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我们的时代.1》(7)
初入商海
康朴公司的高层代表又分别从美国和香港飞到北京,这次他们反客为主,把商谈的地点定在他们下榻的西苑饭店。林益民挺高兴,说省去了洒扫庭除的麻烦,谭启章却说康朴是想为自己营造主场,让咱们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不自在不自信,看来这次比上次来者不善,林益民方才的轻松瞬间一扫而光。为以示隆重并展示实力,谭启章下决心请所长出面向院里车队要了一辆新添置不久的奥迪100,但确定与会人员时遇到麻烦。除去司机车里只能挤进四个人,而要去的人共有五个,裴庆华见状马上表态他不用坐车,因为魏公村离西苑饭店咫尺之遥,溜达着就到了。
裴庆华并未如他所说溜达过去,因为担心真要走几里路他的皮鞋肯定受损不小,至少尘土就得落一层。他是骑车去的,把车停到首都体育馆南门外,然后穿过马路就进了西苑饭店。因为担心穿得过于臃肿有碍观瞻,裴庆华只在西装和衬衫之间加了一层羊毛衫,一路顶风骑过来冻得够呛,但他在会议室里没坐多久就开始冒汗,既是因为空调强劲更是因为商谈的气氛一上来就近乎剑拔弩张。
康朴方面的四个人上次都见过,主谈还是那个主谈,翻译还是那个翻译,裴庆华也和上次一样坐在最边上。康朴主谈的美国人明确说,选择华研公司的前身“微机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做维修服务是因为看重研究院和研究所的牌子,客户会天然地信任由国家级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做服务,但客户会接受科研人员做销售吗?那个翻译还公报私仇一指裴庆华,说这不是负责维修的工程师嘛,现在也要做销售了?
谭启章回应道:“我们过去这段时间不仅为客户做服务,也在为我们自己做市场调查,我很乐意把一些结论与你们分享。首先,经过五、六年的市场培育,现在中国主要城市大大小小的单位基本都已有至少一台微机。我说的主要城市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大概四十个;我说的单位是指拥有去年开始搞的统一机构代码的企事业单位,要有自己独立的银行账户。所以今后五、六年不再是向没有微机的单位卖微机,而是向已有微机的单位卖更多微机,现在有一台的卖他一百台,有十台的卖他一千台。第二,微机的维修率与使用率成正比,没修过的微机未必是质量好,更可能是根本没用过,常来修微机的说明经常用微机,微机使用率高的单位自然更可能买更多更新的微机。第三,微机客户的品牌忠诚度非常低,只要有懂行的人向他推荐更新更好的品牌,他很容易听进去,所以不少单位是有几台微机就有几个不同品牌。”
“简单讲就是两句话,”林益民忍不住插嘴,“第一,今后买微机的单位都是曾经修过微机的;第二,替他修微机的人让他买啥他就买啥。”说完就摆出一副“你看着办”的架势。
翻译花不少力气才把这些话的含义解释清楚,康朴的人问:“你们有详细的数据吗?”
“当然,我们用foxbase编了客户数据库系统,这是非常宝贵的资料,我相信这些客户不仅会找我们修微机,也会找我们买微机。”林益民答道。
“我们委托你们向客户提供支持服务,所以这些客户资料也应该属于我们。”康朴方面立刻提出质疑。
谭启章笑道:“应该给你们的已经给了。但请注意,我们不仅为康朴微机提供维修服务,还有很多客户拿着各种品牌的微机来找我们,这些资料我们用不着给你们吧。”他转头问林益民:“康朴的业务量占总量的多少?”
“不到四分之一。”
康朴的几个人互相交换一下眼色,主谈的人又问:“你们对北京以外的覆盖率太有限,刚才你提到四十个城市,那些地方怎么办?”
“我们已经在不少地方有了合作者,有时候他们把机器送过来给我们修,有时候我们把备件发过去。他们可以做我们的下一级代理商,有的可以做经销商直接把货买回去销售。”
康朴主谈的人摇头:“我们双方过去这段时间合作得很好,你们愿意不仅修我们的机器也卖我们的机器,我们当然欢迎。但你们提出的要求与你们目前的实力不相称,我们可以授权你们代理康朴产品,但不会授权你们做总代理。”
“我们要做就做总代理,要么不做。”谭启章强硬起来。
“但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些代理商,这会对他们的业务带来冲击,我们不会同意。”
谭启章微微一笑:“咱们双方合作半年多了,都很清楚康朴的产品卖了多少,再看看ast卖了多少,难道你们满意现在那几个代理商的表现?”
“但你们也无法承诺能卖出多少,我的理解没错吧?”康朴的人反问。
“我们不会占用大量资金向你们压货,所以这种承诺只是个数字游戏而已。但我可以承诺的是,不出两年,我们一定让ast把康朴视作在中国的头号对手!”谭启章的这句豪语却只换来康朴方面再一次摇头,他的脸色立刻变得很难看,近乎咬牙切齿地说:“既然做不成总代理,那康朴的机器我们以后也不管修了!”
“那怎么可以?!”康朴的人一听就炸了,“我们是签了协议的,协议期内你们不可以擅自终止服务!”
林益民忽然笑道:“那好,我们就继续为康朴的客户提供服务,但我们会对每一位客户说,你这台机器的毛病我们已经遇到太多了,康朴的质量确实不行,我们都修不过来,你们以后可千万别再买康朴电脑。”
“你们这是讹诈!”翻译竟然忘了自己的角色,径直跳将起来,被林益民笑容可掬地提醒还是先把本职工作做好,他只得向几位莫名其妙的美国人翻译一遍。
康朴的几个人立刻开始用英语商量,裴庆华竖起耳朵竭力想听个大概,但不得不气馁自己的听力水平实在是力不从心,不由发愁到了美国如何听得懂导师的课。现场会商很快结束,主谈的人很不情愿地问:“那几个代理商怎么办?”
谭启章脸上立马重新浮现出笑容,回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翻译不知是闹情绪还是不懂这种中国特色的套话,竟卡住了。裴庆华便说了句:“casebycase.”
谭启章接着说:“有的肯定不适合继续做代理,可以继续做的我们愿意把他们接纳为我们的一级代理,并尽量不挤压他们现有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