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大师兄被关进堆栈房里身心倍受煎熬 - 艰辛而苦涩 - 麟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艰辛而苦涩 >

第38章大师兄被关进堆栈房里身心倍受煎熬

在常师傅的带领下,大伙七手八脚地将遍体鳞伤、已奄奄一息的大师兄从地上抬起来,送到了吊铺上安置下来,而这时的山猫李,却躺在一堆皮料上边鼾声大作。就让掌柜的在这睡会儿吧,不要动了。常师傅说,拿了条毯子给他盖身上。你兄弟俩,他又吩咐父亲和二师兄:去照看一下大少爷吧,他伤的不轻啊。

父亲应了一声,跑到厨房跟盛师傅要了一盆热水,润湿了毛巾跟二师兄一起给大师兄擦脸上、身上的血迹。大师兄慢慢地睁开眼睛,声音微弱地说:

二儿,三儿,你俩都……不要……管我,让爹爹……打死我……算了,我罪有应得……该死!……泪水顺着眼角流进了耳朵。

见此情景,父亲和二师兄也忍不住抽抽噎噎地哭起来:哥,你别吱声了,好好养着,爹爹这是在气头上,过去这一阵子就没事了。

然而事实并非像父亲跟二师兄想象的那样简单,翌日清晨,山猫李一睁眼就大喊起来:那个该死的混账东西去哪儿了,啊?

二师兄怯生生地说:哥……他伤的……很厉害。

他还没死啊!

没,没有。

你们把他藏哪儿了,快说!

俺哥、俺哥他……

父亲在一旁朝他摆手不让他说。“啪”地一声父亲的脑袋上挨了重重地一巴掌。快说,他这会儿在哪儿,啊?

在山猫李的威逼之下二师兄不敢再瞒下去:在、在……吊铺上躺着呢。

山猫李听说骂了一句:这死不了的混账东西,倒挺会躲清闲的!说着便疯了般的向吊铺走去,父亲想拦他,被他一脚踹倒在地上。

大师兄在吊铺上低低的呻吟,山猫李一眼瞅见了他,大怒:你还没死呀,你这个败家的东西!……说着,一伸手将他从吊铺上捞下来,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二师兄和父亲忙上前遮挡:爹!求求你了,可别再打了,再打哥就没命了……

山猫李蛮横地将他俩推开,扯住大师兄的脖领连拖带拽地向后院走去。大师兄一丁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任爹爹随意摆布。山猫李将他拖到后院的堆栈房前,像摔一只口袋似的将大师兄掼在了地上。

爹,我的好爹!你一棒子削死我吧,我错了,来世我做牛做马一定好好地报答你。大师兄哀求道,山猫李凶狠地说:你想的好!俺让你遭够了罪再去死!他一扭头朝父亲喝道:进屋拿钥匙去。父亲不解问了一句:做啥?招来了山猫李的一记耳光:让你拿就去拿,多什么嘴!父亲拿钥匙来,他接过去把门上的一把大锁打开,将大师兄又像口袋似的掼了进去,随后“咣当”一声锁上了门:你就死在里头吧,没找回大哈前,你这辈子也别想出来!临走前,他恶狠狠地扔下了这么一句话。

堆栈房是用来存放破烂的,里边又黑又脏,四面漏风,简陋不说,冷的就跟冰窖似的。大师兄卷曲着身子躺在地上,不一会儿工夫就冻透了,牙齿磕的“得得”直响。父亲和二师兄看不下去,就央求师傅给他送一套被褥进去。山猫李想了想最终答应了。然而,即使加了两条褥子——父亲跟二师兄各一条——大师兄还是无法抵御严寒的折磨。给哥生个炉子吧,他们又替大师兄向爹爹提出了请求。山猫李把酒瓶子往案子上一墩,啐了口道:你俩想得可周到!生炉子烧什么?烧你俩大腿?!后来盛师傅帮着想了办法,把尿壶冲洗干净了倒些热水进去,偷偷地塞给大师兄。白天还可以,晚上他就依旧要挨冻了。山猫李下令:让大师兄吃剩饭,谁要破了规矩,就让他跟大师兄同坐……

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加之环境的恶劣,大师兄身上的伤开始化脓、溃烂,钻心样的疼痛让他不住地呻吟,尤其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的呻吟格外的响亮、凄惨,就如同鬼哭狼嚎一般,通宵达旦,让人听了胆战心惊!……每每这时,趴在吊铺上的父亲和二师兄都要伤心落泪。

这样下去,大师哥会疼死的呀!父亲说。

二师兄点头:就是。泪水扑簌簌地流淌下来。

求求师傅,放了他吧。

咱们不是求过吗,除了挨顿打,啥用也没有。

那就再去求求吧,大师哥再不好也是他儿子呀。

爹爹何尝不知,他不是说过嘛,皮大哈不找回来,哥这辈子也别想出来。

那大哈能找回来吗?

这就看薇拉姐姐了,她要知道俺哥遭这么大罪,发发善心,把大哈给送回来,我哥就有救了。

咱们再出去找找她好吗?

上哪找哇?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到镇子里四处打听呗。

二师兄想了想,点头:也好,解铃还须系铃人。停了一会儿他又接着说:大哈找不回来,不但救不了哥哥,听爹爹讲,咱整个皮货店都得完蛋,爹爹还得去蹲大牢。

父亲听了倒吸了口冷气:那从明天起咱们就出去找,好吗?

行,凡是薇拉姐姐能去的地方咱都去看看。二师兄抹了一把脸上的泪说。

然而,他们的努力全部落了空。他们抽空走遍了小镇所有的角落,打听了所有他们认为知情的人,得到的回答都是:不曾见到过。只有跟父亲一起流浪过、现在依旧做着流浪儿的瓦夏,向他们提供了一点点的线索:那天,他在广场上似乎见到过薇拉,当时她手捧一个大大的、很漂亮的纸盒子,匆匆忙忙地叫了一辆马车走了,至于往哪个方向走了,他没有留意。如果是这样话,找到那辆车的车老板,事情就会真相大白了。想到这,他们高兴得脸都红了,三个半大小子手牵着手,把小镇所有的马车夫都问遍了,竟然没有一个承认那天曾拉着薇拉去过什么地方。或许是他们知情不报,这有可能,但其中一个上岁数的车老板告诉他们,在小镇拉客的不仅仅限于他们当地的这十几辆车,也有外地的,他们来这送完客不愿意空返,就顺便捎一个走,如果是这样的话,别说找薇拉,就是找那个车老板,也如同大海里捞针一样。听到这番话,刚刚还兴奋不已的三个半大小子,像浇了一盆凉水似的彻底失望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