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父亲的一个偶然的想法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走出去是对的,但并不是一下就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那些地方稻米是有的,但合格的好稻米还是很有限的,更何况出好稻米的地方名声在外,早就让全国四面八方的客商盯上了。铁力制米厂到此来收稻子,费了好大的力气也收不够自己所需的数目。王继尧按照以往的经验,煞费苦心地在水稻主产区设了几个收购站,新稻一下来就派出精干的业务员走街串巷的去收购。然而碰到的情形不是被老客户早早地给订走了,就是出价忒高,得不偿失。嘿!俺真的没想到收点稻谷会这么的麻烦!王继尧气恼地拍着脑瓜皮说。
父亲笑了,开玩笑地说:你说的不对,大哥,应加上句,收品质好的稻谷太难。
嗯,是这样的兄弟。
其实这也不奇怪,你看好的东西人家同样也会看好的。
那怎么办?
开动脑筋想办法呗。
俺何尝没有这样做过,可已经是山穷水尽了呀!
不见得吧?难道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我跟你一起想!
父亲这样说,但事实上谈何容易。他绞尽脑汁整整想了一冬天,也没想出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这天,他坐着洋车出外办事,在回来的路上经过一栋楼前,看到这样一幕:一些洋人吹鼓手在吹吹打打,花篮彩带摆了一地,有的还从房顶悬了下来,一些搭车来的西服革履的人出出进进,,其情其景煞是热闹。是的,这是一家门市在做开业典礼。经验告诉父亲,但开的是什么业务呢?父亲让车夫停车前去打听一下,车夫回来说:是美利坚合众国在咱这儿开的保险行今天开业了。
噢,是这样啊!
父亲朝车夫摆了摆手继续前行。当天也没把它当回事,可过了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想起了这件事,而且做了一下联想:要是能给种稻子的农民上保险就好了!兴情所致他立马给王继尧打电话,让他抽空回来一趟。
你知道我这些日子在想一个什么问题吗?
想什么?
我在想能不能给稻农上保险。
哦,兄弟,你是不是闲着没事做了?王继尧不客气地说。
父亲冲他摆了下手阻止他继续往下发挥,然后接着自己的话茬说:大哥,你说农民最怕什么?
怕什么?
怕年景不好庄稼减产或不收,是不是。
那当然了,他们的生活就靠的这个嘛。
我在想,要是能给他们的收成上保险,他们是不是就不怕了?
王继尧听了更加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了:你这是烫的哪壶酒哇,兄弟,俺咋越听越糊涂呢?
父亲笑笑:你先别问我咋想,你先去趟老美开的保险行,咨询一下,看他们有没有庄稼保收成的业务。
好吧,兄弟,你叫俺去俺就去,谁叫你是俺兄弟又是俺掌柜的呢。
他带着一脑子的狐疑去了趟美利坚合众国的保险行,回来说:他们目前还没在中国开展这项业务,不过这项业务在他们美国是有的。“你想要给庄稼保收成上保险吗?”那位接待俺的高鼻梁蓝眼睛的业务员很感兴趣地问俺,俺说,“是的,俺家老板想要尝试一下。”“好的,好的”,他用有点生疏的中国话对俺说,“我把你们的要求向总部汇报一下,看是否能立项,然后通知你们,最晚不超过五个工作日。”俺说,“好吧,俺回去等你的消息。”事情就是这样,没了。
好,父亲点了点头:那咱们就等等吧。
兄弟,你葫芦里卖的是是什么药,能不能提前告诉俺?
父亲神秘地笑了:别急,到时候自然会跟你说的。
王继尧遗憾的白了白眼睛,叹了口气,嘟囔道:俺兄弟这是怎了?平白无故地怎生出这么个奇思怪想来……
没等到五个工作日保险公司消息就传来了:总部说,如果签保超过二十份,可以考虑立项的。父亲听了,在腿上很响地拍了一下说:好了,这条路咱们走通了!随后就将他筹划多日的想法告诉了王继尧:
你到种稻子的农家去——当然是那些出好稻的农家了——跟他们说,凡是跟咱签署专卖合同的,咱都负责给他上保险,一签五年。
王继尧听了一时间瞠目结舌,半晌才说出话来:兄弟,你真是奇人啊!打死俺也想不出这样的高招儿来。
父亲说:你先去办办看吧,还不知道能不能行呢。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准行!一百个行!哪个农民不把自己当年的收成放在心上的。
事实的确让王继尧说准了,告示一贴出去,立马招来了众多的种稻农户上门来签合同。有的稻民说:
别说五年啊,就是十年、二十年咱都认了。
就是,就是,这么一来咱往后的日子就有保证了。
这一年他们签下了八十多户,转过年来又增加了一倍。值得推崇的是,保险行签了合同后,不是放手不管了。他们派专家监视水稻从育秧到收成整个全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比如:有一年发生了虫害,他们立即从国外组织进口农药——自然是农户自己掏钱了——进行灭杀……自打投保以来,农户几乎没欠收过,制米厂的收购也有了保障,这真是互利双赢啊!王继尧又一次感受到,跟父亲在一起搭伙获益多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