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冤家宜解不宜结 - 艰辛而苦涩 - 麟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艰辛而苦涩 >

第151章冤家宜解不宜结

生产问题解决了,紧随而来的又出现了销售问题。铁力制米厂出产的大米不仅外观上好看,而且吃起来口感也不错,一直卖得都很好。可近来销量却有小幅度地降低,这立即引起了王继尧和父亲的注意,什么原因呢?是咱们生产的大米出现了问题吗?王继尧抓一把米手中擎到眼前看看,亮晶晶的还是原来的米,送几粒嘴里嚼嚼,喷香喷香的。一时找不出原因来,王继尧上火了,急得嘴都烂了,涎水沿着嘴角往下淌,而且成宿成宿地睡不着觉。父亲来看他,见他这样,便说:大哥,你别这样!生意做不好,出点问题,诚然是件闹心的事,但咱也不能因此把命搭上,大不了咱不干了,行吧!

王继尧苦着脸摇头:兄弟,咱生意做到这份儿上不易啊!花了那么多钱不说,又费了不少的心思,一旦干不下去关门了,俺咋对得起兄弟你呀。

别这么说,大哥,别这么说。更何况情况还没那么严重,咱们下工夫找找原因不就结了嘛!

好,兄弟,这回俺亲自出马,非弄他个水落石出不可。

不急,等你病好了再去查也不晚。

由于父亲的真诚劝说,他心里有了底气,烂嘴的病很快就痊愈了,他带上两个伙计,整整跑了大半个东北,问题终于弄清楚了,原来,一些生产大米的厂家见铁力制米厂的好销,就动了心思,偷梁换柱,把自家的次米打着铁力制米厂的牌子往外倾销,这其中就包括那家同在铁力镇上被他们挤压得快要黄了的制米厂。

奶奶的!王继尧气不打一处来:你竞争不过就暗中干这种见不得人的小人勾当,俺非让你付出必要的代价不可!

父亲知道了原因,也晓得了他想怎么做,思忖了一会儿摇摇头说:还是别这样做吧。

咋的,他给咱造成这么大的伤害,不好好地教训他一下,你还想放了他?兄弟,你可别失了主意,做了东郭先生,让他把你吃了。

父亲笑了:他没那能耐,但咱也不能对他下狠手。

那你打算咋整治他?

咱们换一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不好吗?

换一种方式?咋换?

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照你的方式咱把他整治一通,让他破费些钱财,再受些皮肉苦,最终也不能把他咋样,可这仇却越积越深,弄不好狗急跳墙,他会跟你拼命的。与其这样,咱不如吃点亏放他一马,把他叫来,坐在一起,一起商量商量日后怎么办。

哟!他暗中给你使绊子,你还要对他以礼相待。

该退一步的时候退一步,你没听说有这样一句话吗:吃亏占项应(便宜)。

那照你这么说,他对咱们造成的伤害咱们不追究了?

不追究了。

那你看着办吧!反正俺这口气出不来憋在心里挺闹腾地。

父亲瞅着他呵呵地笑了起来:大哥,等事情过去兄弟我想法儿替你解。

父亲亲自去了趟拘留所,把那家制米厂的老板接了出来,然后找了个不错的馆子要了一桌菜,让王大哥也来作陪,不过他自始至终都唬着脸,不正眼看他。酒过两巡后,父亲开出了几个方子任他选:一是:帮他贷一笔款,把他厂里的老旧设备更新一下。

我的米,父亲坦诚地对他说:之所以做出来比你的好,没有啥奇招儿,就是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你把设备换了,就会跟我厂一样生产出好大米来;二是,你要愿意的话,两家绑起来一起干也行,按资本多少分成;三是:你要不愿意操心的话,你把你的米厂租给我,我替你经营也行,相信我不会亏待于你的。

这老板姓随,正值天命之年,举手投足都透着股不输人的强势,他听完父亲的话,思忖了一会儿说:俺心窄,暗中使绊子,伤害了老弟,老弟不但不追究,还给俺指出了那么多有利可图的道道来任俺选,俺真是又愧又悔。俺要是不洗心革面再继续浑下去,就不是个人了。俺老早就注意到了,老弟虽年轻,可不是一般的人,你的一招一式都非同小可,俺不是你的对手。俺想了,如果老弟不弃的话,就将俺名下的这爿厂也兑下吧,俺干这行不中,就去干点别的吧。

也好,父亲马上接口说:就依你!你出个价吧。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事后王继尧细细地掂量了一下,也觉得父亲这样处理问题是上策,于是对父亲更加佩服了,只要是父亲提出的建议,他总是有言必从。

从前段时间深入调查的结果看出,像那位老兄做假冒名的行为不只他一家,父亲总不能效仿对他的处理方式一家家全都兑下来吧。经过跟王继尧一起反复地思考和商量,两人决定把以往的销售方式改一改,变粗犷为细化。他们从前向外售米都是延续传统的做法,大麻袋大麻袋地往外出,没有任何标志,靠的就是个信誉,这样很容易就让人钻空子。父亲到三姑经营的火磨去参观,发现出厂的面不仅包装精致,而且都带有商标,标明品牌跟产地,及联系方式。是啊,面粉可以这样做,为什么大米就不能这样做呢?父亲受到了启发回来对王继尧一说,王拍了下脑壳高声嚷道:

对呀!对呀!咱们为啥不把那老旧的麻袋包改改,像白面一样搞精包装呢!这样他买到家一吃就知道是咱厂出产的米,别人想浑水摸鱼也不那么容易了。

是的,你说的不错。但老祖宗用麻袋不用棉布装大米恐怕也有他的道理,你抽工夫到一些研究搞包装的部门去访一访,问问他们包装大米除了麻袋还有什么好。

行,俺这两天正好有工夫,就去问问他们。

得出的结论是,传统的麻袋包装大米是考虑透气、起干,这一点棉布就差些。不过不用麻袋包可以用结实点的纸来替代,它不仅透气好,还可以防潮。父亲听说后忍不住高兴地接了一句:

还可以往上印商标,而且想怎么印就怎么印。

是啊,是啊,你说的不错,王继尧频频点头:不过它的结实度不如麻袋包。

咱可以少装啊!非得200斤一袋不可?

嗯,装不了多,可以少装呀,这样20斤一袋或10斤一袋,搬运起来也省力。

父亲说:还可以再少点,5斤一袋,3斤一袋甚至于1斤一袋,这样下了工,捎一袋家去做着吃也是可以的。

就是,就是!兄弟,你咋这么会打算呢。

呵呵……父亲笑了:我也是灵机一动随意说出来的罢了。

那好,兄弟,俺这就去找加工单位做去。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别呀!

咋的?

你打算印啥商标?

这个……就印铁力制米厂呗。

不好,不好,听起来不响亮,看起来不扎眼。

那你意思是……

咱借机给咱们生产的大米起个响亮的名字好不好?

好呀!好呀!起什么?

父亲想了想:你看咱厂生产的大米像什么?

像什么?白白的,鼓鼓的,还透着一丝亮光,像……王继尧忍不住抢先说:俺看它像珍珠。

不错,一粒粒米就跟一颗颗晶灵剔透的珍珠一样,咱们的大本营又在哈尔滨,咱取其中的一个字,叫它“滨珠米”怎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