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扯谎 - 作精嫁进国公府 - 十里潭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8章扯谎

第58章扯谎

不妨借一阵东风。

以那傻子性命为注,向穆元承要人为她窃信,她可以用现代前进缜密灾后重建措施为底气,先斩后奏奔赴西南,再陈情于主上,魏鸾这等以大人为重的女子,必然不会责怪她,如此环环相扣,必能破局。

听闻鼠疫,就是自西南逃难的流民中传开,主上与红莺已去西南半旬,必然已经有了眉目。

她必然能救……他,还能在她那主子面前崭露头角,也能解决那些信,一举两得,不,是一举三得,她只需要付出一点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崔盈握着那张密密麻麻的宣旨,笑意总算是在嘴角绽放。

这个计策还不错,崔盈揉了揉自己酸胀僵硬的肩颈,眉宇间有几分疲倦,一双美眸却是熠熠生辉。

自她卷入这涡旋,便终日劳于案牍间,不是看账本,就是翻医书,总是写写画画,不知是琐事冗杂,还是她这脑子记性愈发差了,许多事她若不记在纸上,便转头就忘。

以上京这边目前局势来看,接手此事的官员手段残忍,也就古代这些百姓,习惯了这种被驯化的日子,不然早就反了。

得病的人治治,命大的,治好的,逃过一劫,治不好就直接拉倒荒郊野岭烧了。

并且崔盈发现他们不注意疫病的预防隔离。

虽不知西南现如今状况如何,也还是将这点记于纸上。

昭仁二十八年,夏,螟蝗害稼八万顷,耕民颗粒无收,自此饥荒降临到这片土地,曾有诗人游历见此炼狱,附诗曰: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闰月也就罢了,水患亦是随后而至,西南传出谣言道,此乃神罚,不过崔盈高中仅剩不多的地理知识分析了一下,是地势缘故,西南本属盆地,蝗灾过后,连日强降雨,河流决溢,山洪暴发,农田淹没,溺死人畜,将耕民种下的第二波粮食彻底摧毁。

最后便是鼠疫,天灾瘟疫,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

崔盈叹息一声。

提笔记曰:

初时螟蝗幼虫秋季产卵,春暖花开之际,破土而出,于盛夏时节羽化成虫。

看着这行小字,崔盈抓脑袋,怎么治?真是服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她又不是学生物学的,现代可以打农药,这古代蝗灾……生物,对了,学生物课时有学到蝗虫天敌,生物防治,让耕民多养鸭鹅,吃虫。

还有什么来着,从源头杜绝蝗虫,消灭虫卵,这种飞虫一般会在低洼地带产卵,将洼地改造成林木,再从蝗虫食物上动手,让耕民改种大豆、苜蓿作物,蝗虫不喜啃食这两种作物,百姓们没有粮食,还可食用蝗虫,这可是高蛋白……

水灾这个比虫灾复杂些许,容她想想。

一天天儿的,怎么不忙死她算了,崔盈平日里打穆元骁手心的竹条,敲了敲肩颈,这竹条,还是他从族学的课业先生哪里偷来的,据说是因为那先生老是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打他手心。

寅时,崔盈用过晚膳,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她有些怵穆元承。

兼之正值这人亡妻,心情低落,崔盈不敢触他霉头,“护身符”又在大理寺狱中,打了三遍腹稿才前去安澜院。

夜色渐浓,星宿熹微,崔盈到了安澜院外,待下人去禀后,她得了召见。

“又是你?不知今日,崔九娘子又有何事相告?爷洗耳恭听。”

崔盈见穆元承时,穆元承好似正在观赏一副画作,他虽未擡头,用往日那种睥睨傲慢的眼神审视崔盈,崔盈却只觉他话中字字句句皆是铁钩刑具,想要从她身上挖掘出什么勾当来,撕开她披着的那层皮。

她抿了抿唇,两掌不安地抓握着衣摆,

“回二爷的话,婢妾,婢妾,想起儿时重病,得游医救治,才活了下来,那游医医术了得,婢妾曾听其提过鼠疫,婢妾以为能为郎主医治鼠疫。”

听到能救穆元骁时,穆元承猛地擡头,那双深邃的凤眸,如鹰隼般锐利,

“既如此,为何先前不说!好一个忘恩的奴才!”

崔盈吓得一颤,“儿时病中浑浑噩噩,记不大清,今日婢妾姨娘来信,午时小梦,忆起此事,是以赶忙来禀了郎君。”

接着便耳边便传来一阵幽幽男声,“既然想起来,为何还要耽搁时辰,还不派人去找,你可知那游医身在何处,爷派人去找。”

“那游医闲云野鹤惯了,只恐不欲为五爷治病,当年他因不肯为城中,城中贵人瞧病,被打个半死了,在路边被姨娘瞧见送到医馆,这才结下善因。”

“哦?当真有此怪癖?那爷便将他捆来。”

你!崔盈哽了一下,她的意思是她去请人啊!!!

“二爷!此等高人若是强求,亦是无用,当日他不愿与豪绅治病,宁死不屈,如今想来也不曾变,若是二爷,您将人捆来,只恐会弄巧成拙。”

说罢,崔盈忙不叠跪下,这人怎生如此霸道专制,她说得是请,不是捆,再说这人是她瞎编的,她不过是要个出府的理由,又想从他手中,要个高手为她窃信罢了。

“婢妾愿尽绵薄之力,姨娘于此人有恩,若是婢妾前去,尚有转圜之余地。”

此时穆元承可算是放下手中那副离不得手的画儿了,他打量着跪在地上的崔盈,一袭黑纱,身姿纤弱,生得花容月貌,与上京众多养在深闺宅门中娇滴滴的小娘子,并无二致,倒是瞧不出她精通魏朝刑律,还结识此等医术超绝的游医。

“呵呵。”

屋中寂静,此事实在有些荒谬,却又寻不出错处,穆元承低笑了几声,压抑极了,他道:

“你倒是个能耐人,想不到小小东宁府,竟藏龙卧虎,有娘子这般人物,让你做五郎的妾,倒是委屈你了。”

崔盈浑身一凛,忙垂首不语,姿态谦卑。

“那就依娘子所言行事,娘子可不要让我失望啊,此事便有劳娘子了。”

“不敢。”

“婢妾,婢妾还有一事,望二爷息怒。”

“婢妾前日禀明二爷,与那大理寺的郑大人旧识,他手中有几封婢妾旧时书信……”

还不待她说完,穆元承似乎已从她的只言词组,窥明他们二人间的情爱官司,“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看来那位郑大人对娘子馀情未了。”

穆元承看她如看一件待价而沽的古玩名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