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灾难再一次地降临到父亲的头上 - 艰辛而苦涩 - 麟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艰辛而苦涩 >

第152章灾难再一次地降临到父亲的头上

父亲在哈尔滨的生意又进入了富水区,然而就在这时却又遭遇到了暗流。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百金买屋,千金买邻。有一个好邻居,你家的日子就会过的太平而祥和。然而,国与国之间相邻,却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它是由老天注定的。就在中国的东方,居住着一个弹丸之国——日本。这个国家自存在那一天起,就感叹上天的不公,对周围的大片领土觊觎有加。尤其是对一海之隔的有着广阔富饶领土的中国,更是羡慕不已,总想去染指,捞一些归自己。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这种进犯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为此中国的沿海居民饱受袭扰,故而称他们做“倭寇”。尤其是近百年以来,他们靠着手中的坚船利炮,对周边国家进行大肆侵吞,当然中国是他们的首选。他们利用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头一年——1931年9月18日,对中国进行了突袭。东北军少帅虽手握重兵,但由于秉承“攘外必先安内”的理念,在兵不血刃,一枪未放的情况下,将整个东北的大片土地都出让给了日本关东军。这群强盗一夜之间就轻松得了这样一片比他们国家还大出多少倍的肥沃土地,真是乐不可支!于是便开始了对这片土地上居住着的中国人民的进行粗暴地统治。父亲回国,原想能有一个安定的创业环境,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回国三年脚跟儿还未站稳,就蹿进来了这样一群豺狼,这让他心里很添堵,可是没法子,他作为一个拖家带口的商人只好忍气吞声地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最初,小日本为了笼络人心,对商家采取了不介入不干扰的态度。然而,随着局势的变化,特别是太平洋战事的节节落败,他们的态度也有了明显地转变,豺狼的本性也日渐暴露了出来。由于战火烧到了东南亚以及太平洋上,他们的后备供给出现了紧缺,尤其是军粮供不应求。他们的民族是以稻米为主食的,老早就看好了东北的稻米,比起他本国出产的糙米来,不知要好吃多少倍。为了筹集越来越奇缺的军粮,他们在整个东北开始推行“经济犯”的政策,所谓“经济犯”,就是规定中国人——特别是平民百姓——不能食用大米。谁要是违反了,轻者打你个半死,重者装麻袋里投进滔滔的大江里。父亲在铁力经营的滨珠制米厂,以生产高质量的大米为主,自然就成为了他们捕捉的重点对象。最初,他们还摆出一副极伪善的样子,要求制米厂跟他们大日本皇军合作。铁力驻军司令藤野少佐——一个鼻梁上跨着玳瑁近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给人种文质彬彬样子的军人——把滨珠制米厂的经理王继尧,以高宾贵客的待遇请到了他的官邸里去,先是不着边际地说了一通客套话,然后才转入了正题。按他们推行的“经济犯”法,滨珠制米厂原属管制单位,出于“朋友”的考虑,他们不想把制米厂怎么样,但是有一条:要跟他们皇军合作,也就是说,从即日起滨珠制米厂所生产的大米再不能上市售卖了,他们皇军要实施统购,其大米的收购价可按上个月的市场价执行。藤野少佐说到这咧嘴笑了起来:王先生,站在商家的角度,这算得上一则难得的近乎于天外飞来的大好消息吧?不是吗,商家最头疼的是他所生产的商品能不能如数地销售出去,在捞回本钱的同时,还可攫取一笔可观的利润。贵厂的大米一旦被皇军统购,就不必跟从前那样去操劳了,是不是?你们只管加工——当然要百分之一百的保证质量,大日本皇军对自己的口粮是很挑剔的——销售的问题就交给我们来做吧,贵厂生产多少,皇军就收购多少,这样的美事,王先生,之前恐怕连做梦都没有想到吧,是不是?

然而,王继尧听了却丝毫没有动心,他秉承父亲的旨意,一向不跟他们日本人有任何的来往,至于他们厌恶的日本关东军就更不用说了。日本驻军司令请他去,他不得不去,可一迈进他们的门槛心里就想恶心。他很少说话,只是竖着耳朵任他云山雾罩地瞎说一气。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了,甜美的话语中包含着蛇蝎一样的险恶。藤野少佐说完了他想说的一切之后,把玳瑁眼镜从鼻梁上取下来,用一块雪白的丝绸布细心地揩拭了一会儿,又重新戴上,笑眯眯说:

怎样?王先生,愿意竭诚跟大日本皇军合作吗?请表个态。

王继尧沉思了一会儿说:我经理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还是头回遇到这样的事,怎样做,让我考虑一下再回答长官好吗?

当然,当然,这样一件关乎贵厂命运的大事,王先生自然要慎重地考虑一下了。不过,本司令在执行上级的命令,在所辖地区实施刚刚公布的“经济犯”法,望王先生能理解。

藤野少佐最后这番话虽说的很软,但却传递出一种不容违抗的强硬信息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