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回京
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宝莘就起了床。
从得知消息后,她一直巴巴等到今天。
七年,她的刘四哥哥……终于要回来了!
两月前,姨母告诉她,隋国质子要回隋国了,那么刘四哥哥定也就要回阜国了。
半月前,姨母又告诉她,据驿站传回的消息,刘四哥哥大约还有半月路程便会回到京城。
三日前,姨母最后告诉她,京郊外一个驿站提前往京都送来消息,说人大概会在三日后抵达。
碰巧同行的还有一群籍在京都,从纪山书院学成归来的学子。
也就是说,她嫡兄与沈骋不嵩诮袢栈鼐┝恕
宝莘不愿提她那嫡兄,但现在只要想到马上就要见到刘四哥哥了,她就高兴的要跳起来。
但心里却还是有一点忐忑。
她不知“哥哥”这七年到底长成了什么样,也不知这几年寄的信都是怎么回事。
寄信的地方肯定是没错的,起初几年姨母询问她,她回人可能没收到,后来几年,姨母再问,她扯谎说收到了,姨母探究的看她两眼,之后便没再过问。
宝莘心里是相信刘四哥哥的,她不信他收到了她的信,在可以的情况下还不回复她,她一直这么信着,所以即使没得人的回信,她对他的挂念也丝毫没减少。
只是到底七年未见,多少还是有点“近乡情怯”了。
但朱宝莘的期待与兴奋丝毫不减。
她早早起床,让春桃给她好生拾掇了一番。
前不久她刚及笄,是个可以不用再梳丫髻的姑娘了,宝莘便让春桃给她梳了个少女的迎春髻,头上簪了支錾花的翡翠金簪,描了眉,还擦了淡粉的口脂,宝莘见铜镜中的姑娘,面颊圆润,笑生两靥,酒窝浅浅,对自己的外形她还比较满意。
现下她脸上还有些婴儿肥,但五官组合起来已很是精致可爱了,目前只需如此就好,不需多么令人惊艳。
穿上一身青绿的衣裙,朱宝莘领着李嬷嬷与春桃出了府门。
她现在已长大了,朱A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般拘着她,何况要拘着她也不是这么容易。
而且今日她那嫡兄也会回京。
加之朱宝柠也是要出门的。
所以宝莘毫无顾忌就早早出了门。
在府门外遇见朱宝柠的车舆时,朱宝柠温婉唤了她一声三姐姐,她朝人点点头便躬身上了属于她的马车。
宝莘这几年,除了写信,无聊的时候也没完全闲着。
母亲娘家以前富裕,连带着也给她留下了不少好东西,大都是些值钱的珠玉首饰。
但她也不能拿那些东西去典当换钱,所以她一直都是从姨母的赏赐中弄些钱财出来,宝莘没什么做生意的头脑,只想着存些银两再盘两三个铺子,让姨母派人给她打理打理便行了。
姨母知道她的心思后,果真派了她身边的一人为宝莘盘下了三个铺子,宝莘只偶尔听听经营状况。
在南城门口等着,已过了正午,到了下午申时,宝莘才见到一个地方上甲士打扮与一个黑衣劲装打扮的男子各领着几位同样衣着的人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前头,身后是一辆蓝顶的马车。
马车一角横梁上挂了只青铜銮铃。
这辆马车后紧跟着一辆青绸翠幄,风格略有不同的马车,车旁围绕着几位与打头的那位骑马劲衣男子同样装束的人。
两辆马车后隔一段距离,还有几辆车,制式要稍显普通,这几辆马车周边也随着几位骑马的甲士。
出门时天气还好,过了大半日,现在已有些泛青了,宝莘远远瞧着那行人,愈近,她眸子愈亮。
等领头的甲士在城门前勒马停下,青铜銮铃也短暂轻轻摇晃,发出悦耳的声音。
宝莘在城门边,手不觉在袖中握紧。
此时城门边耐着性子等的人不少,大都是些守望学子归来的家眷。
天气阴沉,又已快临近黄昏,进出城的百姓此时没多少,见到这一行人大都退至一旁瞧热闹。
马车停下后,车内人皆知是何处到了,有等不及的学子掀开车帘,瞧见在城门边望眼欲穿的家人,已顾不得许多,赶忙跳下了马车。
那些家眷见着人,视线瞧眼打头那辆没什么动静的马车,见自家郎君朝这边挥着手,便觉应无事,便也顾不得许多相携着往自家人方向去了。
此时还在城外,不在皇城中,而且此次在半路中碰巧同行的这位殿下,众人皆知其没什么权势,脾气也温和,所以大家也就没那么多顾虑,都沉浸在亲人相聚的喜悦中。
一时城门外,就有些热闹。
打头那辆却迟迟没动静。
宝莘一直注意着打头那辆车,她余光注意到这辆车不远处似乎有两个熟悉的人影下了马车,其中一个人影视线在人群里扫视一圈,最后落在她们的方向。
宝莘未看过去,也不知他到底看的是她的方向,还是在她身旁不远处的朱宝柠方向。
朱宝莘注意到,沈掣绺缢坪踉谕早已上前去的沈家仆从寒暄。
沈澈孟褡⒁獾搅怂方向,宝莘正想转头朝人笑笑,结果她刚准备转头,目光却就在打头那辆马车上定住,她见有一只修长匀节的手,从里向外伸出,挑开了一角帘子,然后便有个戴面具的男子不知从何处出现,恭敬立在马车旁,替人完全挑起了帘子。
瞧见一些内里情形,宝莘一瞬心跳加速。
她终于见有人垂首躬身出了马车,然后如一尊雕像般身形挺拔修长的立于车前。
人袖手而立,但方才缓步从马车里走出的动作,一举手一投足都如画般令人忍不住想长久的回味。
再加之人此时缓缓抬头望向阔别七年的巍峨城楼,如墨眉峰,舒展眉眼,以及唇边那抹温柔笑意,都令人丝毫移不开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