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平洲分院(四)
五天后,忙着在刘家书铺做青松书院宣传工作的姜溯霜得到了熊知府传来的好消息。
除却的确不想离开自己老东家的几位举人老爷,共计有三名夫子从富商家中辞职,决定加入青松书院。
另外,因为姜溯霜的宣传工作做的好,在刘家书铺的几日里,她也遇到了几个时常来买书的举人秀才,听到姜溯霜的介绍心思一动,想一边在书院教书,一边继续考功名的。
毕竟读书的开销很大,他们若是专心读书,如何能扛起家中重担?这样一份既可以读书又能赚钱的差事最合适不过了。
青松书院的名气在京城周边的几个州府十分响亮,在其他比较偏远的府城却不见得。古代交通闭塞,消息传递也不及时,纵使有王时这位优秀毕业生在,平洲百姓也不见得会有多认可青松书院。
这些举人秀才想来教书,完全是因为熊知府给他们画下的“大饼”,当朝大儒李知渊李学士就在京城的书院教书,若是他们来平洲分院教书,是有机会见到李学士的,还能听到李学士讲课。如果日后决心继续参加科举呢,还能直接去京城的书院读书。
频频被提起的李学士正背着自家老妻在花园偷摸喝酒,突然间打了几个喷嚏,他左右看看,还以为被人发现,连忙把酒藏进了怀里。
亲自来通判府上送名册的熊知府得到了程隽安的一副字,觉得自己这几天没白跑。
“那些富户那么轻易就把人放了?”姜溯霜问,因为据她这几天打听到的消息,有的夫子不是不想走,实在是家里少爷太跋扈,没人管得住,家里便不放人,实在是找不到先生了。
搓着手的熊知府谨慎回道:“这不是沾了李学士的光吗?还有便是……书院收学生可有什么要求?”
姜溯霜了然,不就是想送自家孩子来读书吗?
但青松书院不是好进的,也不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收的。
“这个简单,”姜溯霜笑眯眯,“入学考试通过了就行,哦还有,我们书院的传统呢,若是入学考试过了,还要在书院试读五天,若是五天能坚持下来,便可以入学。”
“还要……试读?”熊知府一脸疑惑。
“对,”姜溯霜点点头,“我们书院的学生凡事都要亲历亲为,不能带书童不能带小厮,每日有农桑课。”
“……这,这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熊知府愁啊,那些被家里宠得无法无天的少爷如何能受得了这些?
姜溯霜收好熊知府送来的夫子名册,“麻烦熊知府了,反正你也没答应,这些夫子呢也已经跟他们那些人家没什么关系了,若是他们派人来问你入学的事情,你便说十日之后有入学考试,叫他们来应考便是。”
“这……”熊知府欲言又止,庆幸自己事先没对那些富户许诺过什么,“都听郡……都听您的。”
“对了,三日后有夫子的考试,到时候熊知府要来凑凑热闹吗?”
“夫子也要考试?”
“当然了,不仅要考试,还有三个月试用期呢。”虽说平洲的师资不及京城那边,但也要考校一番,才能知道哪些人有真才实学,哪些人只是浑水摸鱼。
“这三个月里,若是表现好便可以留下教书了。”没有试用期,若是有些人心术不正混进书院,那可就不好了。
姜溯霜问他:“熊知府来吗?届时还能与我们程院长一同看看夫子们的文章,一同评判。”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闻言,熊知府眼神亮晶晶的,“来!”
“那学子的入学考试也一并劳烦熊知府了。”
“一定一定!”
有了夫子,生源便不是问题了,青松书院束脩不高,在书铺做宣传的时候便有好些人来问询。
姜溯霜干脆找印坊加急印了一批宣传册出来,来书院看书的都给一张,上头的信息简单明了,都是一些书院介绍,夫子介绍,入学要求等等。
“不过是个小书院,作何这么多要求?”一名书生斜着眼睛看手上的宣传单,明显是一副看不起的样子。
一旁的一名妇人却看得仔细,跟同行之人道:“你瞧这书院的束脩,价钱合适,我都想送我们家那个去试试,便是考不上功名,多读点书也好。”
“的确是,只是这入学还需要考试……会不会很难啊。”
姜溯霜听到两人的谈话,连忙过来解释道:“这位大娘家的小公子可开过蒙了?”
“便是在周秀才那里开蒙的,”那名妇人忙道,“我们都是普通人家,算不上什么公子的。”
“咱们书院的入学考试也就是摸个底子,好根据成绩分成班级,再说了,这不是还有五天的试读吗?”
“试读可要交束脩?”
“不必,只用交伙食费就行了。”
“这上面写着还要上农桑课?”
“是要上农桑课。”姜溯霜耐心解释,“大娘您想,那些学子们整天坐在课室里读书,腰酸背痛的,脖子和肩背僵硬,身子骨都比较弱,一入冬便容易受风寒。我们这农桑课也不是真要他们种多少地,让他们活动活动身子反而利于他们读书。再说了若是日后考中功名,做了官儿,却连麦子几月成熟都不清楚,还谈什么为民做事?”
见这两个妇人动了心思要给自家孩子报名,那一直站在旁边翻书的书生又冷言道:“哼,真是花言巧语!读书人不好好读书,却整日去种地?笑话!”
姜溯霜也不生气,毕竟这几天天天都能遇到类似于质疑的话,她走过去,笑眯眯问:“敢问这位兄台,是何功名?”
那人十分骄傲的扬起脸,“在下于五年前便考中秀才了?”
“哦?”姜溯霜又问,“那这位秀才相公,何时考中举人呢?”
那书生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便是……便是……下次我一定……”
说着说着竟恼羞成怒,“同你有什么干系!便是入了你这书院读书便一定能考中举人吗?”
“考不考的中举人我不知道,”姜溯霜故意停顿片刻,一字一句清晰道:“不过……新上任的平洲通判,今年殿试陛下亲封的状元便是我们书院出来的,不如我把他叫来,你亲自他?”
那书生瞪大了眼睛,姜溯霜却已经无暇看他了。因为,听了姜溯霜这一番话,周围还在犹豫的,仍在旁观的百姓,一拥上前将她围了个结实,争先恐后要给自家孩子报名呢!
下午回了王家,出门分头去办事的程隽安和姜溯霜吃过饭,又跟王母打了声招呼便回了自己住的小院。
姜溯霜一下子瘫倒在矮塌上,“今天真累啊,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程隽安给她倒了一杯热茶放到手边,又坐到她身边给她捏了捏肩膀,“明日书院便可以动工修建了。”
“那就好,明天我教几个大娘后厨的规矩,你呢?什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