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生活的新动态
第一百五十章:生活的新动态
回到屋里后,小野和小土也跟了过来。
姜糖蹲下跟它们玩了一会儿,才开始动笔。
哎,虽然不上学了,但写报告也是个苦恼的事儿。
县里的工作报告,每个月都要写一次呢。
姜糖熬夜了,因为刘秀兰在,第二天依然起的很早在门口伸了个懒腰,感慨了一句:“今天天气不错。”
刘秀兰在院子里喂着小野和小土,还不忘吐槽道:“养个狗就养个吧,能看家,但这狗也太能吃了,顶得上一个成年男人的饭量了。
这得多费粮食?
这猫就算了,自己能逮老鼠,养着就养着吧。怪好看的。
这院子那么大,我都跟你说了,没事儿的时候,整理整理,都种上菜也行啊,你看前院这个地方,空着也是空着,要不弄个鸡窝,养几只鸡吧,这样一年能省不少吃肉的钱。
还有这,哎呦,我看着这么大院子,干啥都行。
养个羊也行吧,队里让个人养羊不?啧,估计不行。
那就养几只鸭。姜糖,你...起来了啊。
赶紧吃饭,都七点半了,村里人早上四点多上工,这会儿都回来吃早饭了,你还磨磨蹭蹭的,也不知道你这个干部怎么当的。
我跟张老栓说好了,你赶紧的。”
一大早的,刘秀兰对着她的家,她的院子,她的狗猫,包括她人都数落了一遍。
姜糖表示很无奈,快速的洗脸刷牙,吃早饭,尽量的不让刘秀兰同志再有理由吐槽。
然后陪着她去张老栓家里买鸡。
两人到了门口喊了一声:“张二叔在家不?”
这还是姜糖第一次来张老栓家里呢。
张老栓见她们来了,热心都得不行:“在,进来吧。”
张老栓是村里的孤寡老人,院子里有些乱,但都是些生活中的用具。
张老栓赶紧让她们进来,笑着道:“小姜干事,小姜她妈,吃饭了没有?”
刘秀兰笑着道:“吃过了她二叔,我来看看鸡。”
“行,我带你们去看鸡。在后院呢。”
张老栓春天的时候让邻居的鸡孵了三四只鸡,养到了现在。
在后院的鸡窝里。
姜糖还跟着他过去的时候,发现他院子挨着墙的倒放着几个陶罐。
还摆的挺整齐,还以为他是要用这些陶罐种菜呢,结果过去一看,里面都是稻草。
还有一个罐子里有只兔子。
这几个陶罐大小不一,有的罐身还有些破损。
“张二叔,你家也养兔子了?”
张老栓笑了笑:“前几天才轮到我,给分了两只,我也没弄笼子,就给它们用陶罐弄了个窝。”
“张二叔,你弄这个陶罐给兔子搭我挺好的,兔子就喜欢这样的吧。但它的毛长,放在外面,毛容易弄脏,到时候兔毛就不值钱了。”
张老栓也没想到这个:“姜干事,我没想到这些,我就想着家里正好有这些陶罐,扔了怪可惜的,就不花那个钱做兔笼了,就拿来给兔子搭个窝,这两天兔子也没怎么出窝,你说这可咋办?”
“也没关系,给它们搭个棚子,用竹杆围一圈,地上铺上稻草,每隔几天换一次,也是可以的,如果嫌弃麻烦,就找刘大叔做个兔笼子。毕竟咱们挨着大山,黄鼠狼还是有不少的。”
张老栓这才想起黄鼠狼,把这给忘了,忙道:“搭棚子我会,我这两天就用玉米秆弄个棚子,稻草咱们村里多,每天换都能行,今天我就把兔子围起来。”
姜糖主要是看着张老栓这陶罐用的好,废物利用,兔子也喜欢。
其他的倒也没什么,注意不让兔子生病就行。
刘秀兰看了张老栓的鸡后,选了一只肥的。
临走的时候,两家都很满意。
张老栓要了一半的钱,剩下的要了姜糖三斤的二合面。
刘秀兰觉得在村里买鸡,比在市场上买便宜多了,还不要票,省了不少钱。
所以,刘秀兰特别喜欢来姜糖这边。
还有,她院子特别大,后院种上菜,以后市里都可以少买菜了,这边种的都吃不完。
母女俩走在回去的路上,刘秀兰道:“这要是上班方便,回家家里有那么大的院子,生活在村里,能养鸡鸭,日子也是很好的。”
“妈,你现在不就过着这样的日子吗,我一个星期回去一次,你需要啥,女儿直接给你买了。”
刘秀兰呵呵笑了下:“也是,你这个包队干部干的好。”
“妈,这种思想可不能有,你女儿可不想因为你的喜好,一辈子当包队干部。”
“嗯嗯,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