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第174章
德馨院的宋玉籫如此想,是不希望她的饭票大人李济祉出问题。
不管是从实际的出发,还是因为心底的感情,宋玉籫真是如此的盼望着,诚郡王李济祉能平安。不肖说,虽然宋玉籫嘴里是讲着,儿子李匡旻需要了亲爹,可是,就算是如此,宋玉籫也觉得,她与诚郡王李济祉相处这些年的感情,也盼着诚郡王李济能渡过这个大难关的。
那么,上善院里,一直有心把儿子李匡昐扶上了世子之位的李锦娘,自然更不可能,那是让人踏坏了她的胜利果实的种子。
“嬷嬷,这一回,从元沁院里传来的话吗?”李锦娘对诚郡王府的掌握,那可是强而有力的。比起元沁院的王妃余元青,都是胜了三分。
“是从元沁院来的消息。”白嬷嬷回了话,还道:“主子,咱们准备怎么办?让元沁院跟着后果,捡了果子吃?”
“真落了果子,也得看看元沁院,有没有好牙口。”李锦娘可没有做好事,让别人得了好处的想法。所以,她是回道:“嬷嬷,不必担心。咱们就是做好事,也得好善后的法子想了。更何况,颜氏这个庶妃,要是真这么利害,倒是小瞧不的。”
如果说,没有元沁院的那些话,对于颜小月这个庶妃,李锦娘可能还真有小瞧几分的意思,可是,余元青一提醒,李锦娘心中就是醒悟过来。她似乎在胜利在握时,有些骄傲与得意了。
“主子,那咱们……如果动手?”白嬷嬷瞧着她家主子的神色,就是晓得,这事情真办起来,怕是不小啊。
“哼,什么时候动手。等王妃的肚子大起来,等成德的情况,明郎些再谈。眼下,不是好时机。”李锦娘可不是那等冲动之人。成德的康平帝也病了,诚郡王李济祉也病了,在这等时候,对于诚郡王李济祉的恰好病了,李锦娘是表示怀疑的。
所以,李锦娘在等待了确切的消息。
成德,康平帝于行宫里,真是病得非常的严重。
可越是因为如此,一位在寿命最后年限的帝王,反而越是在意了,他的后面之事。
太子不知道亲爹的想法,他被直郡王李济堤暗中散波的消息,还有某些有心人的话,给诱惑了。至少,国舅爷的某些话,在太子的心底少了根。
“殿下,此去成德,当暗中布置一二。”国舅劝解,还是讲明了,这等危局之下,更是应该立于安全之地。至少,太子是国舅爷的希望,国舅爷自然非常想,借着这个机会,东宫的太子,直接变成了帝王啊。
“舅舅,何出此言?”
国舅爷的某些话语,不肖多讲,单是那语气,就是已经足以说明了太多的问题。
“殿下,圣上如此于成德驾崩,殿下前去,可以保护左右,护卫殿下安危之人?”国舅爷反问道。太子李济礽是反驳,道:“岂会如此?行宫之中,皇家的侍卫……”
这些侍卫中,有多少人,是向着太子,又有多少是向着大皇子李济堤,这中间实在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国舅爷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很得要,至少,对于太子李济礽而言,非常重要的问题。
“殿下,直郡王于圣上面前侍驾。”国舅爷这话,是点出了太子心底的在意之处啊。正是因为这一点,太子去了成德之前,那是得把手上的力量,也是派着法子的弄去了成德。
至少,康平帝若是驾崩,太子那自然就能平安的继位。不会半道上,被直郡王李济堤这么个庶出的大哥,是捡了便宜的果实。
太子李济礽的缓慢与迟速,不肖说,东宫的属官,自然是有人提了反对的意见。
百善孝为先啊,治了天下,大庆朝打的招牌,可就是“孝”之一字。
可是,有了国舅爷在后面的提醒,再加上太子李济礽对直郡王李济堤的超级不信任。于是,太子李济礽赶去了成德的时间,比康平帝预想的,要晚了整整三天。
三天啊,如果是一场战事,那是黄花菜儿也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