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我们的时代.3》(9)
汉商网与东宝商城合并为东宝网之后,裴庆华设立的汉商资本也在汉商大厦办公,为了避免与原汉商网同仁频繁碰面,汉商资本不大的办公区选在了低层以便与位于高楼层的汉商网分用不同电梯。之前汉商网是大厦的第一大业主,如今汉商资本只是个小租户,但裴庆华仍牢牢霸着汉商大厦冠名权不放,明言这是属于汉商时代的珍贵遗产,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他也要保住。
裴庆华对向翊飞通过茅向前约他感觉很不爽,板着脸问:“小向,你怎么不直接给我打电话?”
向翊飞有些窘,难为情地说:“庆华哥,其实我是先找的谭媛,谭媛让我直接找您,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才又找了老茅。”
“你看看,绕这么多弯子,你未免太生分了吧。”
“不是生分。庆华哥,因为当初我刚到汉商没几个月就走了,一直觉得对不住您,其实我心里始终把您当大哥。”
坐在一旁的卢明说:“小向,那都多久以前的事了?车向网做得不错,你回来跟裴董汇报一下,裴董肯定特别欣慰,毕竟你是汉商出去的人嘛。汉商越做越好,裴董也欢迎你随时回来看看,有什么能帮的他肯定帮。可这些年从来不是谭媛就是老茅在中间传话,你呀就是心思太重,各种想法太多。”
虽说卢明比向翊飞年长三岁,也曾短暂是他的直接上司,但向翊飞毕竟已经当了十年ceo而卢明的头衔始终挂个“副”字,向翊飞并不把卢明放在眼里,但当着裴庆华的面又不好说什么,便只是面无表情看卢明一眼。
裴庆华问:“小向,十年不上门,今天来一定是有大事要说吧?”
向翊飞便把自己打算做线下实体5s店的构想和盘托出。裴庆华认真听完便说:“想法不错。从前年到现在o2o折腾半天都是围绕餐饮业,汽车消费这么大一块市场一直没人切入,值得做。不过我有个问题,把线上线下打通是好的,但为什么非得自己做线下?想办法让现有的4s店跟你车向网的会员实时实地交互就行了嘛。比如饭团网搞的是餐饮业o2o,但黄歆没必要自己开餐馆吧。”
“庆华哥,您说的有道理,但两者在应用场景的频次上有本质不同,点餐是超高频,而买车和保养车都是时间维度上的超低频,再分散到空间维度上的各家4s店,某家店在某个时间段所能产生的交易少得可怜。而从另一方面来说,黄歆未必不想干脆自己开餐馆,他是开不过来,因为餐馆多如牛毛。但5s店我开得过来,中心城市两到三家,二三线城市一家,我做好自营旗舰店之后就开放特许加盟,把时间上的超低频都在空间上集聚到我的5s店,这规模效益就出来了。”见裴庆华默然不语,向翊飞笑道,“您拿黄歆打比方,那我也举个例子,我敢说马云现在肯定琢磨自己开实体超市,不信咱们就等着瞧。”
卢明不以为然:“你跟马云是一回事么?他没有能不能,只有想不想。你呢?你要是能还找我们干嘛?”
裴庆华先用眼色制止卢明,又马上问向翊飞:“尝试先做家旗舰店倒是可行,你是倾向于自己全新搭建还是物色合适的4s店买下来改造?”
“我对4s店非常了解,粗略在脑子里过一遍好像没哪家合适,而且我要打破门店对于汽车品牌的专一性依赖,考虑到时间成本宁可自己搭个全新的。”向翊飞抬手握拳,“不搞则已,要搞就来个彻底颠覆!”
裴庆华不愿多做点评,只是勉励道:“决心挺大嘛,那就着手干吧。”
“庆华哥,所以我第一时间就来找您商量,想筹点资金。”
卢明立刻眉毛一挑:“第一时间?不会吧?你至少跟谭媛聊过。”
“那不一样,和谭媛只是朋友之间交换些看法,华研投资四年前已经从车向网退出,不可能再有深层次合作。”
裴庆华问:“你的新业务资金投入可不小,这轮融资规模起码上亿美金吧?”
“庆华哥,我打算初始筹措一小部分,先搭出一家5s体验店,证明这模式可行再正式启动融资,用事实说话更容易让投资人下定决心。”
“嗯,这样好,我正要建议你力争稳妥,不要急于求成。需要我做点什么?”
“您能借我笔钱么?比方两千万?要能借三千万就更好。”
卢明不等裴庆华表态抢先问:“用你车向网的股权做抵押?”
“当然。我的房子已经抵押给银行了。”
“小向,你这是破釜沉舟啊,这种气魄值得钦佩,但你要想清楚一点,就是无论业务出现多大困难都要保证你和家人的生活不受影响。”
向翊飞大大咧咧地说:“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没什么可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