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换脸 - 朝夕 - 寒露寒露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朝夕 >

姐妹换脸

姐妹换脸

凤仪得到太子殿下的安慰,心情大好,身体也逐渐恢复,太子殿下每日下朝都会来看望她,送些补品。太子和凤仪商议大婚之事,太子对她说:“朝廷规定,历代君王在登基之前,要去往各个州县视察民情后,回来方可举行登基仪式和封后大典。

凤仪说:“臣妾会在宫中,安心等待太子殿下回来。太子殿下一路保重!”

由于太后希望自己也能够看到大昭风土人情,于是吩咐才华横溢,绘画技艺精湛的李太傅之女李婉跟随太子殿下一同出宫视察,并把沿途的所见所闻都一一用画笔记录,带回来给太后欣赏。

李太傅之女李婉,从小入太学,与太子殿下一同念书。由于容貌出众,才情了得,被称为皇城第一才女。被太后娘娘召入宫中作女使,深得太后赏识与信任。李婉从小就心悦太子殿下,希望入宫为妃,所以大家都说:“她自愿入宫中做女使,就是为了日后能够成为皇帝的妃子。”

凤仪和素心在东宫花园里散步,偶然听到宫女们在议论李婉,说她居然可以做为女使,跟随太子一同出宫巡察,看来太后娘娘是有意让她日后成为太子的妃子。这些都被凤仪听到了,但她没有打断宫女们的话,只是悄悄的和素心离开了。

回到寝殿,凤仪心中有些忧虑,不知这李婉是何方人士,日后会不会威胁到他与太子殿下的感情。这时青儿进来送汤药说:“凌姐姐,该喝药了。”

这时素心乘机问青儿说:“青儿姐姐,听说宫中有一位女使跟随太子殿下一同出宫巡察,可有此事?”

青儿回答:“确有此事,那是李太傅之女李婉,她画功了得,太后娘娘特意派她跟随太子殿下,沿途描绘大招的风土人情,带回宫中,太后娘娘可以经常观看。”

素心继续问:“那此人相貌如何?”

青儿回答:“青儿很小的时候在太学见过一面,她相貌端庄,秀外慧中,样貌十分的出众。当时大家都夸他是皇城第一才女。对了,这次太子殿下大婚典礼,太后要求:她会亲自给太子殿下和凌姐姐作画,让全城的百姓都可以看到我们玉树临风的太子殿下,和倾国倾城的凌姐姐。凌姐姐上次在宫中花糕宴上的梅花妆,全城各坊的女子都在效仿,由于大家只是听说,并未见到凌姐姐真容,这次大婚正好可以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了,所以全城的女子都很期待。”

凤仪听了,心中更是不安,自己脸上的这道伤疤,怎可在大婚之日以示众人,大家以为倾国倾城的皇后,居然容貌是此等丑陋,那将会成为全天下的笑柄。想到这里,心中更是坐立不安,立刻对素心说:“你且书信一封给吕太医,问除了割皮换脸之术之外,是否有特殊疗法可以暂时遮住脸上的伤疤,以解燃眉之急。”

素心回答:“是。”

太子带着李婉和部分军队一同出发,他们第一站选择苍州城,李婉扮成男侍从,一下车,就被大漠一望无垠,苍茫辽阔的美景所折服。于是对太子说:“这里真美呀!与皇城截然不同,我要画出大漠这独特的气质。”

太子殿下说:“苍州城乃我朝西北第一防线。你若细细体会,更能发现这座城池的厚重与担当。”

李婉说:“太子殿下说的是,婉儿一定会的。”于是准备进城。

而太子此时看到眼前的城墙,不由自主的回想起那日攻城之时,凤瑶独自骑马,不顾自我安危勇于爬上城墙的场景,一切仿如昨天,历历在目。本想自己有朝一日,会带着凤瑶一同故地重游,来看看这座历经风霜,依然屹立不倒的城池。没想到今日,却是孤自己一人前来,佳人已不在。太子走入城内,眼前浮现的全都是凤瑶昔日与他在一起并肩作战的场景,思念如潮水般再次涌上心头,让人无法自拔。

经过这几日对苍州城的游历以及体察民情,李婉决定拿起画笔,画出这西北大漠的一抹独特的颜色。李婉听说了那日苍州城之战的经过。于是对太子说:听闻太子妃在苍州城一战中表现如此英勇,与太子殿下并肩作战,在城内传为佳话。婉儿决定以此来做画,只是婉儿并未见过太子妃的半分神韵,不知如何是好?

