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大堂嫂的良苦之心却换不来大堂哥的一丝回报
大堂嫂人长得丑但心灵却是美的。她从小在家里受爹娘的调教,勤劳节俭不说,还很懂得礼法。她进了大伯的家门以后,就把大伯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她知道自己被娶到这个家来的第一任务是什么。公婆到香鸡店里打点生意去了,小女婿去城里读书,常年不在家住,留在家中的小叔子小姑子都还小,她得像娘似的照看好他们,不能让他们饿着、撑着、冻着、热着及出现任何地差池……平日里她做好饭都先尽着小叔子小姑子吃。小孩子懂什么?吃饭时专捡自己爱吃的吃,一条鱼把中间都掏空了,就剩头和尾,她就吃这头跟尾。有时两个孩子玩累了,饭量大增,把三个人的饭都吃光了,她就喝剩下的半碗稀粥和一口汤,吃完饭她尽管还饿得饥肠辘辘,也不会到厨房生火再为自己做点吃。两个孩子身上穿的衣裳都小了,她在娘家时学过做女人的衣服,男人的衣服不太会做,她就到邻居家去学,晚上等孩子们都睡了,她再贪黑为他们做衣服。婆婆买的棉花做两个孩子的棉衣有点少,她就把自己陪嫁来的一件棉袍拆开,取棉花给他们添上。冬日里看见他们穿着自己做的棉衣在雪地里玩得小脸红扑扑的,而自己却站在屋里窗户前冻得直打冷战,但她一点也不后悔这么做。三伏天热得小叔子总想到河里去洗澡,以前曾听人说自己男人小时候在河塘里戏水淹过一次,但也不能因此禁止小叔子去游泳,打了孩子的情绪,于是她就陪着小叔子来到河塘边,坐在一棵老柳树下,边做着编织边用眼角虚光监视着水里游玩的小叔子。有一次小叔子突然双臂高举,口中连声喊道:救命啊!救命啊!……她听到后扔掉手中的编织物,不顾一切地冲到塘边一头扎进了水中,谁知这竟是小叔子玩的恶作剧。她下水了,小叔子却从只及他腰深的浅水里站了起来,拍着巴掌直乐,却害得她一连喝了好几口水,险些儿没呛死。事后她给小叔子揩干身上的水,却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没说。
小姑子梳头的事自从她进了门就由她包下来了。她把小姑子夹在两腿之间,给她梳头扎小辫,有时还配上一对蝴蝶结,让她显得既靓丽又风光。一见人家梳刘海很好看,她就学着给小姑子剪。总之,小姑子在她手里总是被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像朵花儿似的人见人爱……直到小姑子上了小学五年级,头上的辫子还由嫂子负责来梳,这是大娘从未做过的事情。大堂嫂对小叔子、小姑子的照顾,与其说是尽义务,不如说是出于一种女性本能的母爱,从她看孩子们时那温柔的目光就可以分辨得出……
平日里,大堂嫂不但要收拾好庭院,照顾好俩孩子,还要把房后的一片园田地伺弄好。她在家时就跟爹学过种菜,什么时候该植什么秧、下什么种,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每天天不亮她就趟着露水到园田地里忙,从春到秋什么菠菜啊、小白菜啊、黄瓜啊、豆角啊、西红柿啊、辣椒啊、茄子啊、萝卜白菜啊……她样样都种,样样都不少收。留下孩子跟自己吃的,就全部送到香鸡店里去卖,赚了钱大伯给她扯些布来家,让她做套新衣裳穿,她却给公公婆婆各做了一身内衣……
大堂哥嫌恶她,她心里明镜似的,有苦水也只是往肚子里咽,表面总装出一副坦然的样子。她对大堂哥真是呵护有加,无论大堂哥怎样贬损和虐待她,她总是赔着笑脸。常言道:男人外边带着家中女人的一双手。自打大堂嫂进了门,他就没穿过一件脏衣裳。她知道大堂哥怕老师同学知道有她这么个人,就把浆洗好的衣服熨好,让小叔子或小姑子给他送学校去,再把换下来的脏衣服带回来,每周至少要去两次。时间长了小叔子小姑子都不愿意去了,她就以做好吃的给他们作诱饵。大堂哥的干净和利落是全校出了名的,可又有谁知道这是大堂嫂的辛苦换来的。大堂哥胃不好,饱了不行,饿了也不行,为此,身上得经常带点零食。那时哪像现在这会儿有条件买些饼干或糖果类的小食品带身上。大堂嫂为了替他解决这个问题,就给他做些小糖饼,在锅里烙得黄黄的脆脆的让他带身上。怕时间久了不新鲜了,她就每三天送一些新的去。她听说胃疼的人最怕肚子着凉,就扯了块红布做了个肚兜,并在上边精心绣了一朵芍药花,四周还镶了一圈缀头儿。做好后,她看了又看,还在脸上贴了一会儿,才包起来打发小姑子给她哥送去,可没想到小姑子回来时又将那肚兜带回来了。
你咋不给你哥留下呢?
他不要!小姑子气嘟嘟地噘嘴说:还把它扔地上踹了一脚。
是嘛?
嗯!
大堂嫂接过去看了一看,果然,上边还留着他踩过的鞋印呢!她鼻子一酸,两行热泪顺着眼角流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