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武大向吴用解释“公务员考试” - 重生水浒成武大郎 - 十里箭神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80章武大向吴用解释“公务员考试”

见吴用询问,武大笑着解释道:“所谓公务员考试,其实就是录用一批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担任我们政府各个部门非领导职务的公务人员。”

听完,吴用大致明白了,道:“听哥哥的意思,这公务员考试与大宋朝廷的科考取士一样的?”

“一样,又不一样。”武大笑道。

“哥哥,此言怎讲?”吴用问道。

“在外人看来,公务员考试与科考取士一样的地方,都是做官。但在我看来,公务员并不仅仅是做官,而且必须在所从事职务领域有专才。”

“哦?”吴用越发好奇了。

武大继续解释道:“从目前宋廷科考取仕的现状来看,宋廷的科考体制大体与前唐一样,分为常科、制科和武举,其中常科最为受重视。而在常科中,进士科最为吃香。在宋建国初期,进士科还算严格,可如今,只要熟读四书五经,作些锦绣文章,便能进士及第,荣耀一时,可这些人呢,真放到各地做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如何能治理一州一县?”

闻言,吴用深有感触,道:“哥哥所言极是,像眼下担任咱们济州知府的时文彬,此人虽为官清廉,但处理政务仍力不从心,若非他下面的下属撑着,只怕早就闹出乱子来了。”

“不错。”武大点点头,“我们要想发展,要想将济州治理成全天下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我们就必须首先改变济州的官场旧秩序,打造一个全新的官场生态。”

“全场的官场生态?”

听到这个词语,吴用颇觉新鲜。

一看他这神情,武大哪还不知怎地回事,不过,他也不好解释“生态”这个词的含义,索性含混了过去。

“要想改变咱们济州的官场生态,就必须彻底摒弃宋廷目前的科考取仕之法,采取一种录用专才的公务员考试。”

“比如,你上任知府后,平时需要处理大量的公务文件,若是靠你一人,定然忙不过来,那我们便可以发榜招考秘书一职,哦,所谓秘书,就是你们熟悉的师爷。”

“根据宋廷的惯例,师爷并不在体制内,是官府官员私募的,一应开销都由该官员承担。但我们不一样,秘书一旦入职,便由我们内务府承担,除了保障基本工资,还有其他的福利。”

“另外,无论是谁,只要一旦被录用成为秘书后,只要他肯上进,我们还可以提供实现职务晋升的空间和渠道。”

听到这,吴用大致已经明白了,笑道:“若是这般的话,这秘书职位,恐怕是个香饽饽了。”

“那是当然。”武大笑道。

“不过,哥哥,报考这秘书职位,是否有什么限制?”吴用又问道。

“当然有一些限制,比如文化、年龄、籍贯、品行、身体和政审方面,都要做一些明确规定。”武大解释道,“像年龄,必须在18到35岁之间,否则,若像宋廷那般,老态龙钟之人若是中了进士,再去安排此人做官,治理地方,岂不荒唐?”

“哥哥说得有道理。”吴用点头道,“是了,哥哥所谓的籍贯,可是指户籍?”

“不错。”武大点头,“我们录用公务员,必须考虑济州的户籍,非济州的户籍,一律不予考虑。”

但马上,他又口风一转:“当然,为了吸引外来人才来济州,我们的公务员招考户籍政策要灵活一点,比如只要在济州买房并居住满一年,我们便可对这类人准予落户,从而享受公务员招考的权利。”

闻言,吴用眼睛一亮,道:“如此一来,咱们梁山工程队近期修建的大量房子,怕是有得卖了。”

“那是自然。”武大嘿然一笑,“房地产可是最赚钱的,咱们内务府有了充裕的钱,也就好办事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