太子听了说:“你且安心作画,剩下的部分由本宫亲自来完成便是。”

婉儿听的十分开心,于是说:“婉儿遵命。”

只见婉儿拿起画笔开始作画,过了一会儿,画中留下一片空缺之处,太子殿下提笔画出太子妃当日在战场上冲锋在前,骑马射箭,英姿飒爽的场景。

婉儿看完画,由衷的夸赞说:“太子妃果然是女中豪杰,与太子殿下是天生一对,让婉儿钦佩又羡慕。”

太子只是静静的看着画中的凤瑶,没有再做声。也许凤瑶出现的每个画面,已经印刻在了太子的心中。他们离开苍州城,又来到锦州城,查看了当地民生,锦州在李忠阳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富足,一片祥和。

太子离开锦州城,下一站来到了宁安城,宁安城是宁王管辖区,风光秀美,太子和凤瑶曾经来这里剿匪,对这里的一切都十分熟悉,亲切。

太子和宁王半年未见,一起宴饮。太子问宁王:“我让你打听的那位黑衣女子,可有眉目?”

宁王回答:“臣弟在宁安城内,四处打听,都不见那位女子的踪迹。让太子殿下失望了。”

太子就猜到会是这个结果,于是说:“无妨。”

“太子殿下这次打算在宁安城待多久?”

“明日,我将自行出访,婉儿就交由你来照看。

宁王明白太子心中的苦闷,于是也没有再多问。自从上次看到太子妃,就知道太子心中的苦楚,所以才急着要找寻哪位黑衣女子。他知道太子是要一个人去散散心,还在抱着能够找到此女的希望,不愿放弃。

太子一人带着行李,骑马来到了狼牙山,见到了昔日狼牙山的寨主。寨主热情的接待了他之后,他继续顺着山路,游览这大好河山,无意来到北面悬崖边,看到了当时与凤瑶一起逃难是用过的藤蔓,如今的藤蔓还是那样郁郁葱葱,却让人如此伤感。

太子立刻想到了当时他们一起避难的小木屋,于是上马骑行到河边,寻找那日的小木屋。当来到河边时,发现河边搭着一个烤鱼的木架,跟当初凤瑶给自己做烤鱼的木架一模一样。太子一看,十分激动,不顾马匹,立刻去寻找小木屋。太子闻到一股梅花的香气,顺着香气寻找,真的找到了。屋前的那颗梅花树居然开花了,清远悠香。推门进入,里面摆设简单质朴,桌上的竹杯刻着梅花图案,梳妆台上的梳子也有一股梅香,太子打开旁边的盒子,里面放着的居然是那枚梅花型发簪,太子非常震惊,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吃惊的说:“一定是你,就是你。”太子立刻出门,疯狂的到处寻找凤瑶的踪影。

这时,采集野果的凤瑶回来经过河边,突然看到一匹马在那里悠闲的吃着草。他过来仔细一看。认出这是太子殿下的坐骑。她十分惊慌,手中的野果掉下,都没有察觉,立刻离开,躲在河岸边的树下。

这时,太子走到河边,看到散落一地的野果于是大声呼喊:“我知道,就是你,你为何要躲着我?你出来呀?”

