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高魁荣事业有成把个小布店经营得红红火火
一起根儿高魁荣爹是个走街串巷摇着拨浪鼓叫卖的货郎,他撂下挑子有了店铺还得从娶了高魁荣的娘说起。高魁荣娘的娘家虽不富有,但日子过得还行,家里种着十来亩好田,一年下来不愁吃不愁穿的,可高魁荣娘自小就有那么点神兮兮的样儿,上来一阵儿便像着了魔似的云山雾罩地瞎闹腾一气,有相面的说,她得归佛门,要不家门会不旺的。让她削发为尼,家人舍不得,她自己也不愿意,于是就请了个佛龛家里供着,每逢初一十五及八字尾(即八、十八、二十八)她再上庙去进香,天长日久她上出了瘾头,落下一次也不依。年龄稍大点后,白天烧了香晚上就索性在那儿住下来,而且人也变得越来越妖道了。人背后传她跟庙里的和尚不清不白,有的暗地里就叫她和尚媳妇。这么一来就给她日后成亲的事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一些想来提亲的人家一听说有这码子事儿,即刻便吹。闺女大了终究要嫁人的。无奈,她爹娘绞尽脑汁物色来物色去就物色到高魁荣爹这个满街叫卖的穷货郎身上,前提条件是,只要是娶了他家的闺女,就给他在龙口街面上兑下爿店铺来。高魁荣爹见这是个千载难逢摆脱贫困和下贱的好机遇,就满口答应了下来。成婚后有了高魁荣,见过他的人都说他长得像庙里那个浓眉大眼的住持,于是高魁荣娘那和尚媳妇的绰号就被人叫得更加瓷实了。高魁荣爹不在乎这些,人愿叫叫去,反正自打媳妇进了门他就扔下了那副挑子当起了店铺老板,而且人见人敬。这铺子地脚不错,就在龙口通往码头的那条街上,他主营针头线脑、老头儿老太太扎的腿带及乡下人织的粗布什么的,生意还可以。高魁荣是家中的老大,身下还有几个姊妹兄弟,他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候,他爹就把他叫到柜上帮忙,他守规矩,爱学,只一年来的功夫就把个算盘打得劈里啪啦山响如炒豆,账也记得清清楚楚一丝不乱。他爹又带了他一年,见他收哇卖啊的都完全可以自立了,便把铺子托付给他自己回家伺弄地去了。高魁荣虽精明但在经商方面并没有什么更高的章法,他依旧延续着他爹开辟的那条老路走,经营的品种还是过去的那些,既没增也没减,故营业额仍在原来的水平上上下徘徊,他也为此感到满足。
然而,就在他铺子的对过,有一个经营家用陶瓷的铺子,由于经营的品种不同,两家生意上没矛盾,还在他爹管铺子那会儿,两家就常走动。他爹临回乡前,还特意找到这家铺子的掌柜的——万恒聚,让他费心多帮着点自己儿子,万答应:
放心吧!咱都不是外人,你儿子就跟俺儿子一样。
事实上他也真帮忙,所以两家关系一直都相处得如鱼得水,十分的融洽。说起万恒聚来,那可是个地地道道的生意人,十分的精明,也很会看人。高魁荣自小本分,长大后也未入俗,不抽不赌不嫖,待人和和气气的,长得又眉清目秀四方大脸挺受看的,故让他这个做长辈的人,很器重于他,常来铺子里坐坐,跟他唠唠家常,发现有什么不得法的地方给他指点指点。这天,他刚一踏进铺子的门槛,就见高魁荣跪在地上像捣蒜似的给供在角落里的财神爷磕头:
大侄子,你这是做甚呢?
给财神爷爷磕头。
那磕一个就行了呗,咋还磕起来没完了呢?
万叔,你不知道,昨儿俺光瞎忙去了,忘了给财神爷爷敬香了。
哦,是这么回事呀!万恒聚笑了起来,起来,快起来吧,不要磕了。
不行,不行,俺爹说了,得天天给财神爷爷敬香,有一天落下财神爷爷就会怪罪的。
你爹呀,还有你娘,都是些神神道道的人,有啥用!做生意还是得动心思。起来吧,别磕了。
这能行?
怎就不行,它还能把你咋的!
那好,俺起来。他战战兢兢地爬起来,末了还是向神龛拱了拱手,转过身来面向万恭恭敬敬地叫了声叔说:
俺见你家就没供啥神仙。
是啊,你看俺家的生意不是照常做吗?
可也是,但俺爹俺娘却不这么想,说财气是神仙给的,你不敬他他就要跟你发火,打这以后有啥财运也不格外照顾你,俺回家一趟二老就嘱咐一次,别忘了给财神爷爷敬香磕头。
万恒聚听了憋不住笑:那叔说话你听不?
听。
那好,打这以后你不供了,看这生意还能做不能做。
这……高魁荣犹豫。
万恒聚鼓励他说:你就照俺说的做,赔了叔给你补上。
几天后高魁荣兴致勃勃满脸放光地来到万家铺子里说:
万叔,你话真灵,俺照你说的四五天不供了,不但没亏,有一天还多赚了许多。
就是嘛,事在人为,跟神仙一丁点关系没有!
俺听你的,打这以后俺再也不供了。不过——他又紧跟了一句:你可千万别告诉俺爹俺娘呀。
放心吧!
高魁荣心满意足地正要转身走,万叫住他:
等等,俺家兄弟——你二叔——前些日子去东洋进货,捎了点洋布和被面回来,你拿去卖卖试试。说着将几块洋布和两床被面递给了高。
高接过去看了一眼惊叹道:呀!这么好的布得卖多少钱啊?
不贵,比你铺子里卖的那些粗布还要便宜些呢。
是嘛?质地这么好咋会卖这么便宜呢?
人家工夫细,你看这被面,这么精致却是用咱烧火的豆秸加工后织的。
真的?
不假,要不怎会这么便宜。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那能结实嘛?
这就不用咱管了,只要它看上去好能卖出价钱去就行。
高魁荣拿回去摆柜上,由于质地看上去好又便宜,很快就卖了。高过去对万说,万点点头:好,打这以后你就经营这东西,准发财!
万恒聚的预料是正确的,自打经营起从日本进口的东洋货,小铺子一下子红火起来。在他的指导下,又增加了些品种,小店生意兴隆火爆得更是令人见了眼红。买卖越做越大,钱越挣越多,家中的房子翻修了不说,还买进了几亩好地。高魁荣在人眼里的身价,无论是爹娘还是亲戚邻居间都倍增:
你们高家真是养了个好儿子,比他爹都强。
就是,他爹比他差远了呢!他娘——和尚媳妇——带着一脸的得意说。
他爹把个磨得铮亮的小锡酒壶送到嘴边,“吱溜”一声呷了口老烧,然后问魁荣:
那神仙你还供吗?
供!俺听你老的,没一天停下来的。
他爹他娘点点头:这就对了,咱这财气就是神仙爷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