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父亲跟王继尧一唱一和搭配得十分合手
经过筛选、比照及各方面的考虑,最终选定了一款由国外进口的制米设备。它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生产糙米,还可以对稻子实施精加工,把稻壳和糊粉层去除后再进行抛光,这样生产出来的米不但好看,而且也好吃,几乎看不到碎米。而且生产效率异常的高,是过去老设备的数倍。自然,这样的设备价位也不菲,但厂家允许分期付款。父亲尤其看好这一点:交了部分预付款,就可以拉回来生产,创造了价值再还债,这样的买卖模式忒人性化了,干嘛乐而不为呢!制米厂的原厂主急于出手,最后又下调了兑付款。父亲将它盘下来后,立即就将相中的设备拉进了厂。从接手改造到生产,前后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让王继尧竖着大拇指连声叫好:
神速!神速!这是俺之前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俺当时想,转过年来办利落了就是快的。父亲笑了:大哥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错过了下粮的季节不是又要等待一年吗?高昂的设备停在那里不用也是一种浪费啊,你说是不是?
说的是,说的是!俺咋就把这一茬儿给忘了呢?……
父亲起用他为铁力制米厂的经理,王继尧连连摆手说:做不了,做不了!俺在下边给你做个帮手还差不离。
父亲真诚地握住他的手说:不瞒你说,大哥,我一起意要涉猎这一行业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你,要没你我是不会做这种生意的。你不但熟悉这一行,而且为人诚实厚道,我不选你选谁呀?再说了,我的事业在哈尔滨,总不能分一半身子去铁力那边吧?
说的是!王继尧点头说:那兄弟,你真的信得过俺?
信得过,绝对信得过!我把制米厂的业务全权授权于你,你就大胆地放手去干吧!
好吧,兄弟,既是这样俺就不推让了。你这样信任俺,俺一定尽心尽意地去干。干好了没啥说的,干不好你随时都可以把俺撤换掉。
你肯定会干好的,我相信自己不会看走眼的。
就这样,王继尧带着对父亲报恩的心情和对粮食事业的执着热爱,到铁力制米厂走马上任去了。
铁力制米厂由于换上了新设备,确实跟过去大不一样了。它生产出的大米由于既好看又好吃,销路大增。全省各地的粮食商纷至沓来,有多少要多少。于是制米机开启了最大的功率,全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生产。两年下来,不仅赚回了成本,还有一定的节余。王继尧拿到自己的所得(父亲除了给他不菲的报酬外,还给了他一些干股),高兴得脸上直放光:
嘿!这样的生意真有干头儿。
父亲在一旁点了点头,然后说:大哥,你不觉得咱的生意还有拓宽的余地吗?
兄弟,你这是啥意思?快跟哥说。
父亲笑了:咱的设备可有半年的闲置期呀。
你意思是……全年都开动起来。
父亲点头。
这俺也想过,王继尧说:可没那么多的稻子任咱们加工哇。整个铁力生产的稻子有一多半都让咱给加工了,那两家制米厂一家倒闭了,另一家被挤压得“哇啦哇啦”直骂娘——他忘了咱前身被他挤垮后,他大摆宴席整整庆贺了三天。
是啊,人都这样,喜胜恶衰嘛,父亲说:不过他表现得有点过头了,给人种小人得志忘乎所以的感觉。
你说的是。王继尧同意父亲的点评。
父亲接着说:要是咱眼睛只盯在铁力这一块,是没多大发展的。铁力县地块虽不小,但到处都是山林。适合种稻子的土地,满打满算还不到十分之一。它只有这么一点点的产能,你就是豁出吃奶的力气来,也不可能有忒大的发展。
是,是这么回事。
怎么办?父亲问了句随后又自己答道:把眼光放到外边去呀!
你意思是……到外边去籴粮?
就是。在咱东北,种植水稻的地区挺多的,比如五常、绥化和延边一带,这些地方不仅是稻米的主产区,而且自然状况也跟铁力差不许多,稻米的成色也不比铁力的差。
你说的不错,这俺起早就知道,可兄弟,你想过没有,从这些地方籴粮来咱们铁力可要花运费的呀。现在粮食市场竞争的十分厉害,去掉稻子价再加运费,利润就没多少了,这样做有点得不偿失啊。
你算的是铁路价吧?要是换成水路呢?
水路?
对!铁力这边水道四通八达,为什么不可以利用利用呢?
王继尧略作思考,随后眼睛一亮,一只攥成拳头的手砸到另一只的手心里嚷道:你说的是啊,兄弟!这样就找回一些利润来的。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这样利润虽薄一些,可加上全年机器的产能,还是能多赚一些的呀,你算算,是不是这样?
听父亲这样说,王继尧看父亲的眼睛都立起来了:兄弟,就你这脑瓜儿,做生意要不挣那才怪呢!
别这么说,我只是这么想一想,付之于行动的还全在于你呀,不是吗,大哥?
王继尧边摇头边笑着说:咱中国有这么一句俗话:能给好汉牵马做凳,不给孬种当祖宗。兄弟,俺这后半辈子算是帖服上你了,往哪儿打,你就发话吧!
父亲戏谑地在他胸脯上捶了一下,然后两人面对面地开怀大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