躲在远处的凤瑶看到此景,用手捂着嘴唇,暗暗的哭泣,原来太子殿下未遗忘过自己,心中一直都有自己,虽然一年多未见面,对自己还是这样情深义重。想到这里,自己痛苦,看到太子殿下如今的状态,凤瑶心中更痛苦。

太子继续顺着河岸,一直在呼喊着:“瑶儿,你出来呀,我一定要找到你。”

凤瑶看着太子远去的背影,终于可以哭出声来,长久以来,压抑在心中的委屈和对太子无尽的思念,在这一刻全部释放。凤瑶多么想出去拥抱太子殿下,可是理性告诉她,不可以这么做,为了妹妹,坚决不可以。如今木已成舟,一切都无法再挽回了。回想当日入宫,直到现在自己与太子之间都是造物弄人,既然天意如此,总是让人事与愿违。那么这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太子找了很久,凤瑶还是没有出现,于是灰心丧气,筋疲力尽的回到小木屋。看着桌上的发簪说:“我一定要等到你出现为止,这次我绝不放手。”太子开始住在此处,他要等到凤瑶出现为止。太子独自一人劈柴,到河中取水,捡拾草坪上的零落的梅花花瓣。一边炉火煮他最喜爱的梅花茶,一边食用山中野果。晚上一个人在院中,在火堆旁,独自吹奏竹笛,笛声阵阵,充满了孤苦与凄凉之音,被凤瑶听到。她独自躲在屋旁的树林里,看着太子孤独的背影,心疼不已,流泪不止。她不能出现,只能以这种独特的方式,默默的陪伴和守护太子。

太子擡头看着天空中明亮又皎洁的月光,拿出那枚发簪,自言自语的说:“那日从青儿口中得知月圆之夜是你的生日,我才立刻亲手打造了这枚发簪,想赠送于你,但一直没有机会,于是在花糕宴上,本宫亲自为你带上,其实是在表明本宫的心意,你应该知晓奈。何从此以后你故意与本宫保持距离。现在细细想来,原来你自始至终就知道你我注定不可能相守,才会如此对待我吧。但你不知的是:那日在西苍王宫,救下你的第一眼,我就已经认定了,你这是那位要与我共度此生的女子。“”

凤瑶听到此处,心中痛苦不言而喻。

太子继续述说着他们的过往:后来你有责任在身,总是想着离开。我就故意编造各种理由,不放你走。我知道我的行为有些自私,但是我不愿意看到你一个弱女子,背负着家族的使命和国家的命运,独自前行。我想保护你,为你分担这一切,即使留在我身边,你还是那样不顾个人安危,总是冲锋在前,让我更加为你担心。所以才无时无刻都要把你留在我身边,才能安心。”

说到这里,月凉如水,太子咳嗽了一声,凤瑶十分紧张,又不能起身前去为太子披上外衣。

“因为遇到你,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勇气与力量,你的平静与包容,就像这轮明月,照亮了黑暗的人生,从此只有光明与希望。可你为何如此狠心,又离我而去,把我独自丢在黑暗之中,让我感觉不到一丝光亮,黑暗已经吞噬了我整个身体,感觉痛不欲生。”太子看着月光,思念之情更加沉重,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

太子从未流过泪,这次居然留下眼泪,可见他情到深处无法自拔,凤瑶看到此景,自责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当初悄无声息的来,又悄无声息的离开,居然把太子殿下伤的如此的之深,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此生都不可饶恕。

所爱之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这一刻,她似乎眼泪这一次已经流尽,再也哭不出来了,她看着天空中这轮明月,仿佛黑夜要将她整个身体彻底吞噬,就在这一刻,心痛麻痹了她的身体,感觉万念俱灰,已经没有知觉了。

到了夜深,太子坐着睡下,寒气逼人,凤瑶再也忍不住,轻轻的走过来,本想用手抚摸他的头,可最终还是迟移了,没有这么做,只是把地上的披风轻轻的披在太子身上,最终依依不舍的看了他最后一眼,选择彻底离开了。这一刻不能留下,只能带走所有的情感。凤瑶远去的背影在火堆与月光的映衬下渐渐远离,背影模糊。

涵风和李婉见太子殿下已经三日未归,于是出来寻找,终于找到此处,清晨到达这里,看到太子殿下睡在屋外,涵风过来叫醒太子。太子醒来,还有以为是凤瑶出现了,擡头一看,是涵风,于是起身说:“你们怎么找到这里了。”是宁王殿下告诉我们太子殿下会在此。

李婉问:“太子殿下还要在此待多久?”

太子一本正经的说:“本宫要有事,暂时不能回去。”

“那婉儿在此陪着太子殿下。”李婉关切的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