市里,除了居住着我父母以外,还有她的同窗和最要好的朋友张凤,她是几年前随丈夫来这里的,其夫是警察局的一位要员,家住南岗区的一座豪宅,据说是张父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女儿的。沈阳一别虽已相隔十余年,可她们之间的友谊却依旧源远流长。三姑的到来,受到我父母的热情欢迎,她在我家住了数日之后,便四处寻觅着买房子,可看了几处都不理想,不是太豪华了就是周围的环境太嘈杂了。三姑不在乎钱多少,只是不想招摇,她希望能有一个清静幽雅的住处,房子可稍小点,但必须有个院。可这里拥有这种条件的地方却不很多,最后还是张凤托丈夫在道里经纬头道街找到了一处。这是个俄式带花园的平房建筑,面积虽不很大,但造型格局却十分规整讲究,三姑一看便相中了。只是在后院角落里的一间小屋里,还住着一户姓栾的人家。

这好说,我跟房主打声招呼,让他们立刻卷铺盖卷走人!张凤男人说。

三姑到后院去查看了下,见小屋是给园丁预备的,如今住了一户人家,一对夫妇带两孩子,看上去还算干净,男人羸弱,女人当家,孩子都是女性也已近成年,想必不会惹事生非,特别是这家女主人,当听说要撵他们走,急得眼泪都快要掉出来了:

太太,太太,俺们一家在这儿都住了十多年了,离开这儿上哪住哇?

哈尔滨大着呢,空房有的是,哪儿不能住?张凤厌恶地瞥了她一眼说。

栾姓女人苦着脸道:俺眼下手头紧,找新住处拿不起定金。

这话你也跟我们讲!张凤男人的眼睛竖了起来。

三姑摆手制止了他们,说:我看就让他们先住这儿吧,这么一大片房子,就住着我们一家人,也嫌清静了。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是啊,多个人多几分喜气。孙近亭目不转睛地盯着栾家的长女附和着说。

张凤叹了口气:好吧,只要你俩口愿意,就这么着吧。转身对姓栾的一家人:告诉你们说,在这儿住是住,可得守规矩。

是,是。一家人恨不得要给三姑跪下的样子。出了门,张凤问三姑:老同学,啥时你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三姑笑笑:我见他们一家人挺可怜的。

好一个菩萨心肠!张凤不无讥讽地说。

是啊,三姑的这份怜悯心将会给她带来的是福还是祸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