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误会传呼机
严东发现,不知从哪天开始,王林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过去,他对严东热情,真诚,遇到困难竭力相帮。就是在酒桌上,严东酒量比他们几个秘书小,每次都是王林站出来给他带酒。如果有人灌严东酒,他必会第一个站出来替他解围。 有一次,严东在望东山大酒店请客吃饭,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大队长计康想把严东灌醉,盯着他一杯一杯劝酒。王林看不过,拍案而起,说:“计大队,你这不是欺负人吗?你认为你是稽查队长,有权查处严东,就逼着他喝酒。来,我跟你喝。”
说完,他拿过酒瓶倒了满满四茶杯白酒,端两杯放在计康面前,然后两手各端起一杯酒,一仰脖把两满杯酒喝个精光。严东打心里感激他,一直认为王林就像一个老大哥一样照料自己。
但是,他实在不清楚自己是哪里做的不周,让老大哥心里产生了不痛快。
最近几次聚会,严东都主动坐在王林身边。他总是会找机会挪到离严东比较远的地方去。在喝酒上,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照顾他。有一次,别的座位都坐了人,一顿饭,王林都把身子侧着,背对着严东。
王林的变化,文钊看出来了,但文钊没有表达态度。邓博吉也看出来了,还专门问他:“王老兄,你怎么搞的?对严东有意见呀?”
王林矢口否认:“没意见,没意见,都是朋友,有什么意见啊?”
甚至有两次,严东请他们秘书科喝酒,王林推脱家里有事没有参加。
严东想,这里面肯定有原因,可能自己在什么事上处理不当,让王林产生误会了。是什么让他误会了呢?严东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来。为了解开心结,严东还专门问过邓博吉。
邓博吉说:“我也看得出来。但我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你们之间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你处理的欠妥?”
“我对他们几个人完全一视同仁,我俩也没有过任何牵扯,就是无缘无故地,他就对我产生间隙了。”严东痛苦地说。
王林没有少帮过严东,不管在哪方面,只要严东一个电话,他都全力以赴。大家相处一直很愉快,交往,帮忙,喝酒,都是那么坦荡,真诚,磊落,严东希望跟这几个朋友能够相处一辈子。
严东为此十分苦恼,眼看着王林一步一步疏离,他毫无办法。
一天晚上,邓博吉跟严东在鼓楼旁边的青枫茶楼喝茶。邓博吉的传呼响了。
“你手机借我用一下。”邓博吉对严东说。
严东把手机递过去,邓博吉给对方回电话。两个人在电话里讲了半天,严东在旁边默默喝茶。
挂断电话,邓博吉把他那只大汉显中文传呼机从腰间掏出来,在严东面前晃了晃,炫耀说:“你可知道这个传呼谁给我买的?”
“谁给你买的?白静买的?”严东问。
邓博吉摇摇头,卖了一个关子,说:“你猜猜,你再猜。”
“不是白静,那就是费莹。”严东肯定地说。
邓博吉又摇了摇头,“不是,你继续猜。”
严东看着他的脸,想了半天,说:“不会是洪娇给你买的吧?”
“她怎么会给我买传呼?何况,这么贵重的东西,她舍得?”邓博吉嘴里呵呵笑着。
“我就猜不出来了。你说吧,别再卖关子了。”严东说。
“顾向东,财政局局长顾向东送给我的。”邓博吉得意地笑着说。
“那老顾挺大方。”严东说,“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给你送礼呀?”
“他为什么不能给我送礼?找县长,报政绩,他哪样不需要我帮忙呀?”邓博吉说,“你以为我就是管几个写文章的人吗?”
“当然不是啊。”严东说,“能送给你这份大礼,需要你帮的忙也不小吧?”
“这几年枫杨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收入连年进位,市里去年一家伙给枫杨定的任务过大,今年完不成了。他不怕县长穿小鞋吗?就想让我在王县长面前给他打掩护。”邓博吉说。
“哦,这样啊。”严东说。
“你可知道,老顾刚送我传呼那会儿,办公室几个同事都问我。他们知道,我不可能自己花钱买传呼机,我就对他们说是你送给我的。”邓博吉说,“老严,你给我担了一个假名义。”
听了邓博吉的话,严东蓦然想起了王林的变化。他终于找到王林对自己有意见的根源了。
严东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对邓博吉是有看法的。文钊,王林,马继华,许世贵,还有县委办那边的邱林枫,吴正云等等,都跟严东过从甚密。这个消息传出去,难免不叫别人有意见,同样是朋友,同样遇到事出面帮忙,单单给某一个人买了这么贵重的东西。
他的这一句话,一不留神会破坏严东在枫杨县委县政府两套秘书班子里的生态平衡。
严东想,事已至此,也不便跟邓博吉说什么,邓博吉这个话也不可能传播范围很大。但是,王林和文钊肯定是知道的。好在马继华从办公室调出了。为了维护跟王林、文钊的友情,干脆给他们俩每人买一部传呼机。
严东问邓博吉:“你这传呼什么牌子?给我看看。”
邓博吉从腰间掏出传呼递给严东,说:“摩托罗拉。”
第二天,严东到位于文昌街南头的县邮电商场,花两千九百块钱,买了两部摩托罗拉汉显传呼机,送给文钊和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