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一步,稳了
刘玄看着巴图的样子,眼中闪过一抹狡黠。
又猜对了。
巴图这副模样,分明是被说中了痛处。
这后金朝廷,怎么可能让军中大将去领绿营。
必然都是些军中里的闲散余丁,或是犯了错被降职的末等军官,在旗营里混不出头,才被扔来管绿营。
这样的人,最看重的便是手里这点兵权。
二百绿营兵虽弱,却是他立足之本,是向上面证明自己有用的唯一筹码。
刘玄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恭谨:
“绿营初建,弟兄们皆是农夫出身,若要成军,需得慢慢来。”
巴图打断道:“说的容易,我绿营不向前,上面的大人肯依?”
他不傻,组建这绿营时,巴图心里清楚。
只要倭寇一日不除,剿倭的名义就一日管用,便能名正言顺地向县里要粮、要枪、要甲胄。
毕竟靖边墩一丢,倭寇长驱直入,一路能冲到县城,到时候别说百姓,就是那些养尊处优的权贵老爷,也得成了倭寇刀下的肥肉。
所以他们一定会捏着鼻子认了这绿营的开销。
最好是能留着这靖边墩的倭寇,利用他们,将自己手中的绿营练得兵强马壮。
但上面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他还记得上任那天,总兵大人对自己训话:““靖边墩是扼守要道的咽喉,你去了,须得速速收复,若迁延日久,以叛国论处。”
巴图重重地叹了口气,“罢了,慢慢练兵是不可能的。”
说着,他抬眼看向刘玄,“你有什么法子就直说,别绕弯子。”
刘玄眯了眯眼,低声道:
“硬冲自然是下策,我有一法,可不伤及我军筋骨,亦可收复靖边墩。”
“哦?”巴图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前倾了倾,“快说!”
刘玄眼神一锐:“兵不在多,而在于精,靖边墩有百人守着,却被五十倭寇端了窝。”
“今夜,我愿领十人前去夜袭,摸黑杀上墩去,乱中取势,一举袭取靖边墩。”
巴图猛地抬头:“十人?”
“十人足矣。”刘玄斩钉截铁。
“你的意思是?”
““多了反倒是累赘,人少目标小,动静也轻,更容易得手。”
“而且……我等缴获的倭寇军械,不多不少,正好够十个人用。”
“只要穿上倭寇的军甲,再趁着夜色摸过去……”
他顿了顿,“就算不成,折损的也不过十人,于咱们这二百绿营而言,算不上伤筋动骨,还能摸清倭寇的底细。”
“可若是成了,这收复靖边墩的功劳……”
巴图的呼吸渐渐粗重起来,正要说话,帐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巴图直起了身子,望向帐门。
“大人!我们回来了!”
帐帘被猛地掀开,就见那两个亲兵带着廖元进了帐,每人手里都提着血淋淋的人头。
“大人!”为首的亲兵单膝跪地,将首级往地上一掼。
“永安村土墙下果然堆着倭寇尸首,足足十具!还有打刀、长矛、甲胄等军械,分毫不差!”
“查其装扮,五个足轻,三个地侍,一个武士和一个骑将。”
“这颗首级,便是那骑将的。”
巴图的目光扫过地上的首级,眼前一亮。
“好!好!”
亲兵接着说道:“大人,还有两匹矮马,是那骑将和武士的坐骑,属下已让人牵回营中了!”
“马?”巴图眼睛更亮了。
大步走到帐门,果然见帐外拴着两匹棕黑色的矮马,虽不算神骏,却也筋骨结实。
“好!”
巴图回身进帐,重重拍了拍刘玄的肩膀,满是亲近。
“既有这般神勇,我还有什么不信的?”
“今夜夜袭靖边墩,就依你说的办!营里的人,你随便挑!要什么家伙尽管去库房拿!”
刘玄躬身接令:“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