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一个意想不到的偶然机遇
一天,父亲正在经理室里跟一个外籍客户谈生意,有员工来报,说他家乡的人要见他,谁呢?他送走了客户后便转身来到隔壁的房间,一进门就认出了,这个家乡人不是别人,竟然是他在来哈的火车上认识的那位先生——王继尧。他见了父亲一耸身从座位上跳起来扑到父亲面前跟他握手,并开门见山地说:俺知道你很忙,但再忙你也要给俺点时间,俺有要紧话要跟你说。父亲把他让进自己的办公室里,他屁股刚着椅垫就迫不及待地说:兄弟,俺以前做过粮食生意这你是知道的。
嗯,父亲点了点头,不知道他今天突然提起这个茬儿是啥意思。
前不久,他把身子又往前探了一探继续说:咱一个老乡——也是俺旧时的一个同行——回家探亲在一起唠嗑时,跟俺透漏了这么一个消息,说铁力那边有一家制米厂,老板要往外出兑。这个厂俺以前在那呆过,情况熟,六十多亩的场地,车间库房都十分整装齐备,小火车的路轨一直修进了厂房里,还有,还有……反正这么说吧,米厂的设施齐备,应有尽有。由于这老板不大会经营,生意做的每况愈下,于是就……俺听说后就去那儿看了看,跟俺在时一个样,什么都不缺,也没有损坏。俺问了下出手价,那老板给出的数居然连建厂时的一半都不到,看来他真是急于要出手的哎,谁兑到手谁合适。用句咱老百姓常说的话来比喻,这可是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啊——不吃白不吃!
父亲笑了:这么说你是想把它兑下来了?
是,但俺手头没钱,是想让兄弟你把它兑下来。
父亲摇了下头说:我是做毛皮生意的,粮食这行我从没接触过,俗话说的好,隔行如隔山啊!
兄弟,王继尧急切地接口说:俺知道你会这样说的,可你不要忘了俺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啊——有十多年的贩粮经验了——你把它兑下来俺帮着你经营。
他似乎怕父亲产生误解,就又赶忙解释:兄弟,俺不是脑瓜一热才这样想的,是的,自打跟你分手以后俺就一直在想,你是好人,是天大的好人!你跟俺素不相识,竟能在俺孩子生命危难的时候出手相救,不要任何的回报。作为俺,不能过后就忘,得知恩图报才是。当俺听到了这消息,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兄弟你,要不然俺也不会大老远地往你这跑。
父亲理解地点了点头,然后站起来用一只手摩挲着刮得黢青的下巴,在屋子里慢慢地踱了起来,末了,他在王继尧面前伫足说:这不是件蝇头小事,给我点时间,让我细细地考虑一下好吗?
应该的!应该的!不过时间不能过长,不把握时机,稍纵即失。
我知道,行与不行,最迟一个星期内告诉你。
好的,好的!
他站起来要走。父亲拦住他:你别走哇!想必你还没吃饭吧?走,先去喂饱肚子,然后给你安排个住的地方。
别麻烦了。
麻烦什么!你为我大老远的地从山东老家赶来,我能不为你尽一点地主之谊嘛。
说着,便挎着这王姓大哥的胳膊一起走了出去。
晚上,父亲回家跟母亲商讨起这件事来。母亲问:你自己是什么意思?
一开始,父亲说:我觉得有点离谱,我一个从事皮毛生意的人,怎能去涉猎一件跟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呢?隔行如隔山啊!
母亲点头:这不假!没做过的事情还是慎重点的好。
但是,父亲又接下来说:什么事情不都有个开头嘛!懂不懂,会不会,不都是做起来才有结果吗?更何况还有王大哥鼎力相助——我跟他虽接触不多,但看得出他是个诚实厚道可以信赖的人——他不会平白无故地算计我的,更何况我们之前还救过他的孩子,他对我不会恩将仇报的。
嗯,王大哥是个忠厚的人,俺看他也不会。
再说了,父亲说:咱做毛皮生意虽很挣钱,但服务面毕竟很窄,想往大了发展也难。
是啊,咱有些余钱压在手里不用也是个浪费,不如拿出来投向另一种事业让它钱生钱更好。
就是,我也这么想,而且不是一天了。
但出于慎重考虑,还是再掂量一下的好,该核实的再核实一下,该咨询的再咨询咨询。
对,明天我就去找他三姑,眼下她替她义父掌管的火磨也属粮食圈儿里的,听听她对这件事怎么看。
俺也是这么想。母亲说。
三姑听了父亲的讲述后说:如果这位同乡说的情况属实的话,还真值得一拼。粮食不同于其他,是人活着不可或缺的东西,市场面宽着呢。也正因为这样,爹爹才把触角伸向了这个领域。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叫你这么说值得去尝试一下?
值得,太值得了。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好,妹子,我听你的。不过事前我得先考察一下。
应当的。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信谁不如信自己。
没等到一周的期限,父亲就将王继尧叫来说:我初步采纳你的建议,但最后拍板还得等我考察完了再定。
这是必须的,兄弟,你即使不这样做俺还要提醒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