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52章医闹真相 - 造反!造反!造反! - 芒果眼镜娘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2章第52章医闹真相

第52章第52章医闹真相

通过他人对保和堂事件的描述,苏半夏对吕夫人的印象是这样的:

在吕家服侍公婆,伺候丈夫,养育儿女,多年来任劳任怨,没有自己的喜好与生活,活得十分麻木。

即便丈夫好赌,将家里有价值的东西都拿去卖掉抵债,她还是选择为了年幼的儿女隐忍,只会在无人的夜晚一个人偷偷掉眼泪,迷茫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期盼丈夫能够早点回头。

吕夫人是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教育出来的,在家从夫,出嫁从夫,一个非常传统的女子。

这样的吕夫人会带着吕二的尸体上保和堂医闹,是不是被逼到极致,需要钱赎吕大丫,没有其他办法?

见到人后,苏半夏推翻了以上所有的刻板印象。

因为真正的吕夫人是个很温柔的女人,她的眼里有光,从不曾被生活磨平棱角。

苏半夏敲开门,自我介绍后,吕夫人请她进去,为她倒了热水,还请她去火炕边坐,火炕边放着青布底竹叶纹的绣棚,还有一本手抄的《论语》。

“不知苏师爷有何贵干?”吕夫人似乎受过良好教养,行走、坐姿都称得上赏心悦目。

这一点在案卷中并没有记载,更没有提及吕夫人的出身。

苏半夏看着手里刷得干干净净的杯子,想到进来时整洁干净没有积雪的院子,便知主人是个极为勤快和爱洁的性子。

“吕夫人。”

“叫我元娘吧。”

苏半夏点头,笑着问道:“不知元娘是哪里人士?听着口音有些像南方人。”

元娘微笑颔首:“是的,我是苏州人士,六岁那年随家里人流放到宁州的,苏师爷可以在衙门里查到相关卷宗。”

竟也是流放而来?苏半夏表现出自己的惊讶。

“不知元娘一家是因什么罪名被流放的?”

元娘心中感慨,世人知道她们一家被流放,都会问“你们犯了什么罪?”,苏半夏却能换个问法。

许是女子心思更为纤细,也许是云家和他们家一样,都是蒙受不白之冤,这才更能理解被流放的人不一定是真的有罪吧。

“我的祖父是江南府知府,因江南决堤,发生洪灾,朝廷赈灾的二百万两白银丢失,全家被流放到了宁州。”

苏半夏:“……”

南方人士调往北方当县令,江南人士流放到北方,老皇帝这么喜欢南人北调吗?

“那么多白银是怎么丢失的?”

元娘摇头:“事发时我才六岁,很多事都记不清了,唯一记得的一点是祖父做事一向谨慎,确实是亲眼看着白银入库,做过检查,因此后续赈灾银丢失,祖父难辞其咎。”

不用多想就知道元娘的祖父是被当成替死鬼了。

兴许对方就是看中元娘祖父的谨慎性子,让他只能吃下这个闷亏。

苏半夏上门的目的不是这个,不再多问白银丢失案。

“元娘,我今日上门,其实是为了问吕二的案子。”

元娘微微点头:“您请问。”

苏半夏便真的问了:“吕二是你婆婆毒杀的吗?”

一旁当了许久隐形人的高子,整个人都快炸了。

师爷哟,哪有你这么问话的?一点问话技巧都没有,还不如让他来呢。

令他没想到的是,元娘还真的老老实实回答了:“是的。”

高子:???

嗯?嗯??三年前你要是这么个有问必答的态度,虞县令至于听到要来找你谈话就头疼吗?还抢了原本属于他的任务。

苏半夏:“能否细说?”

元娘点了点头,娓娓道来。

和苏半夏猜测的差不多,吕母的确是因愧疚才毒杀亲子,不过这份愧疚中还夹杂着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判决下来的当日夜里,祖父就在牢里吊死了,我们一家人从江南赶到京城为祖父伸冤无果,没几日被流放三千里到了平县,途中祖母、父亲、母亲都死了,就剩下我一个。”

“交接衙役见我年纪小,没给我安排什么活,可我太小了,还是很难活下来,是娘见我可怜,把我带回家养大。”

“到了出嫁的年纪,娘找过好几次媒人,一听我是流放过来的就不同意,同意娶我的都是老鳏夫,娘不愿意,让我等了两年,把我许配给了吕二。”

吕母本想着: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情分在那,日子肯定过得好。

刚开始他们的确过了一段蜜里调油的生活,吕大丫就是在那样的背景下出生的,直到吕大丫八岁那年,吕二被人带去了赌场,就此染上赌瘾。

吕二从不是一个多有自制力的人,年幼时被吕父压着读书,吕父死后还有吕母,成亲后交给元娘。

夫妻俩感情好的时候,元娘说什么,吕二都会听,但是后来……

“他在酒楼当账房,认识了太多三教九流的人,那时候我刚怀上俊哥儿,精力不济,等发现的时候他已经泥足深陷,再不听我的了。”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我劝也劝了,骂也骂了,他不听,我没有任何办法。娘对我有恩,没有娘,我可能早死在流放的那一年,所以我不能离开。”

吕母把元娘当女儿养大,一边女儿,一边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难以取舍,但天平的另一端还有年幼的孙子和孙女,她便狠狠心毒死了亲儿。

苏半夏:“钩吻是怎么来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