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争地盘
第二百一十六章:争地盘
孙队长赶忙道:“行,我这就安排人去请,有人指导,总比我们瞎弄强太多。”
说完又小心翼翼的问道:“姜干事,草头村现在粮食收的咋样了?”
打探军情啊,姜糖笑了下也没隐瞒:“马上收花生,红薯这一类的。
最近我在忙着给他们建鸡场。
兔子现在繁殖的很快,村里家家户户都快养上兔子了。”
“啥,建鸡场?那我们也要建。”
“你们有地方吗?”
“...他们还修不修路,如果修,就把那个山头给我们,我们也要养鸡。”
“还在商量,有些人不太愿意,舍不得种了那么多年的地,说地都养肥沃了,舍不得。”
孙队长轻呲了一声:“还养肥沃,不是我说,那山头要是在我们手里,一年能比他们多产百分之二十的粮食,姜干事你信吗?”
遇到这事儿,姜糖就不能开口,忙道:“总之,这山头我肯定让他们给你,走咱们去看看枣树吧,你们村的红枣是个大头。”
孙队长自然知道,带着她去看了下枣树。
也不像柳林村,都是集中果树园,他们种的比较零散。
“今年结的不错,啥时候能收?”
“再有一个月。”
从沙罗村回来后,姜糖突然想起鸡场的事儿,忙又拐去了三花奶奶家。
到了门口,姜糖笑着喊了一声:“三花奶奶,您在家吗?”
三花奶奶听到声音,拿着一个正在纳的鞋底子出来了:“是姜干事啊,快进来坐,最近你娘咋不来了?”
“我妈最近比忙。”
姜糖进了院子,才说正事:“三花奶奶,咱村子不是要要养鸡吗,罗队长说你家的母鸡最会抱小鸡娃,这段时间,我想请您帮忙给村里的鸡场抱些小鸡娃,要用到你家的老母鸡。”
三花奶奶也挺大方的,忙道:“行啊,姜干事,这事儿我拿手。”
“咱们优先用自家的鸡蛋,要是不够,再想别的办法。到时候一个小鸡仔定价一毛钱,大队给出。
您看还有谁家的还有母鸡,也帮忙问一问,您觉得咋样?”
“这价钱挺合适的,我家母鸡正下蛋呢,不过前一段卖完了,现在攒了也不到十个。村里有不少人家还有我去问问。”
“这事儿还是你们了解,三花奶奶,那就辛苦您多操操心。村里有鸡蛋的人家,我也会去通知,让大家把鸡蛋送过来。”
离开三花奶奶家后,姜糖又在村里转了一圈,把觉得会有鸡蛋的人家都走访了个遍,说了下鸡场的情况。
村民们听说这是为了村里的鸡场,一只小鸡仔一毛钱,都很积极,有些用自己的老母鸡抱窝,有些把鸡蛋送给三花奶奶,做上标记。
王主任得知姜糖回来的消息,骑着车就来了“姜干事,可算把你盼回来了,走,跟我去开个会。”
“啥事儿啊?”
“集贸市场的事儿。”
姜糖着急忙慌的跟着王主任来到会议室,只见几位书记和包队干部已经就座。
王主任也没太多长篇大乱,直接步入正题道:“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为了咱们公社举办秋季集贸市场的事儿。
选址要赶紧定下来,以便往后的宣传,选址各个方面都得考虑到位,大家畅所欲言,一起探讨探讨。”
红光大队的书记道:“我觉得这选址啊,得选在镇上,交通便利是最重要的。”
石林村的书记道:“中心街道的位置虽说方便,可场地有限。”
红光大队书记笑了:“一个集贸市场,能来多少人。”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才几天的时间?节刚过去,姜糖一个小小的年轻干事,两三天的时间就帮他们整个公社卖出了百分之五十的农产品。
一旁的张湾大队嗤笑了一声:“如果不是公社设在你们红光大队,你们能比的过我们?”
石林大队纠正道:“你们靠边站,如果不是供销社,粮油站都在这里,我们村肯定第一。
这次如果他们不想要这个机会,我们要。
我们离这里近,我们村里的道路也宽敞,路两边,我能在两天的时间,把地给弄平整了。”
众人一听,纷纷议论起来。
红光大队这会儿慌了:“在你们村里?合适吗?”
“咋不合适?”
柳林村的书记道:“如果你们这么说,我们村离公社也近,也合适,要不抓阄吧。”
剩下油草岭和沙罗村不说话,因为他们知道几斤几两。
王主任看着姜糖,问道:“姜干事,你有啥意见?”
姜糖思索片刻后,说道:“我想着,这次的集贸市场最好能覆盖周边的几个县,只要路程一个半小时内的,公社,县区,市区,都可以跑去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